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冲突世界与自我内耗背后的第一性原理

2022-03-17 12:12 作者:熊猫不着急  | 我要投稿

你好,好久不见,
距上次更新已隔半年,
恰逢俄乌战争爆发,于是产生了更新动力。
战争让人情绪激动,也让人陷入沉思:


世界上最快的飞机,飞行一光年,需要96000年。

而靠近银河系最近的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有2540000光年。


宇宙无比浩瀚。

人类本可以互相扶持,共同探索我们这个物种的极限,本来任何一个人的探索成就,都可以拓展每个人的生命体验。

而人类自诞生以来,便将生命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战争和内耗中。

世界在内耗、公司在内耗、家庭在内耗。
而自我的内耗是这个世界内耗的缩影版本。


我们不批判内耗,因为“批判”本就是内耗模式的延伸。

我们试着探索内耗现象,进而拓展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的了解。

如果你正处于频繁的自我内耗,或者对于冲突世界深感失望,请借给我一些耐心相信本期视频会给你一些启发。


正文开始:


1.关于思想

宏观来看,时代在呼吸,在扩张和收缩两个宏观方向的更替下存在着。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如果我们头脑僵化,想要秉持单一方向的价值模式,要在分与合中创造出个对错,那这种正确一旦逆时代潮流,就必然会遭遇费力且无效的痛苦。

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我们的思想总是企图用掌控生命来对抗无常。

所以思想都渴望理解,渴望将事物用概念的组合来消化,而现实世界是复杂、混沌充满变化的。南美丛林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这样混沌的世界我们的思想无法掌控。

于是思想为了理解世界,就必须先简化世界。

当真实的世界被思想简化之后,我们就无法容纳形式相反的价值,无法同时容纳扩张和收缩,我们就必须要在天才与废物,好与坏,高尚与低俗,民主与集中,成长与衰落中选出“正确答案”,这样世界就简单到可以理解了,但同时敌意也产生了,战斗和内耗的种子就埋下了。而当复杂的世界,展现出我们简单头脑设想之外的情景时,当现实不符合我们头脑的“正确”时,痛苦就开始了。
比如当我们想要一个“完全和平”的简单世界,这本是个美好的愿望,但这个愿望越强烈,我们对那些不确定部分的敌意就越强烈,战争就越可能发生。越渴望绝对的和平,就越容易发生战争。所以正如一句谚语“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善意铺垫成的”。

我们一切的痛苦和内耗,会以两个基本的形式延伸,它可以被概括为

“为什么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与“为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

它们的内在冲突,源于思想创造的模型,即那些“该发生”或“不该发生”的事,与真实的“发生”与“没发生”现象的差别。

当现实赤裸裸的否认我们深信不疑的期待时,为了维护这个期待的正义,我们会否认现实的正当性,于是我们需要选出一个罪魁祸首,一个错误的人,当然它很可能就是自己,于是一场战斗开始了。

无论是时代的错、团体的错、家庭的错、伴侣的错、自己的错,错误发生之处,内耗和冲突便随之产生,在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现实之前,很难产生真正有效的行动。

简单思想与复杂存在的冲突,创造了内耗。

我们以此为第一性原理基础,一起尝试描述一个思想与存在和谐的人,一个内耗极小的个体,以及他所具有的包括此条在内的30个人格特征,我们暂且称它为“世界人”。

 

 2关于关系

决定世界人幸福的,不是胜利,而是关系。

人类可以互相毁灭,也可以互相拯救。

世界人的幸福不是获得成功,成为第一名,或成为强者、霸主。

我们知道在恶性竞争与对抗中,永远只能取得短暂的胜利和短暂的安全,而在更长时间里,都活在怀疑、堤防和恐惧中。

所以幸福不是获得竞争的胜利,而是和周围的一切拥有互相帮助、互相成就的融洽关系。

世界人的世界,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而是各自芬芳的花园。


 3.关于改变

世界人,不倡导改变他人和改变世界。

我们以探索自我拓展自我的方式,影响他人和世界。

所以世界人对任何个体、团体、物种、现象、理论,没有任何敌意我们可以加入任何组织,但不成立所谓“世界人组织”因为每一个真实的人,都是世界人必要的部分我们相信,真正的改变,不是建立博弈优势,而是根本的改变博弈结构,而这种底层认知方式的转变,只能从自身开始。

影响力是内在和谐的副产品,所以我们不刻意创造影响,我们用吸引代替说服。

    

4.关于乌托邦。

世界人不用头脑创造未来的乌托邦。

我们用极大的包容和全然投入,让此刻成为乌托邦。

世界人的乌托邦,就是真实的每一个此刻,我们专心塑造此刻的品质,而不沉溺于未来的伟大梦想,所以我们不会急躁。


5.关于选择。

世界人,做出自己选择的同时,尊重其它不同的选择,即我选择它,不因为它是对的,不选择它不因为它是错的。

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灵活的调整选择,不维护一个既有的所谓“正确”立场或者“高大”形象,我们时刻顺应变化,不坚持“无效的正确”。

 

6.关于评判。

世界人,了解头脑与思想的局限。

“游戏才有对错,真实只有现象”。

我们做游戏性评判,但不做严肃性的评判。相比评判是非、高低、对错,我们关心完整的故事、全部的成因,不以偶然看到的、听到的行为和样貌为事物贴标签。

 

 

7.关于指责。

世界人,面对批评和指责时,不急于认同或是辩解

我们要分清批评中,哪些是我们真实的方法不当,哪些是批评者自身的痛苦。

我们承认、改正方法不当的部分,并用温柔去抚慰批评者的痛苦

 

8. 关于谦逊。

世界人,从不宣称自己已经对某个事物完全了解。

一个小石头,我们都无法根本了解,那么一个复杂的人更无法真正了解。

谦逊不是自卑,因为自卑有两个傲慢的前提,

第一是,我完全了解自己,第二是,我完全了解高低。

在两个前提之下,才会得出“我是低的”这个结论,我们才会自卑。

在这个份傲慢下,我们的自我评价,就完全依赖我们所认同的外在反馈,

然后不停在自卑和自负中左右橫跳,并不断的去讨好或者证明自己。

所以,我们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高低。

同样我们不会宣称一件事“毫无意义”。

“毫无意义”会产生一种基于傲慢的浪费感,

以至于在我们并未深入了解真实之前,就轻易树敌,

或者陷入一种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或者眼高手低,从而无法具备从小事做起的耐心。

所以我们不会说“毫无意义”,而会说“我们尚未发现它的意义”。

我们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自我感的评判上,浪费在我比你好,或我比你差的比较上。

对于任何存在,我们都保持观察和好奇,一定存在另外一种颠覆底层的全新方式,去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9.关于道德。

世界人,不占领道德高地,不视自己为正确和高尚

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比正确,无比正义的时候,请松开紧锁的眉头,笑一笑,

事情未必像我么想象的那么简单。

正确和正义,最终目的都是给世界带来幸福,

所以请确定我们此刻是幸福的我们的话语才有力量。

如果我们此刻歇斯底里的教育它人要如何才能幸福,这不是很荒谬么?

所以微笑就是最好的教导。


 10.关于答案。

世界人,不急于给问题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法。

我们不急于回答问题,比如回答如何用脏水把脸洗净”,我们更关心我们是否提对了问题。

相对于病灶,我们更关注病因。我们更关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漏洞,

很多问题,答案并不问题之外,而是在问题的根本成因

 

11.关于安全。

癌细胞,无限的增殖,最后因为自身的过分强大而导致自身灭亡。

世界人以唤醒癌细胞的方式,唤醒我们自己。

我们警惕自身的强大,警惕过分的安全,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但过分的安全便成了生命力的障碍。

       

12.关于成瘾。

世界人将成瘾看成一种退化的快乐。

所以我们成瘾也不对成瘾产生鄙夷。

痛苦和压力若无法摆脱,那乃是启迪灵魂、进化人格的养分

比如一条直线,外力总让他产生横向扭曲,于是它视扭曲为敌人,

在扭曲的痛苦中它发现,让自己不断变短,退缩成一个点,就没有扭曲了,就不痛苦了,

这就是成瘾的本质,一种退化的快乐。

而同样一条直线,它允许自己的扭曲,并试图在扭曲中反思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直到它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水平面,而所有的横向扭曲都在试图启发它认识到这一点,

此刻它便产生了维度的超越,

当然它还会感受新的压力,来启发它其实是一个体,直到它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整体,是全部,压力才会根本消失。

而这就是痛苦和压力的意义,一份启发自我超越的提醒。


13.关于博弈。

世界人,相信宇宙不会创造废品,即使肮脏如粪便也是给农田最好的礼物,

废品仅存在于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与特定立场中。

如果宇宙不存在绝对的废品,那我们就相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动态的达成“三赢”,即你好、我好、世界好。

为了达成三赢,我们不拘泥于问题框架,我们用时间、空间,将问题拆解开,用动态平衡的方式,连接割裂的系统。

当我们无法做到三赢时,是因为视野与格局的片面,

我们需要创造全新审视现象的角度,来超越博弈。


14.关于平等。

世界人相信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灵魂,而不是平等的形式。

就仿佛“左手”与“右手”,作为一个右撇子,右手一直干重活,承担了大部分的辛苦工作,相比之下左手要轻松很多,所以在这个形式上他们不平等。

他们的平等,在于他们都是“我”,他们是同一个生命。

所以当左手意外受伤时,右手自然本能的去清理伤口,而不是需要左手签订条约或付出代价,它们相爱,因为它们本是一体的。

而其实这广阔的宇宙都是一体的,一切存在都是在宇宙源头处的“至一生命”演化出的形式,而所谓个体生命,都是同一根系下开出的不同花朵。

平等意味着爱,而不是形式的斗争。


15.关于死亡。

世界人,尊重包括死亡在内的任何未知对于死亡,我们不过分的恐惧

我们称死亡为秋季的金黄,将自己的死亡视为一片滋养泥土的秋叶。

我们相信,死亡乃是生命从物质形象中解放,

生命依然以非形象的方式延续,去滋养其它生命。

 

16.关于灵活。

世界人对于任何习俗,

随时保持灵活。我们自由选择食物,尊重所有成为食物的生命,

感恩它们把生命力融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以珍惜生活的方式,珍惜它们的牺牲我们也终将死亡,

终将将我们的生命力传递给其他生命形式

我们仍然会参与消灭害虫、消灭病毒的行动。我们把病毒的存在,视为宇宙赐予的启迪。

我们感恩它们的牺牲,我们用珍惜自己生活的方式,赞美它们与我们相通的生命本质。

 

17.关于自我。

世界人,将“自我”视为一个通道,一个宇宙法则创造它自身形式的通道。

所以作为通道而言,我们尽量保持通畅,而不被任何存留的事物所堵塞,

所以我们自由通畅的去释放,减少对于任何外在形式、外在事物的执著

      

18.关于财富。

世界人,不视任何功绩财富为自己的。

我们尊重时代,所以我们尊重所有权、知识产权,也用它们完善自己的生活。

但经由我们达成的成就和功绩,乃是属于全部世界的功劳,我们可以获得利润,但不垄断利润。我们不抵触财富和丰盛,但终究不视财富为自己的。

我们把财富看做众人的信任、众人赐予的力量,

我们用这份信任和力量创造一个服务众人的世界。

 

19.关于匮乏。

世界人选择淡泊。

只要不面对饥饿和寒冷,那我们的匮乏,只是头脑创造的概念。

我们因爱而行动,不因匮乏而行动。简单的说,我们不认为自己是匮乏的,

所以我们不试图证明自己,不刻意建立个人的名望与成就。

因为匮乏感产生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自我是与世界分割开的个体。

在匮乏感中行动,会创造更多的割裂。

所以,我们避免割裂,我们给尚处于饥饿、寒冷的人类提供全力的帮助

 

20.关于成就。

世界人更关注世界各个方面长期而总体的痛苦,而不是单一事件的成就。

我们避免“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们相信如果行动是一个内心挣扎而痛苦的过程,即使可以创造所谓“好”的成果,

也终将向世界散播更多痛苦。

压力、恐惧、强迫、野心,不再是世界人行动的核心动力。

爱、利他、享受,是我们行动的核心动力,

行动是生命力的释放,而不是压榨。

我们享受过程,不视任何当下时刻为敌人,不视过程为达到目的的工具

 

21.关于美。

世界人,相信宇宙的完美,宇宙法则不会出错,错误就是一个局限视野里的概念。

而此刻的真实即是宇宙法则的彰显,

所以任何真实事物背后,都有一份超越立场的完美,

任何此刻真实的存在都蕴含着宇宙的完美性,这种完美是一种整体完美

而自我受限的视野,让我们无法感受这份时刻存在的大圆满

所以我们追求美的形式,但更关注“残缺美”,即一颗可以欣赏万物之本然的心灵。


22.关于目的。

外在的丰盛、荣耀、成功不是我们主要的生命目的,我们视它为副产品。

我们最主要的生命目的,是与宇宙法则和谐一致

而事实上,就像悟空无法逃脱如来的手掌,我们也无法与宇宙法则不一致,

所以与宇宙和谐一致,它在每一个鲜活的时刻都处于达成的状态,

我们只需要意识到这一点,而不需要任何行动和作为。

正因为它不需要行动,所以它容纳所有行动,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

我们主要的生命意义,时刻都在达成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即使一些小的外在目的未能圆满,但我们时刻处于超越立场的大圆满中,

处于宇宙的圆满之中所以每一个当下时刻,每一个鲜活的真实,都有一份内在的圆满

如果你在打太极或冥想的同时,心中感受到这份真实的圆满,

你的身体会产生奇特的反馈,可以试一试

 

23.关于快乐。

世界人,相对于外在带来的快乐,更重视内在的喜悦

所谓内在喜悦,就是对于真实万物产生一种自在的共鸣,

而真实存在于当下,所以我们活在当下,

我们每一个当下,与万物一样,都是广阔世界中的真实存在,一切自在圆满,

这份喜悦没有任何条件任何外在真实的事件、境况都在这分圆满中,

所以这份喜悦无法动摇。

我们无需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相反我们让这种喜悦流入我们当下所做的事中。

 

24.关于恶。

世界人,不将“恶”视为个体或组织的身份本质。

我们相信,所有的“恶”,背后是一份由痛苦和恐惧积累出的疯狂

对眼见的“恶”,我们可以战斗远离或报警,但我们不鄙夷,不仇视。

因为鄙夷和仇视会让我们也无意识的进入“恶”的模式,进入对抗之中,

“恶”的结构本质是割裂、崩坏的关系,所以它不会被对抗消灭,只会被对抗强化。

组织之间的冲突和家庭冲突、自我冲突有着同样的本质。

短期内,“恶”的症状可以通过战胜平息,

但长期来看,我们只能用爱去融化这份痛苦和恐惧,弥合割裂,不然反扑只是时间问题。

即使外部威胁被消灭,也会在内部产生分化和对立。

当我们心怀敌意,“敌人”便不会被消灭,只会被转移。

所以世界人不与黑暗战斗,而是带来光明。

 

 25.关于战争。

世界人,避免加入战斗,知道战斗很容易让人疯狂但我们也不畏惧战斗

宏观的看,战争是内在割裂不断加深的显化,

而每一次战争最终都会唤醒我们安静下来弥合割裂。

如果我们被迫陷入战争,我们采取太极的方式,

以迂回、借力、非蛮力的方式,尽量减少浪费与伤亡。

并随时,保持与战斗对象的沟通,随时准备互相妥协。

世界人没有敌我,世界人庆祝和平,不庆祝胜利,

我们同时为战争双方的牺牲者哀悼。

   
26.关于完整。

世界人相信偶然背后有其必然性,灾难背后有其机遇性,残缺背后有其圆满性

我们不为事件、个体包括自我进行简单定性。

 

27.关于品质。

世界人,生活样貌一切如常

相对于行动内容的选择,我们更注重行动自身的品质。

我们相信任何行动,当它达到一定品质时,必定影响其内容。

高品质的暴力,形成太极拳。高品质的自私,创造艺术家。

道德的深层内核和品质感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所谓品质,即是和当下时刻的关系,越接纳和热爱此刻的真实,越全然的投入,品质便越高。

所以我们核心的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我们强调一种不依赖外物的品质感

我们把简单而重复的行动,如扫地、叠被,视为一种人格修行。

任何行动,无论多简单,都可以全然的投入,进而创造品质。

相比此刻做什么,我们更关注要以什么状态去做。

我们以所做之事、所处之时的内在品质,来塑造自我和世界。


28.关于路标。

世界人,是个体生命探索的路标,

每一个路标都拥有融化界限的力量,它不是一个身份或者理论,

因为路标就意味着,它可以帮我们指引方向,但我们不需要扛着它赶路

它有融化的力量,但我们不需要认同它的正确,

它的意义是用思想指向心灵,而不是思想的躯壳本身。

语言的局限让我们陷入一个尴尬却奇妙的境地:我们要用思想,去解释超越思想的东西,

“指月之手,不是月亮”


29.关于心灵。

当现实中发生与世界人路标相冲突的人或事,我们不急着纠正。

我们更关心自我此刻与现实的关系是否有冲突,

路标虽然指向融化边界的方向,但它最终也只是被简化的思想,

认同于思想终究会产生内耗。

思想会创造敌人,而心不会。

当我们认同于“无分别”时,我们会攻击“分别”,

而当我们感受到“无分别”时,我们会爱,会去爱。


30.关于天籁。

世界人的故事到这就快结束了,这些路标可以在头脑中玩味,但更实在的是去生活中体验。2022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仍然不了解世界、不了解存在、不了解自己,

但我们都能依稀感受到我们的生命有一种旋律,

而我们每分每秒,此时此刻正在演奏它,

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期见。




冲突世界与自我内耗背后的第一性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