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马家滩荒漠防护林与原始生态的关系
防护林是个工程,首先考虑工程效用,也就是尽可能挡住沙尘暴。其次是考虑与本地原始生态相适应,是适应而不是完全契合。因为大多数防护林所处地带,按照道理根本不会有太多树木,真按这个标准,那就是荒漠里稀稀松松几颗灌木和小草地,这种原始生态能不能阻止本地泛起的沙尘都是问题,莫说外地大风刮过来气势汹汹的沙尘。
防护林是个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生态、水源、经济性、时间和气候。你想要植被茂密,又不想引用地下水或者其他的水源,怕吃了这些水,让大量树木自然生长,靠天存活,这是不可能的,不然还要人去种什么树?荒漠地放在哪里一段时间,不去管它,撒点种子,不就植被茂密了吗?或者它凭借大自然规律,慢慢恢复成一个绿地,我相信自然界绝对比人更智慧,更有调节性。其次的问题是品种多样,符合当地气候,单一植被容易受灾而团灭。最后讲究经济性,不然动力何在?靠爱发电行不通。现在大家批评讨论的问题,似乎与生态无关,而是一个道德问题和情感问题。
其次防护林是要防沙的,低矮根系浅薄的灌木,如果能成片,也罢了,如果不能成片,和墨西哥的沙漠一样,那怎么防沙治沙?那肯定要一定量的高大的树木。一来遮阳,防止温度过高,给其他植被一定的小气候。二来那些灌木虽然耐寒耐旱,但不一定容易活,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停浇水,才能根系发达,有些费工。这时候需要有一些的高大树木先长起来给它缓冲。
煤炭开采作为重工业原材料源头,天天生产,产量巨大,一般来说耗水远大于一片树木,包括速生林。说地下水位下降不能全赖树木,就如同不能说城市雾霾都是秸秆和取暖烧煤的锅。还有荒漠中也不适合建造人工湿地,毕竟没有盖子,大太阳底下,蒸发量远比乔木速生林还大得多,还不如坎儿井。水的盐分太大,不能长水草,不能给动物饮用,作用也不大。总之,坐而论道,用中学课本里的知识,来治理荒漠有些简单理想化,而且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