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提前面试,还要不要参加?

进入九月下旬,新一轮的面试正悄然进行着。包括人大、对外经贸、上交高金等一众名校的最新一批网申,也将在月底宣告截止。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已参加面试的同学,陆续收到了预录取的通知。



伴随着联考的日益临近,不少院校的提前面试只剩下最后1~2个批次。
这时候有同学就问了:到底是冲刺最后的1~2个批次,还是直接备战笔试,走正常批次?
在具体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提前批和正常批的区别:
首先,以清北为代表的高校,已开启了“全面提前面试”时代。
考生只有通过提前面试,才能参加联考笔试。
其次,提前面试本身就是一次双向选择的过程。
备战提前面试,即便申请目标院校一失败了,也有时间和精力另择他校,减少了一定的沉没成本,降低了考试风险;
直接走正常批次,除了备考压力大,报名后就只能“套”在1所目标学校里,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了。

另外,走正常批次考生,其应试压力远大于通过提前面试的考生。
通过提前面试后:笔试成绩只需通过国家线或相对较低的院校线,即可安心入学;
走正常批次:院校线和单科线均远高于通过提前面试的考生,且放出的录取名额也非常少。


所以,对于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同学而言,每一个批次的提前面试都至关重要,务必要把握住!
◆ ◆ ◆ ◆ ◆
说到这儿,可能还有一些同学会有顾虑:最后的1~2个批次,到底有没有录取名额?如果现在申请,是不是大概率只能当炮灰?
在系统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认清一个现实。
以34所为代表的名校MBA,报名热度和通过率,从未因批次不同而改变。即无论在哪一批次,难度都很大。
以清北人为代表的名校的材料通过率,一直都不足20%;
而最终能收到预录取通知的同学,甚至不足申请者总数的5%。
所以,倘若自己不用心准备,无论申请哪一批次,都只能做悲催的炮灰。

实际上,最后1~2个申请批次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录取名额。
首先,鉴于经济大环境、就业形势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参加清北人等名校面试的人数,与往年相比有减少的趋势。
以清华为例:
今年参加第一批、第二批面试的同学,每一批次都不到300人;
而按照往年惯例,原则上第一批约为300人,第二批约400人左右。
要知道,第二批面试,是面试人数最多,通过人数最多的重点批次。而八月底截止的第三批面试,面试名额与前两个批次基本一致,并未刻意增加面试名额。
其次,在经济不甚景气的大背景下,不少同学很难匀出一部分精力用于专心备考。这就意味着。“酱油党”很可能是近年的最高点。
也就是说,同样的努力程度,今年通过的概率会高于往年。并且,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同学“收到条件录取不参加笔试”的情况。

因此,学校基于保持生源平衡的考量,不排除在最后1~2个批次,刻意提高面试通过率补人的可能。
所以说,即便是最后1~2个批次,只要用心准备,还是有很大概率得到想要的结果。
更何况,前面提到的“最后批次”,只是相对于清北人所讲的。不少包括34所院校在内的很多名校,提前面试远未结束。像北师大、同济、南开等名校的申请,即便在10月仍有申请批次。
总而言之,九月下旬是集中提交材料的最好契机!用心准备,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面试机会。十一小长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时刻!
附:2021年MBA提前面试剩余批次汇总:

◆ ◆ ◆ ◆ ◆
拿到offer的第一步,无疑是高质量的申请材料。
千万不要等到申请截止前几天才开始填写、上传材料;
材料务必要提前备好,要是出现材料没填完,报名就截止的情况,可就尴尬了。
如何撰写材料?戳:重磅干货!MBA申请材料考点解析及写作指导

另外,建议大家可以采取高考填报志愿的策略,进行有梯度地多校申请。既要有较高目标的冲刺院校,也要有保底院校。
备考时间紧、任务重,除了用心准备之外,提升效率也是重中之重。因此,你一定选择一家信誉好、师资优、经验足的MBA辅导机构,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而我们,就是一家专注MBA辅导的机构。秉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帮助每一名学生考上心仪的院校,帮助每一名同学获得成功!
你可以先扫描下图二维码,来做个背景评估,我们的资深辅导专家为你一对一制定备考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