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雄访谈】Kislyl,东馆"自省"式画手!

2021-06-10 14:20 作者:东馆日常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Kislyl,我是17年11月份来东馆的角色通道,大约是我离职9个月之后。

另外我是男的!!!一直以来大家说我是女生,叫我k姐,k姐,我其实很早以前在QQ群里面给大家解释过这个,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是这么叫,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系,没事大家喜欢就好。


 工 作 

我大学毕业后,在厦门工作,做了三年手游的程序开发,大概17年的2月份离开了这家公司,大概11月份的时候开始进东馆。

我是通过公众号文章和微博(东馆日常)视频知道东馆的。我计划从“程序猿”转“原画人”,中间想了大半年,感觉自己走的路太理性,想在今后的人生补上感性。在自己理智的这段时间接触艺术并且喜欢上了,从而有了这个意识转向。

又因为小的时候的启蒙,画过一些国画,从而有一些小小兴趣的萌芽,可能就是这样吧,就还是想回到“源本” 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突破,找到自己。

19年的9月份-10月份,我在本地的很小的一家外包公司做过一段绘画相关的工作,当时是试用期,后面公司遇到一点问题,就倒闭了。

2020年7月份的时候,开始有点排斥上班,所以选择做“自由画师”。不过有必要的时候还会去上的。


在东馆的经历

17年底到18年夏天,我参加东馆方案基础训练,18年夏之后参加c线。

我参加摸底的时候基本是一张白纸,完全不懂什么是绘画,就是看了些东馆的文章和日常视频,决定报东馆是一下。那时的我凭着一股莫名的勇气,画了摸底等着模特徐通知。

  - Kislyl-预科摸底男性战士设定 - 

第一次做C线,我画的是【奇幻吃鸡】主题的“寿司师傅”,困难真的很大,画得惨不忍睹,大家都不太看好我(哎...)。

画过之后终于知道为什么东馆要强调流程,没流程真的不行!刚开始我面临一个认知上的困境,就是不了解流程,搞不清楚每一步要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是到了第二次【颤栗管理局】的时候,就觉得突然间就变了,画得不错了。

  - 奇幻吃鸡 - 

东馆给我带来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首先是在认知上给我这个小白扫了盲,知道要重视流程,对画画的流程、理念的理解都大大提升了。然后他们在观念上也让我感觉到了坚持练习的重要性,因为绘画是一个长期的技术,需要不断地强化基础。东馆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思维、观念上都给了我一些启发。当然,大大也会协助我调整作品,比如我参加的第二次c线【颤栗管理局】主题的“天使”那张,大大建议我叠加的颜色真的是加分太多。

  - Sariel - 

我其实是一个比较懒散被动的人,没有多数人勤奋,需要外力的推动才能下功夫,东馆也是推动我的外力之一(小门神催我画画还是挺爽的...)。

  - 文浅浅 2017.9.15 - 
  - 月野兔 2018.10.22 - 
  - Himiko 2020.6.1 -  

(好几部动漫成就了现在的我 魔神英雄传就是其一)

刚加入东馆做基础训练的时候,因为东馆一直强调要基础,我确实在态度上重视了起来,长期坚持下来确实帮助很见效,现在仍然坚持大概平均每天做4小时的练习。自那时起我每天练习的时间基本都有保证,现在比较多时间在做外包,练习的时间反而没有以前充分了。

  - 我的练习桌面 -  

虽然我也有了解一些线下培训班,确实环境氛围有压力。有需要的话可以体验一下,我也参加过具体就不说了(主要是去感受气氛的)。

但我还是比较认同东馆的理念,因为绘画这种技术性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提升的过程。像健身一样,它可能不是靠短时间内特别集中地Push轰炸能见效的,但是如果你能比较自觉地长期保持下去,肯定会有收获。一瞬间的顿悟是需要渐悟作为基础的。
关于自己的创作想法


首先我的一些创作想法是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个还是和平时的练习和积累相关。比如,前文中说过的我画过一个那个“天使”。其次,我会下意识地(让自己养成习惯)积累一些游戏里的设计、素材,形成自己的视觉资料库。

然后我还会从生活中发掘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我跑步的时候感觉背后有点痒,就会想到可能会长出翅膀来之类的。天使的这个画可能就是这么一瞬间产生的。

我的画风是偏写实的,比较跟着工作需要走,自己感觉画的时候更多是在作图,缺乏创作的感觉。所以感觉想找回画C线的那种“自由”的感觉。这段时间做的外包,有一些韩式的风格感觉和我之前做的写实比较有差距,我也想尝试,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平时因为工作忙,自己的创作不太多,现在也在考虑探索自己的风格,因为自己也感觉如果一直做包,会把人做废掉。建议做外包或工作图多的还是要不忘自己练练自己的图和风格。

 - C6 - 大航海 - 
 - C6 - 大航海 - 


 

  - C线7期-STORM SURGE BAPTISTE -  

言外之语我对于画画的感悟很多,都讲的话可能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加)。我简单的分享一下我认为对大家比较有用的,首先先分享些画画之外的感悟:

1.画画的功夫在画外

为什么是画画之外的呢?这就是第一点,我认为画画的功夫在画外。

很早之前我问朋友,要是你瞎了,你咋画画?这两年才渐感于双眼对人的局限。就像《高岭之花》里石原里美所说的“看不到了”?,还有木心做一个“局外人”的潇洒。双眼看不到的东西,才是画的精华所在

从根本上讲,我认为画画不过是语言,一种表达的方式。我可能不会过于看重它本身的内容、技巧,而是很想体会这个媒介最后传递出了什么东西。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是只想聊天就完了,还是想翻过屏幕看更远的风景?

 2.理性与感性

相信大家都纠结过画画该理性或感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正如人须在意的是自己走得快或走得慢,走左边或走右边,而非先迈出哪条腿。关键在于你有选择先迈哪条腿的“主动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来。

当然,不管先迈那条腿,人总归是要用两条腿走路的,还是要尽可能平衡感性与理性,不能成为瘸腿。比如我最开始是理科生,做的也是比较理性的工作,习惯了用那一套想东西。后来接触艺术,感受到了感性的迷人之处,就投身到这一行。

艺术给了我本将枯萎的生命以新的希望,就像它从监狱与犯罪中捞出了玛丽莲曼森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明白画画不能光凭感性或者理性。你画的时候可能是感性的,但是光凭自己感性画也不行,一定要有对比和反省。比如东馆每次给了我反馈之后,我就又能从他们这个窗口理性回看自己的作品,能够控制自己,避免完全随心所欲、连环踩坑。3. 练习和努力:

你一定对那些每天晒自己画30个小时的小画家有或多或少说不出的厌恶(但你不说)。

你一定感到了那是一种“伪努力”。我个人的感觉是,努力和勤奋如果没有被赋予意义,其实是空泛的。练习固然重要,“自省”才更紧要。明白自己为什么画,反思该怎么画,“练习”才能出效果。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END -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想要和你分享和探讨,画内画外的,比如造型的理解,体系的建立,比喻和惊叹,questioning & reasoning... 


但是画的太糟就还是闭嘴好了,女生好像都不喜欢长舌头的男生

 


自己想想就好了虽然我画得丑但是我想得美啊以上去寻找吧!而不要急着找到...—Kislyl


 


【英雄访谈】Kislyl,东馆"自省"式画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