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写字总变形?3分钟辨别6个误区

【墨点干货分享】专栏
分享实用、有趣的书法小知识
上周给大家介绍了
多笔画和少笔画字的书写特点
👉写字忽大忽小?4个技巧解决90%的汉字
今天墨墨跟大家聊一聊
字外空间&字内空间
如何处理好空间的比例关系
01
字外空间&字内空间

荆霄鹏硬笔书法作品
间架结构中有一个技法叫做“穿插均匀”,指的是字体部件之间相互穿插布白,整个字要看起来匀称合理。
这种黑白关系不仅体现在字体笔画中,还存在于汉字与字格空间里。前者是从微观视角去分析单字结构,后者需要从整体考虑字外空间和字内空间。
什么是“字内空间”和“字外空间”?
墨墨将用红色和蓝色标注出来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02
3种空间分布情况
开放型笔画



开放型笔画顾名思义是字内没有封闭空间,字格中除了基本笔画,剩余的都是字外空间。
封闭型笔画

封闭型的字,如“口”、“国”等,笔画之间会形成闭合的空间,字内与字外空间会有明显的界线。
融合型笔画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外,还有一部分字,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没有严格地划分开,往往用端点连接的线来区分字内和字外空间。
03
字体对称≠左右相等

荆霄鹏《零基础学楷书》课程截图
我们都知道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把整个字安排在字格中央,这样各处空间会显得均匀。
而对于单字来说,字体笔画结构完全对称则显得死板僵硬,反而让整个字缺少灵动感。

横竖相交的字:竖需要稍微居右一点,这样横线左边空间会更多一些,有变化之美,看起来会更加和谐。

多横排列的字:横的左端长短变化会明显一些,右端的长短变化会小一点。
如果字形左右空间大小相等,那么汉字就失去了变化的美感;如果字形空间左小右大,在视觉因素的影响下,字体看起来会不太协调。
所以汉字在空间布局呈现左大右小,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生动的效果。
04
空间均匀≠绝对一致

布白均匀是指笔画分割的空白区域基本均匀,各个笔画能错落有致,具有呼吸感。
字内空间均匀不等同于绝对一致,有些字体天生就不均匀,所以布白均匀做到大体相同即可。

上图中左边的“余”字内空间相对平均,笔画之间紧凑,行笔舒缓自然。
而右边“余”字,空白区域有大有小,最上面的空白面积最大,导致整个字显得头重脚轻。
05
字体部件:先紧后松

我们再从微观的角度来谈一谈,字内空间大小比例与结构的关系。
汉字的笔顺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在楷书结构上的表现则为左紧右松,上紧下松。

荆霄鹏《零基础学楷书》课程截图
“紧”是指笔画、部件之间的间距较小,笔画较密,空白比较少。
“松”是指笔画或部件的间距较宽松,空白处的面积相对较大。
06
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

我们可以看一下“明”字,目和月两个部件相比较,呈现左紧右松;而单独看“月”,中间两个短横分割空间后,最下面的空白区域要比其他两个大一些。
举个例子

例字①:右边错误的例字,上半部的“雨”字头过大,下半部的“务”太小了,根本撑不住上面的重量。

例字②:“要”字正确写法是上紧下松,反面例子则写成上松下紧。
例字③:“皿”字三个空格从左到右的增长幅度变化较小,看起来相对均匀,而误例中差异太大看起来很奇怪。

例字④:右下角有捺伸出的汉字,左紧右松的特点更加明显。
例字⑤:当有两竖并列时,一般要左短右长、左轻右重,如:而、西、向字等。
【总结一下】
1、3种空间分布
①开放式:除了笔画,其余都是字外空间。
②封闭式:封闭的口框以内空间为字内空间,口框外为字外空间。
③融合式:连接突出端点来划分字内和字外空间。
2、字体对称≠左右相等
字体的笔画位置不要完全对称,稍微左大右小会显得更美观。
3、空间均匀≠绝对一致
空间布白均匀做到大体一致即可。
4、先紧后松
在楷书结构上的表现则为左紧右松,上紧下松。(请参考列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