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独死”兼怀Otto Weininger

2023-03-23 17:14 作者:小成12357  | 我要投稿


昨日,看了三部日本纪录片《无缘社会》,讲的是日本社会人群“孤独死”的无奈现状。那些“孤独死”的人当中亦有不少青年,对未来无望,关爱缺失,精神压抑,加上经历浮沉不定,下一刻可能就与世界不辞而别,不经意也不可预料,直到因房租拖欠才被人想起。一瞬间,阳光已冷,烟火已散,人走也带去了残迹斑斑的思念。

 

多给予身边人关怀就能灭掉孤独吗?每一个孤独的人每一种孤独都有著繁複不一的形成因素,有他人所见不到的“落在一生中的雪”。陪伴只是暂时的,我们终究得面对自己的孤独,自己的死亡。我甚至觉得,有一天孤自消逝,腐化,变成白骨,也不是什麽悲哀的事,正如同山上的野草,春天是鬱鬱葱葱的,到秋天就萧萧枯萎了,若不因四季的变换,风云不测的天下一场冰雹,也是死伤无数。在死亡面前,哪一种生灵拥有特权呢?在你无知无觉乃至存在以前,孤独就堂而皇之地存在这个世界上,与世界的呼吸同节并行。

 


人还好是有著高度意识的,意识的创造让生活多姿多彩,美奂无穷,但同时我们的心灵也被绑缚上了大小形态各异的石头,非得学西西弗的姿势沉甸甸一步一个脚印不明所以地向山顶走去。有人因创造力的不够而苦恼,有人创造所需的物质条件而精明算计买卖,有人因堕落而只想著如何马上弄来一根烟斗……孤独因需要而产生,你需要什麽就点燃了什麽里的孤独。

 

只有“空心”与彻底麻木的人才能不感孤独,这两种人虽有本质的差异,但同经岁月的淘洗,真正能彻底的人毕竟不多,所以孤独的人哪都是,世界是孤独的海洋。我对孤独无所察觉,正如我不能真正感到欢乐或悲伤,我快乐,是因为我愿意快乐,我悲伤,是因为我乐意悲伤,与外物无关,也与我正经历的事无关。被疫情杀得措手不及的人可能正谈笑风生,享受内心的狂风暴雨,也享受内心的安静平和,人生的格局与困境是一回事,心灵之无限伟大永无绝路!

 


爱一个人在一个平常的夜晚,买几支啤酒,最好是水果味的,在阳台自斟自酌,观赏都市的夜景,那些远处近处的灯光,远处近处的声音,都随风入眼入耳,又随即飘散而去,只留下我的酒香,可契心灵之深长,独夜之漫长,岁月之悠长。像陶渊明一样收藏一把“无弦琴”,从闲随心拨弄。

 

秋天的美好由迎面而来的风传递,岭南四季如夏,常年花木繁密,无一点萧条落败之感,乡下尤能从秋收晒穀感受秋意渐浓,在都市只能留意风,春风、夏风、秋风、冬风总是各个不同的,北方的秋是枫叶的红,要出门去看的,南方的秋,是靠肌肤亲呢感受的,我嚮往北方,却也能在南方某角落一间斗室乐得发狂。感受秋天,最终也像感受孤独一样,于我,只是愿意与否的问题。




过了凌晨就是10月4号,我要重读我朋友Otto Weininger的《The Last thing》,自从1903年他23岁之际举枪自尽,在深秋被埋地下,到而今已是117年过去,半个世纪有馀还有馀。探索智慧,常常什麽也得不到,但是叶覆地表,瞻待来春,能在时间的缝隙中窥视到一点有利于自己生活的真谛,已是最好。我甚至不再想探讨孤独与“孤独死”,因为什麽都会过去,包括被期盼太多的生命,也一如飘零的秋叶。

 

无论何时,饮醉这一杯!


“孤独死”兼怀Otto Weining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