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玉”相关的字,角色取名可参考,其一

主要盘点“玉”部,“王”部(斜玉旁)这两个偏旁部首中,和“玉”有关的字,按字的笔画数由少至多为顺序进行整理。
*字义解释来源于“汉语字典”“汉典”“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百家姓”等网站。
*因“康熙字典”中的读音皆为古人所使用的反切注音,为避免造成阅读障碍,引用释义时,部分字的读音会替换成现代汉语拼音。
*字义有好的有坏的,不做筛选,仅作参考。
*部分字或字义会有输入法APP无收录打不出来的情况,概不作整理。

【玉】部
玉yù
基本字义
⒈本义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⒉泛指玉石的制品,玉制的乐器。
⒊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或比喻美德、贤才。
⒋作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或形容美好、洁白、珍贵。
⒌姓。

玊sù
基本字义
⒈有瑕疵、斑点的玉。
⒉琢玉的工人。
⒊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璛sù)
基本字义
⒈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⒉古同“玊”,琢玉的工人。
异体字(珟sù)
基本字义
⒈古同“玊”,朽玉。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琧è
基本字义
⒈白玉。

瑩(莹)yíng
基本字义
⒈珠玉的光彩:
瑩(莹),玉色也。谓玉光明之貌。——《说文解字》
如玉之莹。——《逸论语》
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莹。——《韩诗外传》
⒉光洁像玉的宝石:琼莹。
⒊光洁,透明:晶莹。莹澈。
⒋使明洁;使生光泽:莹拂(磨拭,使光洁)。
⒌明白,觉悟:莹听(明听,明白事理)。
⒍装饰:莹角(装饰牛的角;借指牛)。
⒎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㼆yíng)
基本字义
⒈同“瑩”。

瑬liú
基本字义
⒈古同“旒”,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
瑬,垂玉也。冕飾。——《说文解字》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⒉旗子上垂下的饰物:鸾辂lù驾四马,旗九瑬。——《宋书·礼志》
⒊指成色好的,含金量高的金子:瑬,亦作鏐(镠),美金。——《玉篇》
旒liú
基本字义
⒈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论衡·变动》
⒉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东方朔《答客难》
⒊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鎏liú)
基本字义
⒈成色好的金子。
⒉同“镏liú”,镏金,中国特有的镀金法,所镏之金层经久不退。
康熙字典
《集韵》美金謂之鎏。
又《五音集韵》垂玉也。冕飾也。
今典籍作旒。

瑿yī
基本字义
⒈黑色的美石:瑿,美石,黑色。——《集韵》
⒉黑玉:
玉有九色,玄如澄水曰瑿——《玉纪》
瑿,黑玉。——《字汇》
⒊黑色的琥珀:琥珀最贵者名曰瑿,红而微带黑,然昼见则黑,灯光下则红甚也。——《天工开物》
异体字(䃜yī)
康熙字典
《字汇》美石黑色。
《集韵》或从玉。作瑿。
*补充内容
《玉纪》玉色
玉有九色:玄如澄水曰瑿,蓝如靛沫曰碧,青如鲜苔曰㻶bǐ,绿如翠羽曰瓐lú,黄如蒸栗曰玵án,赤如丹砂曰琼,紫如凝血曰璊mén,黑如墨光曰瑎xié,白如割肪曰瑳cuō(玉以洁白为上,白如割肪者,又分九等),赤白斑花曰瑌ruǎn。此新玉古玉自然之本色也。

璗dàng
基本字义
⒈跟玉一样颜色的金子:璗,金之美者。与玉同色。——《说文解字》
⒉黄金: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镠)。——《尔雅·释器》郭璞 注“璗,金之别名。鏐liú,即紫磨金(上品黄金)。”
⒊一种玉:璗,玉名。——《广韵》
*补充内容
另有“𬍡”字,为“璗”字的类推简化字,部分输入软件拼不出来,认“璗”字即可。

璧bì
基本字义
⒈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璧,瑞玉环也。——《说文解字》
以苍璧礼天——《周礼·春官·大宗伯》
⒉美玉的通称:璧玉。
⒊喻月亮:璧采(璧彩。比喻月光,月色)。
⒋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⒌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补充内容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璺wèn
异体字(㼂wèn)
基本字义
⒈玉器破裂:璺,玉破也。——《集韵》
⒉微裂未破,尤指陶瓷、玻璃等器物上出现的裂纹:
器破而未离谓之璺。——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为《方言》)
璺,裂也。——《广韵》

瓕mí,xǐ
基本字义
瓕mí:玉名。
瓕xǐ:弛弓。

【王】部
玌qiú
异体字(㺫qiú)
康熙字典
《四声篇海(明刊本)》玌,㺫,玉。
《重订直音篇》玌,玉名。
《正字通》亦作㺩。《字汇》亦作虯。
㺩jiù,sè
康熙字典
《集韵》玉器。
《重订直音篇》玉器。
《玉篇》音sè,玉器也。又音jiù,义同。

玎dīng
基本字义
⒈象声词,多形容玉石类器物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玎,玉声也。——《说文解字》
玎玲。玲玎。
⒉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声:玎珰(亦作“玎当”“丁当”“叮当”)。

玐bā
康熙字典
《广韵》玉声。
《五音集韵》玉名。

㺨sī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石之似玉者。

㺪pú
康熙字典
《玉篇》玉未成器。
《字汇》与璞同。玉未成器者。
璞pú
基本字义
⒈蕴藏有玉的石头。亦指未雕琢的玉。
⒉喻人的天真状态,淳朴,质朴。
⒊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康熙字典
《玉篇》玉未治者。
《增韵》玉未琢。
《韵会》玉素也。

玛(瑪)mǎ
基本字义
⒈玛(瑪)瑙,或称为“码(碼)碯”“文石”,矿物名,玉髓类矿物的一种。品类甚多,颜色光美,质地坚硬,耐磨,可制器皿及装饰品。亦可入药。
⒉姓(稀有姓氏,约九千人。出自哈萨克族。出自蒙古族)。
码(碼)mǎ
基本字义
⒈同“瑪”。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瑙nǎo
基本字义
⒈玛瑙,见“玛”。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碯nǎo)
基本字义
⒈碼碯,见“碼”。
瑪瑙
双音词—联绵词
康熙字典
《博雅》石之次玉也。
《广韵》宝石。
《增韵》文石(有纹理的石头)。

玖jiǔ
基本字义
⒈似玉的黑色美石:玖,石之次玉,黑色者。——《说文解字》
⒉玉名:玖,玉名。——《广韵》
⒊数词“九”的大写。
⒋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㺵jiú)
康熙字典
《四声篇海(明刊本)》玉貌也。
《字汇补》(引《玉篇》《广韵》)黑玉貌。
*补充内容
按《四声篇海(明刊本)》《字汇补》“㺵,古丑切,音久”,㺵字读音或同玖,为jiǔ。

玔chuàn
基本字义
⒈同“钏”。
康熙字典
《玉篇》玉玔也。
《集韵》玉环也。
钏(釧)chuàn
基本字义
⒈臂镯的古称。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来做成的镯子:钏(釧),臂环也。——《说文解字》
⒉姓(稀有姓氏,约4千人。源于唐时畲族。源于唐时倭奴族)。

玗yú
康熙字典
《正字通》石似玉。本作㺮。
《广韵》玉名。
异体字(㺮yú)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石之似玉者。
异体字(㻀yú)
康熙字典
《集韵》美石。
《广韵》美石,次玉。
《玉篇》石似玉。

玘qǐ
基本字义
⒈玉名。多用于人名:
玘,玉也。——《说文解字》
王氏之琪、圭、玘、琰,器尽璠玙。—— 陈鹄《耆旧续闻》
⒉佩玉:玘,佩玉。——《广韵》《字汇》
*补充内容
另有异体字“𤣱”,部分输入软件拼不出来,认“玘”字即可。

玙(璵)yú
基本字义
⒈古代的一种佩玉,喻美好的人物。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璵璠也。
《玉篇》璵璠,美玉貌。
璠fán
基本字义
⒈美玉、宝玉:
璠,璵璠也。——《说文解字》
璠,鲁之宝玉。——《广韵》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玙(璵)璠
基本词义
⒈美玉、宝玉:夫以玙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汉·桓宽《盐铁论·晁错》
⒉比喻美德或品德高洁的人物:亮怀玙璠美,积久德逾宣。——《文选·曹植·赠徐干诗》

玚(瑒)chàng,yáng
基本字义
玚chàng:
⒈古代祭祀宗庙时,用以灌地降神的一种礼器。圭长一尺二寸而带有瓒。也叫玚圭:瑒,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庙者也。——《说文解字》
玚yáng:一种玉。
*补充内容
另有异体字“㻛”,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部分输入软件拼不出来,认“瑒(玚)”字即可。

玒hóng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玉也。
《集韵》或作珙。又《广韵》《集韵》《韵会》音jiāng。又《广韵》《正韵》《韵会》音gōng。义同。
异体字(玜hóng)
康熙字典
《集韵》音jiāng,玉名。与玒同。又《五音集韵》音gōng,义同。
(*按康熙字典,“玜”字读音不为hóng,但输入软件只有hóng音,故此取hóng。)
珙gǒng
基本字义
⒈古代玉器,大璧。
⒉珙桐,落叶乔木,茎高二十米左右,亦称“空桐树”。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玉名也。
《玉篇》大璧也。
《集韵》或作𤣲,通作拱。又《广韵》《集韵》音gōng,义同。
又《集韵》《韵会》音hóng,玉也。同玒。
《重订直音篇》gǒng、gōng二音,大璧。𤣲、㺬并同上(珙)。
𤣲gǒng,xìn
康熙字典
《集韵》音gǒng,璧也。本作珙,通作拱。
又《玉篇》音xìn,玉名。
㺬gǒng
基本字义
⒈同“珙”。
*补充内容
“𤣲”字部分输入软件拼不出来,认“珙”字即可。

㺭zǐ
康熙字典
《玉篇》玉名。

环(環)huán
基本字义
⒈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环佩。
⒉泛指圆圈形的物品:圆环。花环。
⒊环绕,围绕:环海。日环食。
⒋旋转:环回(循环,周转)。环涛(回旋的波涛)。
⒌相互联系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其中一环。
⒍量词,用于记录射击环靶的成绩。
⒎姓(稀有姓氏,约7千人)。
⒏数学领域的一种专用术语。
⒐化学中,指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玮(瑋)wěi
基本字义
⒈美玉。
⒉玉名。
⒊通“韦”,皮绳:晋阳佩玮, 西门带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⒋美好:玮质(美好的姿资)。
⒌珍奇,贵重:玮奇(奇特,卓异)。
⒍赞美、夸耀: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 齐威王答以四臣。——《后汉书》
⒎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玟mín,wén
基本字义
玟mín:古同“珉”,美石。
玟wén:玉的纹理。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注》(引)《礼记·聘义》注曰:琘、碈,字皆玟之或体(即异体字),不与珉同字。
异体字(珳wén)
基本字义
⒈古同“玟”,玉的纹理。
珉mín
基本字义
⒈似玉的美石:
珉,石之美者。——《说文解字》
珉,美石次玉。亦作玟,䃉。——《广韵》
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荀子》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补充内容
另有“砇”,同“玟”字。
另有“瑉”“䂥”“琝”,同“珉”字。
后续不作重复整理。

玢bīn,fēn
基本字义
玢bīn:
⒈形容玉石美好的纹理:
玢,文采状也。——《广韵》
玢,玉文理貌。——《集韵》
玢,玉文理貌。亦作璸。——《类篇》
珉玉旁唐,玢豳文磷。——《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郭璞 注“玢豳bīn,文理貌也。”
⒉岩浆岩的一种:玢岩。
玢fēn:
⒈玉名:玢,玉名。——《玉篇》
⒉玉的纹理:
玢,玉文也。——《集韵》
康熙字典
又《集韵》音bān,又音fēn,义同。
⒊赛璐玢(玻璃纸的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
璸(瑸)bīn,pián
基本字义
瑸bīn:古同“玢”,玉的纹理、花纹。
康熙字典
《正字通》文彩貌。
《四声篇海(明刊本)》文采状也。
瑸pián:一种珍珠名,通“玭pín”,玭珠。

玱(瑲)qiāng,cāng
基本字义
玱qiāng:
⒈玉器相撞的响声。泛指清脆之声。
⒉乐声:
钟鼓喤喤,管磬玱玱。——《周颂·执竞》
玱,一曰乐声,或作鏘(锵)、鎗、創。——《集韵》
玱cāng:玉色。

玬dǎn
基本字义
⒈玉名。

玪jiān,qián,yín,lín
基本字义
玪jiān:玪玏,同“瑊玏”,似玉的美石。
玪qián:玉名。
玪yín:玉名。
玪lín:同“琳”,美玉。
玏lè
基本字义
⒈瑊玏,像玉的美石,见“瑊”。
瑊jiān
康熙字典
《玉篇》《广韵》美石次玉也。
瑊玏
双音词—联绵词
基本词义
⒈即瑊石,似玉的坚石:
又东二百里,曰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山海经·中山经》郭璞 注 “瑊石,劲石似玉也。”
琳lín
基本字义
⒈本义指美玉。或玉石发出的声音:
琳,美玉也。——《说文解字》
球,琳,皆玉名。——《孔传》
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⒉青色玉:琳宫梵宇(道观;佛寺)。琳宇(神仙的居所。后用为道观的美称)。
⒊泛指美好的,珍贵的事物: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⒋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康熙字典
《集韵》(引)《说文解字》美玉也。古作玪。

玧mén,yǔn
基本字义
玧mén:古同“璊”。
玧yǔn:古代贵族冠冕两旁悬挂的玉,用来塞耳。
璊mén
康熙字典
《广韵》玉色赤也。
异体字(㻊mén)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璊字。
*补充内容
另有“𫞩”字,为“璊”字的类推简化字,部分输入软件拼不出来,认“璊”字即可。

玦jué
基本字义
⒈半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⒉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俗称扳指。
异体字(璚jué,qióng)
基本字义
璚jué:
⒈古同“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⒉形状像玦的日晕(其表现应该是一个有缺口的环)。
璚qióng:古同“瓊(琼)”,赤色的玉,泛指美玉。
瓊(琼)qióng
基本字义
⒈赤色玉,泛指美玉:琼玉。琼莹。
⒉形容事物的美好;比喻美好的,精美的。
⒊比喻雪: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
⒋中国海南省的别称:琼崖。琼州。
⒌姓(稀有姓氏,约1万人)。
⒍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庄子注疏》

玤bàng
基本字义
⒈次于玉的美石,可以做悬挂佩物的小璧。
⒉玉色的珠子。
⒊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渑池县。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石之次玉者,以为系璧。
段玉裁 注“系璧,盖为小璧,系带间,悬左右佩物也。”(即中间有孔的小璧,固定在腰带上,用以悬挂其他佩戴物。)
异体字(䂜bàng)
基本字义
⒈石貌。
⒉同“玤”,像玉的石。

玣biàn
基本字义
⒈玉名。
⒉玉饰弁。
㺹biàn
康熙字典
《广韵》玉名。
《集韵》玉饰弁也。
《类篇》或作玣。

玡yà,yá
基本字义
玡 yà:
⒈似玉的骨:玡,骨似玉者。——《集韵》
玡yá:同“琊”,琅玡(琅琊),山名,在山东省。

玠jiè
基本字义
⒈大的圭,古代的一种礼器:圭六尺二寸谓之玠。——《尔雅·释器》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琾jiè)
基本字义
⒈古同“玠”,大圭。

玞fū
康熙字典
《广韵》珷玞,美石,次玉。
异体字(砆fū)
基本字义
⒈同“玞”,像玉的美石:(会稽山)其下多砆石。——《山海经·南山经》
珷wǔ
基本字义
⒈像玉的石,同“碔”: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幼学琼林·卷三·珍宝》
碔wǔ
康熙字典
《类篇》碔砆,石次玉。
珷玞
基本词义
⒈同“碔砆”,似玉的美石。

玨(𤤴)jué
基本字义
⒈同“珏”。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玨,二玉相合为一𤤴。凡𤤴之属,皆从𤤴。或从㱿què,作瑴。
珏jué
基本字义
⒈两块玉合成的玉器。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瑴jué
基本字义
⒈玉名:太一余粮,中黄瑴玉。——《文选·张衡·南都赋》
⒉双玉: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瑴。——《左传·僖公·僖公三十年》

㺳méi
康熙字典
《篇海类编》同玫。
玫méi
基本字义
⒈玫瑰。
⒉姓(罕见姓氏,不足千人)。
异体字(珻méi)
基本字义
⒈古同“玫”。
⒉玉名:珻,玉名。——《玉篇》
玫瑰
双音词—联绵词
基本词义
⒈美玉,或珍珠。本义为美玉名,又名火齐珠:玫,火齐,玫瑰也。——《说文解字》
⒉美石:
玫,一曰石之美者。——《说文解字》
石之美好曰玫。圆好曰瑰。——(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大般涅槃经》
⒊植物名,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花香浓郁,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果实可食用。花和根可入药。
*补充内容
火齐huǒ jì,即火齐珠,古代一种玉质(一说为石质)的珍宝;亦为琉璃之别名:
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燿。别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hú之重沓chóng tà也。——《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
琉璃,火齐珠也。——《韵集》

㺰shī
康熙字典
《字汇》同瑡。
《四声篇海(明刊本)》玉名。
瑡shī
康熙字典
《玉篇》《集韵》玉名。
《四声篇海(明刊本)》玉名也。

以上为【玉】部所有,【王】部整理至笔画数8的,与玉有关的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