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端午节

2023-06-21 14:39 作者:林生笔记  | 我要投稿

       每当端午节来临,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总是那个晶莹透白圆润光滑的白水粽。记忆一下子被带到那个久远的过去。

       中考那年的端午,学校为了升学率已偷偷卷起,全体放假唯独初三正常上课。偌大校园,前所未有的空旷孤寂。闷热的夏日,虽然清晨,太阳已发足火力,密不透风的空气,连人都懒的用力呼吸,只有不知名的虫儿持续发出哀怨般的嘶吼低鸣,把燥热的早晨搅的异常烦闷。

       初三学子,慵懒趴在教室,无心学习,消沉的眼神抛向室外骄阳烈日,依旧渴望节日换来的一日喘息。平日沸腾的教室,尤为安静,学生三三两两呆坐原地,如笼中囚鸟无助的仰望外面似锦繁花,又对当下激不起任何情感喧哗。

       课,一堂接着一堂,气氛毫无涟漪,唯有老师唾沫横飞,光线映射之下,粒粒皆现,同学连躲的力气都懒的消费。我也百无聊赖,双手托腮,强行支撑欲倒下的身体,心在此,灵魂已十万八千里,正漫步云端,悠哉悠哉,太阳炙烤,那也乐意。同桌胳膊肘连续轻碰,最后用力一击才把我从思绪翩翩拉回。她说:“你弟在走廊等你。”我望向走廊处的窗外,努力寻找,不见人,只见肉嘟嘟的双手胡乱挥舞,时不时脑袋探出,想必一定是他使劲蹦跳为了让我发现,那时他很矮,身高远不及窗台。他见我看向他,双手用力撑着身体趴在窗台,圆滚滚的脑袋,脸颊绯红,头发已汗湿,一缕缕紧贴头皮,兴高采烈地用虽是低语却清晰的声音传到我耳朵里:“大姐,大姐。”坐在教室中间的我听的一清二楚,同学齐刷刷朝声音望去。老师也发现下面异常,走出教室,大声呵斥:“小朋友其他地方玩,别打扰上课。”随手把门虚掩,又让窗边同学关上窗户。

       那时,没有手机,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心里惴惴,只能焦急等待下课;弟弟没有走远,依然在走廊晃悠,时不时脑袋贴在门边朝里张望。

       下课铃终于响起,立即拿上提前收拾好的书包冲向门外,我说:

“你自己怎么跑来了。”弟弟说:

“我跟爸接你回家过节,”

“爸呢,”

“学校外面呢。”

        我们走到校门,爸爸已在右侧显眼处等着,爸说:“回家吧,饭都好了。”

        未进家门,远远被香味吸引,桌上摆满各式菜肴,边桌上有切好的西瓜,洗净的桃子、李子、杏子,还有一盆青绿盎然凉白开中浸泡的粽子。

        妈妈说:“快去洗手吃饭,粽子是早晨新煮的,咸鸭蛋也是为端午特意腌的。”这是妈妈跟邻居去了很远的地方,寻觅的干净无污染的赤色黏土,腌出的咸鸭蛋色泽金黄,口感沙软,一口下去,满嘴流油。妈妈还拿出一副玛瑙手镯让我戴上,妈妈说我已长大,不适合戴红绳,今年用红色手镯代替,保平安。

       爸爸递给一个粽子,说:“少吃米饭,吃不完放碗里,今天过节,得吃粽子。”我把碗推一边,解开细绳,剥开一层一层包裹严实的粽叶,圆润如玉的粽子呈现眼前,用筷子夹住粽子,放糖碗里裹上细细的白砂糖,一口咬下去,清凉舒爽,一解炎热还有学业的疲惫;粽叶清香混合糯米香,沁人心脾,抚慰所有坏情绪;黏软糯弹的口感,颗粒分明的白砂糖,不同食材,融合一起,在舌尖交织汇集,绽放人间最美的味蕾盛宴;全是食材原始的味道,却回味无穷,直抵心尖。

        一天似乎更加短暂,端午节就这样过去,当年并没觉得特别,也没觉得节日多么重要,更没触发太多情感旋风,记忆很快被新鲜事掩埋忘却。原以为这个端午节与其他端午节一样,早已被我遗忘。自从外出上班,那年端午节开始渐渐浮现,像慢慢舒展开的粽叶在眼前一幕幕来回上演。随着时间推移,情愫一年年加深变长,那份端午浓情经过岁月的发酵沉淀,愈发香醇感动。

       新鲜艾草早已凋落遗弃一旁;霞红饱满的手镯因家中被盗早已消失不见,曾难过很久,天天盯着他人手腕试图找回,没多久也被遗忘殆尽。唯有那枚白水粽,始终挂在心上,刻在脑海。后来,尝试各种粽子,始终激不起任何特殊回忆。如果有人问,好吃吗?好吃;什么感觉?努力思索脑袋始终空白。后来才明白,因为缺少幸福的配方,我想那才是节日的味道。

       但,胃的记忆却永久停留在那里,无法代替。

       再看棱角分明又圆润的粽子,似乎代表家的含义;层层包裹的粽叶是象征家的房子,为家人遮风挡雨,家人是颗粒分明灵魂独立的糯米,相互远离又紧密偎依,无形的牵挂是自带的粘性把彼此凝聚在一起,外加的白砂糖是幸福的甜蜜。也许,这才是节日的意义。

       从此,端午,怀念的永远是象征那年端午节的白水粽。

       

    

那年,端午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