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MBTI测试是怎么欺骗你的?

准确还是错觉?剖析MBTI测试的谎言与真相
主讲:普洛扎克Prozac
整理:莫得感情的水桶
- 十六型人格测试(MBTI测试):由美国作家迈尔斯及其母依据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制定的人格理论模型

万恶之源
迈尔斯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在家接受教育,大学时主修政治学,生平主要的著述就是MBTI及一部融入该要素的悬疑小说作品

迈尔斯留影
MBTI将人按照四个指标,即性格外向或内向、重视直觉或感受、行为感性或理性、严谨遵守规则或追求自由放松的状态排列组合,分出16种人格
这样的测试本身便是一种欺诈,以下将从三点说明它的不靠谱程度:
1.被忽视的中位数
MBTI测试中经常能够看到“尽量不要选择‘中立’的答案”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立选项无法归类受测试者的人格成分
以这种逻辑选出的答案会让测试结果更加清晰,哪怕对两种极端的答案都无感,在暗示的选择之下也能强行归纳受测试者的属性,让受测试者在该逻辑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受测试者在测试中得到了模棱两可的评价
处于中间点的人群会在MBTI测试当中被忽略掉,但测试有误差,强行贴标签的后果便是一个人身上较少出现的特质被切割掉与自己无关,无论这个特质的指数是49%还是1%
2.与其依赖测试,不如好好做自己
大多数测试者做MBTI测试的理由是“为了了解自己”,这也是个很大很重要的命题,但并不是一个测试就能得到万无一失的答案
一个人是可以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的,但MBTI不可能将一个人身上全部的特点都点出来,人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粗暴就能定义的
MBTI没有负面的测试结果,单凭这一点就能断定它并不准确
要弄明白自己是谁,还是好好问问自己比较靠谱(实在不行就问问神奇海螺),而不是掉进一个测试画的大饼里被忽悠得自动对号入座

人人反对贴标签,人人却都乐意被贴标签
3.新时代的星座?
MBTI与星座有很多相似之处:给人贴标签,然后用人皆有之的几个性格来断定一个人究竟如何,最后再让人对标签产生归属感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星座无法选择,MBTI可以自己选择
出生日期无法决定,而测试可以按照“你想要”“你选择”的东西作答,却能变成理想中的模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标签,然后躲进虚构的人格观里收获快乐,享受极化带来的群体归属感,忘记自己到底是谁
星座不可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封建迷信,随便看看图一乐就好
比封建迷信更可怕的往往是打着科学的名义坑蒙拐骗
适度娱乐可以,万不可把这些东西当真
随手整理,如果能帮到大家就太好了|• ω • )
看过笔记后别忘记给主播点个关注+一键三连噢(╹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