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在学校做咨询3

2023-03-06 15:02 作者:althea徐  | 我要投稿

   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有时候不是一个特别招人待见的存在(甚至很讨人厌)。

   我的办公室门口就是打印机,有时候老师忙,就会让自己的学生来打印,就会有孩子不太会操作敲我的门求助的情况。一次,一个小男孩敲我的门,局促不安的说老师打印的东西没有出来,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帮他处理问题的过程不超过两分钟,他就安安静静的站在旁边,我看到他明显的抽动行为(面部的抽动很明显,包括眨眼、挤鼻子、撇嘴)。于是我一边帮他弄打印机,一边询问他是哪个班级的(这样好和班主任老师沟通)。

   找到班主任沟通的过程非常顺畅,老师还感叹我观察的这么仔细(抽动太明显了,不是观察仔细)。她本人感觉这个孩子一直都这样,也不影响他学习和社交,所以也没觉得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说会和家长沟通这个情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对于这类情况的总结出了1点:

1, 老师们对于孩子抽动问题的理解不够,觉得只有不影响学习和社交,就可以不关注。

   OK,您不了解,那好办,我给你解释啊,我可以和孩子工作帮助TA应对抽动的情况,这样就需要班主任联系家长说明需要咨询的情况,需要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孩子需要做咨询,甚至面对“我家孩子很好啊,心理没病!为什么让我们孩子去心理老师那?!去做解释。于是我就再没从老师那里得到任何信息。然后就开始不遗余力的去找班主任沟通,后来整个事情就是没办法推进。

   于是我又总结出来第二点:

2, 班主任:我有很多事情要忙,请你别给我找事儿干了。

 

   老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我在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体会到这个道理,但当我面对那些拒绝和我继续沟通的班主任的时候,我有时甚至真的不觉得他们不负责,因为如果你要将标准设置到:敏锐的察觉到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且给与积极的关注和支持。那我真的很容易对我身边的很多老师们失望,因为有时候不是他们观察不到,而是他们没有那个精力。

   有没有能做到的老师?有,但不多。而还有一部分的老师则很自然的认为,看上去孩子社交和学习都没有受到影响,抽动也不算什么。

   所以,应对“无力感”也是在学校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老师要做的功课,要么孩子觉得你这个老师怪怪的,我都说了我不想去心理小屋,你还来问我,这样大家都觉得我精神有问题;家长对于孩子情况的不作为和不上心,我只能看着孩子被抽动和多动行为困扰;已经升上初中的孩子想继续和你咨询,但你又要坚持转介给中学的心理咨询师;老师们的不作为……

   我的督导曾经用一句话让我释然了一些,“在学校做心理咨询,就像跑接力棒,这几千米的赛道,你只是跑其中一棒,你这一段陪学生度过了,到了下一棒,就要移交给下一个老师接TA继续跑。这个是和校外做个体咨询最大不同的地方。”

   下次可以和大家说说学校里避免不了的双重关系,这要命的双重关系。

(以上内容是我在第一所学校工作的经历,我已经从这所学校离职一年了)

我在学校做咨询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