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阳早阳”不可信,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要留心
日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人们对待疫情的态度也是180度的大转弯。如今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能阳早点阳,感染一次免疫力就会提高”。

据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1],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需要一定时间修复自身免疫力,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感染者,恢复时间至少1~2个月,普通型患者可能更长一些,而重症患者的恢复期长达3~6个月。
据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发热门诊负责人、急诊科主任万少兵从医学角度分析[2],部分传染病得过一次后,不会轻易再感染。但新冠病毒却无法因为一次感染而终生免疫,且不同毒株导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反复感染风险较大。“从目前情况看,感染新冠病毒后可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但新冠病毒毒株多、变异快,容易从人体免疫机制中发生逃逸。

也就是说在感染了奥密克戎某个亚型之后,遭遇另一毒株时,仍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而且反复感染也会影响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身患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较差的老人,以及尚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就在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中提到[3],不主张大家一起“阳”,中国人口基数很大,要是很短时间大规模感染,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有可能还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现在正处于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人体的防御功能濒临最低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常不请自来。如果这时心血管疾病人群再感染新冠病毒,就会类似于流感病毒一样,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例如血压及心率剧烈波动、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等。
另外,该类人群可能同时合并免疫力低下,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率会较一般人群要高。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五科(心脏重症科)主任靳文在回答南方日报、南方+的记者谈到[4]因此,“不如早阳”“早阳早好”的观点都不可取。
如果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感染者陡然增多,基数扩大后,重症比例也会随之增加,老人、儿童、基础疾病患者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无论是否感染,都应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感染,“不阳最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参考资料:
1,每日经济新闻《来自病毒学家的忠告:“能阳早阳”不可取,尽量晚感染,要适度远离老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235667917928883
2,长江日报《专家:“早阳早好”观点不可取》
http://cjrb.cjn.cn/html/2022-12/16/content_248578.htm
3.人民网《大家一起“阳”不可取!钟南山最新判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290508408004941
4,南方+《心血管疾病人群感染新冠怎么办?如何保护自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18694218972564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