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3D计算场地填挖方土石方体积
本实例情况为:
1、原地面,测量班进行了地形测绘,有比较密集的带标高的坐标点,存储为文本文件。

2、设计要求的地面,为电子版cad图纸
其中的关于高程的设计数据为等高线,加文字标注,并且等高线是样条曲线画的,高程也是纯文字标注的,没有任何属性、块定义。
3、目标:计算所需填挖方。
4、方法:使用civil3D体积曲面功能
一、根据等高线设计图建立设计地面曲面
数据来源:带等高线和局部高程点的cad图纸
1、将cad图纸做初步处理,免得导入零乱
在cad图中关闭不需要的图层,仅保留等高线、水域、道路、水沟等对等高线断开有影响的因素,保留高程标注数据
(温馨提示复制备份文件,防止后续修改错误)。
检查cad的图形比例,应为1绘图单位=1米,实际发现比例为1:500,用缩放命令调整
核对坐标是否与测量班一致,发现不一致,使用平移命令调整
关闭非等高线图层,全选等高线,使用flatten命令将样条曲线转换为多段线
手动处理悬崖。因为等高线不支持重合,等高线接触即报错
处理方法有两种:
1、偏移微小距离,比如0.01m
2、等高线先断开,生成曲面时自动会补,然后再插入“墙”特征线将其挖掉。我这里只是有几个出水口要调,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把沟壁等高线重画了一下。


2、在civil3d中打开上一步新建的文件
先不忙新建曲面,先使用map3d功能,融合伪节点,但不要在这里清理多段线

做这一步是因为设计图中有些等高线是断开的,通过融合来给合并成一根多段线。
然后是给每根等高线设定标高,同时再次检查融合情况、重合线、标高不要漏。有些本法融合不了,需要手动使用join命令融合。

(有时候直接用join命令也无法融合,就先移动开,再移动回来,就可以了)
(等高线赋值功能不好用,因为出错之后不好改,所以还是手动修改,当然如果量太大另当别论)
一定要先全面检查一遍融合,再统一修改标高,不然容易出错。特别是设计画的等高线有时候有很短的断头,忘记修改标高就出错。
再次核对平面坐标
可用3d模式查看。
重合选择开关一定要打开ctrl+w,以免有重合的线未发现造成错误。
可通过筛选器工具来找出异常的线条。
3、最费时间的等高线处理终于完了。接下来就可以生成曲面了。
先单独在一个图层画好边界曲线
新建一个曲面
在它的定义导入等高线,建议不要一次全图导入,而是分区导入,一旦发生错误好撤销重新改
这时关键问题出现了,调整因子取多少呢?

这四个因子关系着civil3D在把你的线变成点时如何调整。大小要经测试而定。
最终我选的是消除因子0m、角度0度,补充因子2m,中垂距0.5m
原因就是:不合适的因子会导致曲面生成后出现一大堆错误:
未添加特征线,在*,*处与点相交”,看着好几百个错误,就像吃了一个蚂蚁
具体来说就是:
civil3D会优先使用你的等高线多段线里的转点,就是在cad里显示为方块的连接点,作为绘图点,然后根据因子设置决定是去掉密集的、补充稀疏的。后果就是,等高线包含的圆弧会被近似成直线,在某些地方会造成近似后的等高线交叉,civil3D每遇到一个重合交点,就报一行错误。
这种时候要在密集点占资源、和近似之间取舍。
必要时要手动调整,删除或增加点。
直到没有报错,曲面生成成功。
4、接下来修改曲面的样式,把等高线间距调到合适
添加边界
虚特征线必须勾选,自动修补被破坏的三角形
中垂距:边界多段线有圆弧的时候用得到
观察发现生成的曲面和需要的边界不重合。
多出去的会被边界自动切掉,但是缺少的就需要添加边界高程点,补充完成区域范围

然后还有一步工作就是建立平地,我们设计图上必然有一些场地要求拉平,仅凭等高线civil是无法识别的,都会被画成漫坡。导入特征线,然后修改标高点。重新生成曲面。
二、新建原地面测量曲面
新建原地面曲面后,直接在它的“定义”里导入“点文件”
通常老师会建议在曲面外面导入点,再编组,再通过编组定义曲面,这样可能有好处吧。但是本次我认为它会错乱,多了一些用不到的图层数据。还不如从曲面里直接导入。
导入时发现没有现成的格式,就新建一个



然后就成功生成了实测数据曲面
然后也是导入同样的边界,如果边界不一致,也是要处理,补测或者近似的增加点
三、生成体积曲面
后面就简单了,利用civil3d的体积计算功能计算两个曲面形成的体积。


然后

把基准曲面和对照曲面分别指定为刚才的原地面和设计地面就可以了。
希望这篇实例记录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帮到的话请投个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