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词选注】草船借箭(徐世英)
马连良、谭富英《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简介
三国时,曹操率兵八十三万南下攻打东吴,吴、蜀联合抗曹,长江两岸两军对峙。周瑜欲借故杀诸葛亮,烦请诸葛亮一月之内造十万,以应军需。诸葛亮立下军状,三天交箭。第三天夜里降下大雾,诸葛亮命满载束草的船只发往江北,并邀鲁肃一同登舟饮酒。曹操误以为周瑜乘雾劫营,急令放箭。诸葛亮所带各船满载而归,得箭十万有余。
历史上并无诸葛亮草船借箭之事,但在史书《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的注释中,却记载着孙权借箭的事。裴注所引《魏略》中写孙权乘大船窥视曹操军营,曹下令放箭,箭纷纷射在孙权船上,船受箭的一边很重,将要翻沉,孙权于是把船掉转方向,让船的另一面受箭,等到两边受的箭均衡了,船也平了,孙权才回去。
在小说《三国演义》和京剧中,诸葛亮借箭的情节跟上述的描写是很相似的。惟人物、时间、地点、细节有所不同。《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刻画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把赤壁之战后四年多(地点亦远离赤壁)孙权借箭之事加在赤壁之战前夜的诸葛亮身上;京剧又根据小说改编,致使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孙权乘船借箭之事则湮没无闻。另外,在《草船借箭》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把鲁肃描绘成头脑简单的无能之辈,这种陪衬的手法,在艺术上是允许的,但与史实并不相符(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位有见识、有才干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瑜欲借造箭之故杀诸葛亮的情节也是虚构的。
《草船借箭》是《群英会》中的一折(《群英会》于1958年被改编为《赤壁之战》),马连良代表剧目之一。剧中由马连良饰诸葛亮,谭富英饰鲁肃(马早期亦曾饰鲁肃)。这里选用的是他们的唱词。
主要唱段
诸葛亮(唱(西皮原板))周公瑾【周公瑾:公瑾是周瑜的字。】命鲁肃行监坐守,倒教我诸葛亮暗笑不休。他那里要杀我是怎能得够,一桩桩一件件记在心头。
鲁肃(唱(西皮原板〕)限三天造雕翎【雕翎:指箭。雕,猛禽的一种。翎,箭羽。箭的末端附有鸟羽,故用“雕翎”作为箭的代称。】这般时候,为什么他那里不睬不忧?(快板]昨日里在帐中夸下海口,这件事好叫我替你担忧。
诸葛亮(唱〔西皮摇板〕)鲁大夫【鲁大夫:鲁肃。大夫,官名,鲁肃曾任此职。】往日里待人恩厚,你保我过江来无祸无忧。周都督【周都督:周瑜。都督,官名,周瑜曾任此职。】要杀我你不搭救,看起来你算不了什么好朋友。
鲁肃(唱〔西皮快板〕)这件事乃是你自作自受,为什么苦苦地埋怨不休。
鲁肃(唱(西皮摇板))十万箭一夜里他是焉能够造就,为朋友我只得顺水推舟。
诸葛亮(唱〔西皮摇板))这件事谅子敬【子敬:鲁肃的字。】难以猜透,等大夫到曹营去把箭收。
鲁肃(唱(西皮快板))一桩桩一件件安排已就,请先生到江边即刻登舟。
诸葛亮(唱(西皮原板])一霎时白茫茫满江雾厚,顷刻间辨不出在岸在舟。似这等巧机关世间少有,学轩辕造指南车大破蚩尤【轩辕造指南车大破蚩尤:相传轩辕与蚩尤在涿鹿(山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之野交战,蚩尤作大雾,致使四方不瓣,轩辕造指南车以指方向,大败蚩尤。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鲁肃(唱(西皮原板〕)鲁子敬在舟中浑身战抖,拿性命当儿戏他全不担忧。这时候他还有心肠饮酒,怕只怕到曹营难保人头。
诸葛亮(唱[西皮摇板)劝大夫放开怀且自饮酒,顷刻间到曹营去把箭收。(徐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