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2023-07-26 17:23 作者:曹小值真题笔记  | 我要投稿

复习笔记:

考点一:研究的目的-探索、描述、解释

考点二:研究的性质-理论性、应用性

考点三: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考点四:分析单位


课后习题详解:

基本概念

探索性研究

答:探索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对研究题目的范围和概念不甚清楚,对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不熟悉,不能确定假设和研究方向,并且缺乏前人的研究信息和理论,无法提出具体方法以进行精密研究的情况下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通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其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探索性研究的资料结果主要用于“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提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可能途径。


描述性研究

答:描述性研究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的特点在于它不受假设的束缚,它可以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些设想或改变原有的设想。描述性研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仅适用于民意测验、市场调查、社会问题调查、政府部门的统计调查和各类普查 (如人口、农业、工业、家庭生活) 等应用性研究课题,而且还可用于理论性的研究课题,如对社区的全貌、对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对各种制度和组织的运行机制等进行描述。


解释性研究

答:解释性研究是指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对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解释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变化。解释性研究的理论色彩更浓,一般需要有明确的假设。在分析方法上,它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理论性研究

答:理论性研究是指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的一部分) 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中,不辞劳苦地寻求那些对一个世纪的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的问题的答案。


应用性研究

答: 应用性研究是指侧重于认识某种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通常是描述性的,其关注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制定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以及评估社会后果等。应用性研究课题的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涉及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工作部门。


横向研究

答:横向研究是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该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该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它主要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在某一时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和态度。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半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且来源于同一时间,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但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较差。


纵向研究

答:纵向研究是指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的方法。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趋势研究; ②同期群研究; ③同组研究。


趋势研究

答:趋势研究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趋势研究的时间跨度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在较大时间跨度的条件下,容易介入许多无关因素,影响和干扰研究的结果。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趋势研究不宜采用过大的时间跨度。


同期群研究

答:同期群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同期群研究注重的是某一类型,而不是某一个体的特征。所以在不同时间可以调查不同的人,只要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但每次调查的抽样都应当是随机的,以保证被调查到的样本可以代表这一类型的人。被调查的样本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列举两例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

答:

(1) 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

描述性研究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它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

(2) 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

比如,当研究者需要了解那些不同规模、结构和社会地位的家庭如何支配他们的收入,那些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如何应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那些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们在社会流动方面的经历差异等问题时,往往需要进行描述性研究。


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答:

(1)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

①探索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对研究题目的范围和概念不甚清楚,对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不熟悉,不能确定假设和研究方向,并且缺乏前人的研究信息和理论,无法提出具体方法以进行精密研究的情况下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具有设计简单、形式自由的特点。

②描述性研究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通常要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描述性研究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③解释性研究是指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对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具有设计复杂、理论性强的特点。

(2)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①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先导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往往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开辟道路、指示方向和提供途径。

②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上,比探索性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探索性研究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初步的“探测”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象的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

③解释性研究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除了与描述性研究同样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它还比描述性研究更为严谨,针对性也更强。在对社会现象的探索中,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前者的作用更为基础,后者的作用则更为深入。


考研真题:

概念题:研究设计[华中农大2017年研]

答: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制定出相应的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等过程。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性研究[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理论性研究是指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的一部分) 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中,不辞劳苦地寻求那些对一个世纪的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的问题的答案。


探索性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23年研;暨南大学2022年研;南开大学2016年研;西北师大2015年研;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 探索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对研究题目的范围和概念不甚清楚,对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不熟悉,不能确定假设和研究方向,并且缺乏前人的研究信息和理论,无法提出具体方法以进行精密研究的情况下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通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其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探索性研究的资料结果主要用于“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提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可能途径。


描述性研究[暨南大学2022年研;吉林大学2017年研;广西民大2016年研;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描述性研究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的特点在于它不受假设的束缚,它可以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些设想或改变原有的设想。描述性研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仅适用于民意测验、市场调查、社会问题调查、政府部门的统计调查和各类普查 (如人口、农业、工业、家庭生活) 等应用性研究课题,而且还可用于理论性的研究课题,如对社区的全貌、对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对各种制度和组织的运行机制等进行描述。


解释性研究[苏州大学2017年研; 北科大2014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

答:解释性研究是指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对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解释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变化。解释性研究的理论色彩更浓,一般需要有明确的假设。在分析方法上,它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区群谬误[华东师大2018年研;广西民大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6年研;南航2015年研;华中农大2015年研]

相关试题:层次谬误[重庆工商2017年研]

答: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例如,以城市为分析单位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比流动人口少的城市的犯罪率高。”这是从人口统计资料和犯罪率调查中得到的客观、真实的资料,但是如果由这些资料得出结论说:“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就犯了区群谬误。

内容来源「曹小值题库网」:http://cvedu.100xuexi.com/Ebook/1007819.html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