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最容易中招的11种诈骗手法!!!
{ 点击星星,信息不迷路,滋庆日本高中留学 }
“留学生们要小心了!这些陷阱你们能避开吗?”
1
代收快递
小王初来乍到日本,刷华人兼职贴的时候,看到招募代收快递转运的一个兼职信息。兼职内容很简单,帮忙收一下快递,然后再打包寄回中国,节约运费。小王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的,收快递的话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打包发回国的时候,先报销邮费,对方付款后他才发货,不用担心被骗邮费,而且对方还给了一笔还不错的辛苦费,这可比在便利店打工轻松多了。就这样做了几次,有一天警察敲响了小王家的门,告知他涉嫌信用卡盗刷。

很多信用卡盗刷、洗钱的骗子都会以这种兼职的形式找“替罪羊”,警察虽然抓不到犯罪者(一般都是在海外进行操作),但是可以抓收货物的人(你)。一旦遇上,轻者要被请去“喝茶”留案底,再严重点就是遣返、甚至坐牢。
而且有些人还会将毒品包装成快递,要是遇上这种情况,真是哑巴吃黄连了。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因小失大。
2
帮忙捎带东西
留学生小刚在打工的时候认识了小美,小美性格活泼开朗,不一会儿就和小刚玩熟了。某一天,小美突然约小刚出来吃“散伙饭”,原来小美因为疫情原因,决定日国发展了。临近归期,小美又主动询问小刚有没有需要她可以帮忙带回国再寄给父母的东西。小刚心里十分感激,买了不少昂贵的补品、伴手礼准备寄给许久未见的爹妈,还给了小美一笔“辛苦费”。结果小美收到礼物后,就把小刚拉黑了。隔离几天小刚想到这件事时,留给他的只有红色感叹号了。

出门在外,凡事还是要留个心眼的。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熟络的朋友,如果你对她的底细不是很清楚的话,还是尽量避免金钱方面的交往。
3
替别人捎带行李
小马回国的时候,在机场遇到了自称代购的小珍。在和小珍的闲谈中,对方拜托她可不可以帮忙分摊一下行李额,并说请小马吃饭。小马觉得反正就是顺手帮一下,平时也是空箱子回国,就十分慷慨的分了半个行李箱的额度给了小珍。但是小珍在他行李箱里装的是违禁品,小马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忙带出境了,结果在海关处被查了出来。小马解释说这不是他的东西,但是此时却找不到了小珍的影子。
4
便利店代购充值卡诈骗
这种骗局一般是会先会拜托买家去便利店代购一些简单的小零食,然后会再让买家顺带买一些充值卡,利用买家对充值卡的不熟悉,诱导买家先拍照,这种卡只要输入卡面上的ID就可以进行网上消费或者卡与卡之间的转账。但是因为这类诈骗因涉及跨国犯罪,取证、破案难度很大,受害人往往难以维权。
5
手机卡诈骗
有一些留学生为了省钱,轻信非法销售手机卡的个人,办理了“实惠”的卡。也有学生出让自己信息为没有合法身份的人代办理手机卡,获取了一定的“好处费”,结果被卷入诈骗案中。

根据日本《手机不正当使用防止法》规定,办理手机业务实行实名制,用户需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代办人需提供本人及用户的真实身份证件及委托书。禁止以虚假名义办理手机或者私下转让手机或手机卡号,违者被处300万日元以下罚款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
6
催缴账单
日本目前电子化还没有太普遍,挺多都是寄信的方式来通知收缴电水费,也有一些租房费用结算之类的单据也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寄送的。所以大家初来日本,如果遇到这种催缴通知单,也要留个心眼,辨别真伪之后再进入付款流程,遇到实在拿不准的,也可以去网上搜索下或者找朋友老师确认一下,千万不要第一时间汇款。

7
冒充官方
日本各地频繁发生以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为目标的特殊诈骗。作案手法是冒充中国政府机关或公安部门给受害人打电话,称“你会被取消签证”等,以受害人会被强制遣返为由索要高额钱款。据悉中国国内加大了查处此类案件的力度,犯罪团伙有可能将目标转移到了海外的中国人身上。(据日经新闻)

8
换汇骗局
由于国内银行取现有上限,并且有手续费。所以很多留学生会选择私人换汇(一般来说私人换汇的汇率也比银行要高几个点)。很多骗子可能会做假截图,你把钱打过去,他们给一个假截图。并和你说要一会儿才能到账,结果自己的钱打过去了,对方的钱是迟迟没到,再回复可能就是红色感叹号了。
9
微博诈骗
这个是我的朋友A的亲身经历。骗子完全复刻了她的微博,然后在微博上到处加A的微博好友,说自己微信被封了,所以只能用微博联系。因为急着买机票回国,但因为微信被封了,没法儿联系上卖家,于是让朋友B在微信上帮忙联系自己的机票“经理”。接下来就是”经理”开始下套,说需要先给定金。骗子在微博上马上会发来一张转账截图,但机票“经理”却说没有收到。骗子就又发了显示说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转账失败了的截图,询问B能不能帮她先垫上,不然机票可能就不会被保留。单纯的朋友B就这样被骗了6000块钱……

一般骗子都会选择在留学生睡觉的时间点发布信息,这样被骗的朋友可能也无法立刻联系上被盗号的人。所以大家不妨可以和亲近的人设置好暗号,谨慎转钱。
10
路边拉人
这种不算诈骗,但是如果你跟着他们去了饭店/商店/传教场所,他们可能会恐吓你,然后限制你的自由。这种时候,你除了乖乖交钱,好像也无路可走了。
11
温柔陷阱
留学生出国在外,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把感情寄托于网络。这类人也是骗子非常喜欢的“肥肉”。骗子通常会对你嘘寒问暖,对你好得过分。然后突然在某一天和你说TA遇上困难了。已经陷入温柔陷阱的留学生们,大多说都会因为共情而心甘情愿的掏钱。

这个骗术听起来很拙劣,但是身在骗子给你包围的温柔陷阱里,你也很难会立刻反应过来。但是只要捂紧钱包,骗子终究会因为不耐烦而卸下伪装。
| /
★
以上这些诈骗手法其实都不算高明,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但是就是这样“拙劣”的手法,也还是年年有留学生上当。诈骗方法千千万,百变不离其宗的是让你掏钱。捂紧钱包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