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冲刺背诵法则:三个背诵高效法则快来看

2022-11-28 10:23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考前最后冲刺,好多同学背了忘,忘了又背,这是每届考研学子都逃不出去的魔咒,在这里要提醒大家:


① 背诵是长期的过程,背一遍记不住很正常,不要着急,多背几次,很多上岸的学长学姐都是背了好几遍。


② 现阶段专业课背诵和学习要占大部分精力了,别指望最后一个月就能记住所有知识点,要背核心点内容,一定尽量多背几遍。


③ 单词记忆不要停,考前至少要把大纲词过2-3遍。


④ 不仅要多背,还要多刷题多应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黄金背诵时间


8点--10点:起床以后大脑逐渐清醒,处于兴奋状态,可以背一些难记得内容


17点--19点:过了中午犯困的阶段,可以用来整理笔记,复盘上午背诵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22点--睡前:回顾当天,规划明天的复习计划


背诵 tips:


👉背一两个小时就换换科目,不要连续背半天,这样容易疲惫效率很低。


👉利用好睡前的15分钟,对于加深和巩固非常重要。


下面来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背诵方法」



费曼学习法



编辑切换为居中


费曼学习法是很多考研学姐学长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适合较短时间内深入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把知识点讲出来”。


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 选择目标领域,并完全了解这个概念


将需要学习的概念写在纸上,尽可能的去熟悉这个概念。


1)一定要将自己脑海的语言组织出来并反应在书面上。

2)如果写不出来再回去看哪里不懂。


■ 向自己或者身边人复述这个概念


假装自己是一个老师,向学生复述这个概念。


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这一步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在复述时,遇到卡住、叙述不完整的情况,说明这个知识知识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讲这些薄弱点重新学习巩固一遍,直到真正理解。


■ 纠错之后的再次学习


把刚才学习的不完善的地方再次学习,回归原材料或者书本,直到能够流畅地阐述学习的知识点。


■ 回顾和精简


走完上述三个步骤之后,想必你们可以能够很流畅精准地将概念完整的阐述出来。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回顾和精简语言。



多场景背诵



我们的记忆可能会和场景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场景反复记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有时候考场上怎么也想不起来的知识点,一回到住处,立马想到了。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编码特异性」——背景依赖性记忆,即回忆时的背景与记忆时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效果最好。在考研复习中,我们可以将「编码特异性」用于我们日常的复习中:


➜ 多场景学习


同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在图书馆学习一次,在宿舍复习一次,平时走路等活动时也可以回顾。通过在多场景下学习知识点,来降低「编码特异性」带来的影响。


除了外部的不同环境外,我们的物理状态或者内部状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场景”。哪怕是同一个地方,我们在不同状态下记忆一个知识点也符合“多场景学习”。不要总是用一种顺序复习,不要只知道一种提问方式等等。


➜ 回忆“场景”提取记忆线索


「编码特异性」也可以用于记忆的提取。当我们突然想不起某个知识点时,可以去尽可能提取记忆这个知识点时自己所处的背景以及状态。



回顾中间部分



当我们在记忆一连串知识点的时候,通常位于前面和最后部分是记忆最牢固的,中间部分记忆最差。


这个规律在心理学上叫「系列位置效应」——即对“中间”信息的记忆最差。「系列位置效应」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开头比中间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末尾比中间记得好叫近因效应。


对于考研复习,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系列位置效应」来提升记忆效率:


➤ 用不同的顺序背


比如背专业课的时候,为了避免“首因效应”,可以尝试每次从不同的章节开始背,换着顺序背,这样有助于避免位置效应。


比如:如果我们昨天背了知识点1~10,今天复习时就不要还是从1开始复习1~10。我们可以先背5~10,然后背1~4。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系列位置效应」啦!


➤ 复习时着重注意“中间部分”


一门科目的学习一般都是按章节顺序背诵,其实无形中深深受到“位置效应”的影响,导致中间位置的知识点记忆薄弱。


所以无论什么背诵,我们在复习时要有意识多关注中间章节或小节。如果时间比较紧,就可以只复习一本书的中间章,中间章的中间节,一段话的中间部分!


冲刺背诵法则:三个背诵高效法则快来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