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童节:古代儿童有什么娱乐——来看许阿瞿小朋友

2021-06-02 11:42 作者:芹草草B站  | 我要投稿

六月是属于孩子们的欢乐月份,不管你多大年纪,都希望能够有一份童心,共度这快乐的月份。

当今的孩子们有很多娱乐方式,那么古代的小朋友是怎么娱乐的呢?今天,我们来看许阿瞿小朋友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

许阿瞿生活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家境殷实的他,本应无忧无虑的长大成人。但不幸病魔缠身,五岁之时夭折辞世。父母十分痛惜,专门请人为阿瞿撰写墓志铭,并在墓室画像石上刻画了阿瞿生前娱乐的场景。

这块画像石尘封多年之后,终于在1973年出土于河南南阳,为我们再现了汉代儿童的娱乐方式。

那么,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当时的欢乐场景。

这块画像石共分上下两层,每层有若干人物,他们动作姿态各有不同。

位于上层最左边,坐于席榻之上的便是画面的主角——许阿瞿,他身后的侍立者手持便面为他扇风。便面是汉代盛行的一种扇子,形似菜刀。许阿瞿衣冠整齐坐于榻上,开心地观看人们的表演。

许阿瞿右边三人所玩弄的是汉代最为盛行的玩具,逗阿瞿开心,是什么玩具呢?我们先留一个悬念,最后再说。先看画面下半部分的百戏表演。

汉代盛行百戏,所谓百戏,是对民间各种表演艺术的泛称。《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吞刀、履火不必解释,高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走钢丝,寻橦便是爬杆儿。

这样看来,汉代的百戏主要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杂技。实际上,百戏远不止于此,甚至还包括来自西域的“幻术”,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魔术。

还回到画面中。下层左边第一人手持圆鼓,击打节奏,与画面最右侧两人应该都是演奏音乐的乐师。另外两人分别演奏的是琴筝和排箫。其中,琴筝的形象比较清晰,排箫形状并不是很清晰。但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排箫的轮廓。

排箫又被称作“籁”,《庄子》说:“人籁则比竹是也。”意思就是,籁是用竹子并排编在一起的。由于并列的竹子有长有短,因此“籁”又被称作“参差”。

三名乐师中间的便是百戏表演。

第一位表演的是飞剑跳丸,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小丑抛接球,不同的是画面中的表演者抛接的东西既有小球,也有长剑。

第二位表演的是踏盘鼓舞。画面中美人手挥长袖,地面上放着倒扣的碗碟和小鼓,可以想象美人纵身在盘鼓之间飞跃。

如果说,下层画面中的表演,娱乐的不仅仅是儿童,那么上层中的人物则专为逗乐许阿瞿而设,因为他们所玩弄的正是当时儿童最喜欢的玩具——木鸟和鸠车。

画面中,第一个人玩弄正是木鸟,将木鸟立于手臂之上。而后边两人一人手牵鸠车,一人挥鞭驱赶鸠车。

鸠车是什么?

宋·王黼等《博古图》说:“汉鸠车、六朝鸠车,二器状鳲鸠形,置两轮间,轮行则鸠从之……为儿童戏。”

晋张华《博物志》又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

足见鸠车在汉魏六朝十分盛行,已经成为形容儿童年龄的专有词汇。

目前全国出土的青铜鸠车并不在少数。

这是二轮鸠车。

这是三轮鸠车,在尾羽下方增加一个小轮,鸠车更加平衡稳定。

无论哪种鸠车,前方都有一个突出圆环,目的当然是为了穿绳牵引,其使用方式完全与许阿瞿画像石中所绘相同。

五岁的许阿瞿,正当鸠车之戏,却不幸夭折,疼爱他的父母为他墓室设置的画像石却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汉代儿童娱乐的直观材料。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阿瞿父母对孩子的怜爱,他们一定清楚记得阿瞿当时开心的场景。

儿童节:古代儿童有什么娱乐——来看许阿瞿小朋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