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喧嚣,降噪深度超越AirPods Pro,南卡A2体验
你不得不承认,是苹果将无线耳机彻底推广开来,是耳机无线化的最大助力,AirPods Pro更是成为主动降噪无线耳机中的标杆。如果说起缺点,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贵。
随着国产厂商的发力,国产品牌的无线耳机在某些参数上已经逐渐实现了对AirPods Pro的超越,比如它引以为傲的降噪能力。AirPods Pro的降噪深度为35dB,而国产不少旗舰无线耳机已经来到了38甚至40dB,但价格,也都开始靠近千元级别。
最近南卡的主动降噪耳机新品南卡A2,则成为首个降噪深度达到40dB,且价格在400元以下的无线耳机。拥有业界降噪深度的标杆参数,还有着如此高性价比的定价,它的真实表现到底如何?

外观
说实话,对于南卡的外包装,我确实有些审美疲劳了。虽然礼盒式的包装确实有诚意,但多数型号都是类似的设计,也难免缺少了惊喜。
蓝天白云背景+耳机的实物渲染图,在包装越来越简约的今天,不知道算不算是一股清流。

抽取外层的软纸包装,内部自然还是南卡传统的硬质天地盒包装,黑色盒身加银色南卡logo,还算简约。

配件也是老三样,Type-C充电线、耳机套两幅、说明书一份。

依旧是南卡经典的鹅卵石造型充电仓,表面做了亮面烤漆的处理,一般来说这种亮面材质都比较容易沾染指纹,但细看它好像不是传统的钢琴烤漆,再加上是白色略偏粉的配色,指纹沾染并不是很明显。最准确的说法是有点像珍珠的触感和质感。

四颗电量指示灯,配上南卡的logo,还是相当简洁的。
背部刻意做了一个扁平的设计,和多数的鹅卵石风格耳机有了些微区分,同时也没有影响它温润亲肤的手感。很光滑,整个充电仓都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没事就去把玩。

充电口不用多说,自然是C口,更好的适用性,让附送的那条C口充电线没有了用武之地。

更何况,它还支持了无线充电功能,如果你恰巧有无线充电器,那么充电时,连C口都用不上了。总归,南卡A2在充电方面的配置,确实堆料堆得很有诚意。
充电仓的内部采用了浅灰色,和白色的外壳搭配起来相当养眼。

耳机似乎和充电盒采用了相同工艺,造型相对缺了些新意。不过整体重量控制得很好,上手很轻巧,单只耳机仅仅只有4.1g重。多说一句,虽然这个造型算是比较多见了,但它也确实有着自己的优点,它的人体工学斜角入耳设计配上耳机内侧的泄音孔,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入耳式耳机带来的压迫感。

在参数上,南卡A2配备了13mm大尺寸动圈,搭配高分子复合振膜,配合多伦多大师调音,音质方面还是值得期待的。

耳柄上有指示灯,可以直观地看到耳机的状态。
体验
先说佩戴体验,耳机柄相对AirPods Pro还是稍大一些的,不过并不会产生什么不适感,而且有替换的耳机套,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调整。

4.1g的重量,加上入耳式的设计,大幅度的摆头也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当然,些许的耳压是肯定会有的,入耳式的耳机很难避免这个现象。
音质方面,无线耳机早已不是当年的稀松水平。如前所述,13mm大尺寸动圈和高分子振膜,加上南卡一贯对音质的调教,让南卡A2的音质水准也处在中上游水准,特别是放到400元价位以内,算是相当能打的水平。
还是以梁博的《日落大道》为例,高中低三频的表现都比较均衡,乐器和人声的衔接也很顺畅,平时用来听摇滚和流行乐,没有什么压力。

不过,在开启降噪后,在某些舒缓的曲目中,会听到极为细微的底噪声,不知道是不是还需要煲更长的时间。
降噪能力上,40dB让我对它有很高的期望,官方宣称,南卡A2的智能降噪算法,能够实时采集环境噪音并智能完成场景识别,根据不同的场景调节不同的深度,为用户提供自然的安静环境声。
实测在马路等嘈杂环境时,南卡A2的降噪表现是符合预期的,马路上车来车往,轮胎碾过马路的摩擦声,这种中低频的噪音都被有效的过滤掉,而鸣笛和人声则被较好的保留了下来。
通透模式同样有明显效果,特别是在用机械键盘打字时,在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下,耳朵听到的那种差异,一定会让你深感降噪耳机的神奇。

续航,南卡A2的续航表现为单耳6小时左右,开启主动降噪后,续航依旧接近5小时,还算比较坚挺。配合充电仓500mAh的电池容量,又可以提供额外的30小时续航。对于我这样每天听歌1小时左右的用户来说,是相当的富足了。

总的来说,南卡A2在某些方面对比AirPods Pro也不落下风,比如降噪能力,比如续航能力。虽然整体的精致程度、体积控制、软件适配方面依旧不能和国际巨头相比,但考虑到它的价格,有降噪、有无线充电、有不俗的音质、有长久的续航,可以说用五分之一的价格做到了AirPods Pro80%的功能和体验,还是值得入手的。
本文由realmavs首发于太火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