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时代的最后一战--科里斯堡之战

2023-11-19 10:46 作者:小香蕉owo严重战损版  | 我要投稿

一、突然的战争

公元前390年,齐国的公主在璃正生下了皇子。在之前,璃正和齐国联姻,结果后来直系的皇室后裔全死了。这个异国皇子就成了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因为血统问题,得到了几位大公的反对,他们所支持的是远房皇子卡依西。于是在公元前383年,两个国家就掐了起来。 之所以说是旧时代的最后一战,是因为在此战之后各国意识到了宋国的武器方阵的威力,纷纷开始仿制。说回战斗的事,在3个月的时间里,璃正聚集了30个一般编制的军队(一个2500~3000人)根据计划他们将要在两位将军的统领下,先行在南北两个方向发动对齐国西部土地的合围,在切断与齐国的联系后大军压境占领土地,之后再一路向东直击王都。另一边的齐国,则是异常安静,因为在先王死后,人人都想着当大王,以至于最高统帅府一直没有得到上面的命令,最高统帅赵沈在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亲自领兵在西部的一个叫做库里斯的地方集结军队,部署了相当坚固的防线,在后来真正的战斗中证明了,没有其他势力的介入,这个防线是很难被彻底攻破的。 这个防线长约200里,实际由五道不同方向的防御工事组成,在一层被攻破后可以快速转移到下一个防御工事里面。公元前382年的夏天,如计划中的那样,先行的几个骑兵阵型冲垮了脆弱的边界防线,他们以及之后的部队要面对的是第一道正式防御工事,主体是一条曲线上的城市所构成的,挖下了好几道陷马渠后,一条长到令人发指的防御骑兵的步兵防线便是形成了。

二、马克拉卡会战

这场战役是在防线的一座重要城市进行的。 从地图上看,在城市的西南角已经汇聚了众多的璃正军队,他们将要直接面对在这个城市的5000千守军,以及四面八方可能前来的援军,当然先进的大炮会是他们的主要轰炸武器。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叫马克拉卡市这座城市的战略价值非常的高,一旦璃正占领了这座城市,那么齐国西部的领土所受到的威胁会成倍增加。 一天上午在璃正军长的命令下,30门大炮炸开了城墙,本来还在与璃正军队对峙的其他齐军一下子把注意力拉到了马克拉卡。然而在炸开了城墙后璃正的军队却是没有着急进攻,在次日,璃正的军队才是分成了6份,2份主攻马克拉卡,其他的则是阻挡守军等待援军的到来。骑兵阵型很快把齐军打得一直向后撤,正面的攻击奏效了,但是侧面全是首战首败,眼看着局势对前面的部队不利,璃正军队连忙后撤回了开始的地方。第一次的进攻简直是失败,还有3000人困在了敌军里等待被解救。 在3天后,援军到了,有科盈担任总指挥,他的思路是:如果害怕被包围,直接反包围不好吗?于是在他的命令下,3队的防御阵型出动了。在大炮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下,齐军多少开始力不从心。几次试图发动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最精锐的璃正火炮手把齐军的阵型炸出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一支部队在废墟中飞快的穿梭,进入了市中心。 2天后齐军被全歼,西部领地部分沦陷……

三、宋国下场

在西部沦陷后,齐军的残部逃回了王庭准备在最后的土地上与璃正拼死一搏。 在齐国灭亡前,璃正也早就精疲力尽,凭借它自己恐怕在最后的决战会打败,那么他们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宋国的使者在这时候表达了宋国对璃正的支持,并且说明了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请求宋国帮助,而宋国也只是想要齐国南部的土地罢了。在得知了宋国的条件后,璃正的使者则是追问宋国方面有没有必胜的把握,借此言来表达对宋国是否会帮助而猜疑,宋国方面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决定立刻聚集1万人的新型部队。 公元前381年,宋国改变了对齐国的外交关系为宣战。宋国的三支骑兵越过了边界线,宋国的骑兵是由强大的炼铁技术作为基础的,其标志的特征就是背部盔甲上的钢铁翅膀。在接连多下了几座城时,璃正的军队慢慢地开向了王都,王都的陷落标志了齐国的终结。 公元前380年,在宋军的见证下,璃正的皇子获得了齐国的爵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齐国和璃正就有了紧密的联系,但是外表还是两个帝国。

四、庞大的帝国

在公元前377年,璃正皇帝驾崩,皇子继承了璃正王位。这两个帝国的皇帝成了一个人,这使得帝国空前的巨大。在北部他们有广袤的草原,在西部有干燥的沙漠。其的军队数量到达了恐怖的40万,在未来的历史上一定是会单开一篇的存在。 在继承了皇位后他和宋国签订了兄弟条约,条约中规定了宋国会连续提供30年的宋国生产的装备,而璃正/齐会给予充足的资源。在之后背部有铁翼的骑兵会跟着璃正的脚步向西方世界进军,同时的西方在看到了宋国武器的强大后,争相模仿可惜没有炼铁技术的支持,几次研发都失败了。 插一句话,留凤东扩了,不出意料的话接下来就是留凤和南千的战争了。 魏旗这个我很少提到的国家,在他繁华的首都中有一丝不安的气息,一种恐怖主义在魏旗的土地上开始蔓延。 完 赶时间写的字数少得可怜,为接下来的历史事件做铺垫(虽然之后大概率也是赶时间写的,非常抱歉)

旧时代的最后一战--科里斯堡之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