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二海军战巡介绍(四)德弗林格级

2021-01-23 14:47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德弗林格级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第四型也是实际完工的最后一型战列巡洋舰,共建造三艘:德弗林格(Derfflinger)、吕佐夫(Luetzow)、兴登堡(Hindenburg)

德弗林格号(1914.9.1—1919.6.21)

 

    在公海舰队的第三型战巡塞德利茨号开工一个月之后,1911年3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新的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HMS Queen Mary)(造价2078400英镑)在位于泰恩河南岸贾罗的帕尔默造船厂开工建造,这是大英帝国开建的第三艘拥有超无畏舰火力的战列巡洋舰(装备4座双联13.5英寸主炮)。除此之外,不列颠还有两艘同等火力的狮级,以及标准无畏舰火力的无敌级不倦级各三艘(4座双联12英寸主炮)。与英国皇家海军在战巡上的阔气相比,此时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仅有4艘装备的小一号主炮的同型装备。

一战英德双方在战巡上的差距要远大于在战列舰上的,图为齐聚基尔港的德国战列舰编队

为了尽量缩小数量与火力的差距,1911年9月5日,德意志帝国海军部同位于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签订了一艘新战巡的造舰合同,也就是后来的德弗林格号(造价56000000马克)。而在之后不久,另外两艘同级舰的建造合同也分别被交给了位于但泽的硕效船厂(负责吕佐夫)和位于威廉港的皇家船厂(负责兴登堡)。

德弗林格(代号K舰)早期的三种建造方案

德弗林格级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舰型,舰艏具有明显的舷弧,主炮全部沿舰体甲板中线布置,与前级塞德利茨相比较虽然减少了一座主炮塔,但增大了主炮口径。

兴登堡号主炮塔示意图
新型12英寸主炮使用的穿甲弹与高爆弹

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型的锅炉;装甲厚度进一步加强,同时扩大了防护区域,增加了水密隔舱数量,舯部水密舱采用了双重纵向隔板,这些使得德弗林格级拥有了不逊与早期无畏级战列舰的防护水平。

主装甲带3.9-11.8英寸,甲板1-2.5英寸,水密舱隔板9.8英寸,炮塔10.6-4.3英寸,指挥塔13.8英寸

      1912年3月30日,德弗林格号开始铺设龙骨,1913年7月12日下水,1914年8月完工,9月1日正式服役加入德国海军。

舰员:1068—1138人

设计排水量:26600吨

满载排水量:31200吨

舰艇尺寸:210m×29m×9.56m

动力系统:14座锅炉,2台蒸汽轮机,四轴双舵

设计输出功率:63000马力

最大输出功率:76634马力

燃料搭载量:

常载750吨煤,250吨油

满载3500吨煤,1000吨油

续航力:5600海里/14节

设计航速:25.5节

最大航速:26.5节

武备

4座双联装305mm/50倍径主炮

12座单装150mm/45倍径副炮

(兴登堡号为14座)

12座单装88mm/45倍径速射

(后期大部分拆除)

4座单管500mm鱼雷发射管

       德弗林格号服役后加入了希佩尔指挥的第一侦查舰队,与冯德坦恩、毛奇、塞德利茨组成了公海舰队最快的打击编队。

      1914年底,面对英国大舰队的封锁,德国海军试图引诱对方的部分兵力出击并加以歼灭,以此来削弱皇家海军数量上的优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德国派出希佩尔指挥的侦察舰队的战列巡洋舰对英国东南沿海城市进行炮击,虽然取得的了一定成果但并未达成战略目标。

     1915年初德国海军将目光投向了位于多格尔沙洲内的英国渔船。希佩尔指挥第1、第2侦察舰队(包括3艘战列巡洋舰、1艘装甲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及19艘驱逐舰)准备依托速度优势,消灭遇到的所有英国船只和战舰。然而由于开战不久后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的损失导致电报密码泄露,英国方面对德国海军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一站爆发后不久,马格德堡号在爱沙尼亚海岸的奥登斯厚姆的灯塔处意外搁浅,并遭到沙俄海军的攻击,最糟糕的是船员撤离前没有来得及销毁密码本和海图

所有希佩尔的舰队刚一出动,英国方面就调集了贝蒂的第1、第2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古迪纳夫准将的第一巡洋舰分舰队,以及停泊在哈里奇的哈里奇舰队(共5艘战列巡洋舰、7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同时命令大舰队随时支援。

1915年1月24日,希佩尔舰队不出意外的遭到了英军伏击,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被击沉,伤亡人数却多达1034人,而英军旗舰狮号虽遭到重创,但整体伤亡较少不到百人。由于指挥得当,希佩尔本人在此战之后未受处罚,但时任公海舰队司令冯·英格诺尔则被威廉二世撤职查办。同时德国根据战舰在海战中遭受的损伤对主力舰的弹药保管和传送系统进行了改造,这一行为将在之后的日德兰大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贝蒂的旗舰狮号在多格尔沙洲之战中被德弗林格的两枚305命中并贯穿装甲带,此战后英国人并没有重视弹药的存放问题,并最终在日德兰为此付出代价

      1916年1月18日,海军中将莱因哈特·舍尔成为德国公海舰队新的总司令,并立刻着手策划一场大规模的作战行动。5月底,公海舰队一次出动了16艘无畏舰、5艘战列巡洋舰、6艘前无畏舰、11艘轻巡洋舰和61艘驱逐舰准备干一票大的。

而提前获知情报的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也几乎倾巢出动,28艘无畏舰、9艘战列巡洋舰、8艘装甲巡洋舰、26艘轻巡洋舰、78艘驱逐舰、1艘布雷舰及1艘水上飞机母舰甚至比德国舰队还早两小时出发。

正在驶向战场的英国大舰队

日德兰战斗的具体细节在此不过多陈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观看下面的纪录片。

在整场大海战中,共有两艘德弗林格级参加。

德弗林格号共发射385发主炮弹药,取得了共同击沉玛丽皇后号和无敌号的战果,自身被21发口径炮弹命中,其中12英寸炮弹3发,13.5英寸炮弹7发,15英寸炮弹11发;

德弗林格号受创位置示意图

吕佐夫号共发射380发主炮弹药,自身被24发口径炮弹命中,其中12英寸炮弹8发,13.5英寸炮弹12发,15英寸炮弹4发;装甲甲板以下位置进水总量4209吨,以上位置的进水总量4142吨;

吕佐夫号受创位置示意图

由于严重进水导致全舰失去一切动力,舰首已经被完全淹没的吕佐夫号的舰长被迫下令弃舰,余下的约1250名乘员分别转乘G40号、G38号、V45号、G37号驱逐舰。当最后一名船员——舰长离舰后,G38号驱逐舰奉命向吕佐夫发射鱼雷。最终,这艘服役不满一年的新锐战舰在距母港一步之遥的地方永远停下了航迹。

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1915.8.8—1916.7.1)

       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人再次总结经验,根据海战的教训,德弗林格号在战后维修过程中安装了新的三脚桅,这一结构也纳入了后续舰只(马肯森级)的设计中。

        时间进入1917年,由于战争爆发严重拖慢造舰进度的第三艘德弗林格级兴登堡号终于在开工4年之后服役(1913年10月1日开工)。

兴登堡号(1917.5.10-1919.6.21)

        然而,此时的公海舰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行动了,再新锐的战舰也只能停泊于港内,看着闹事的水兵日渐增多,直到他们团结于红旗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弗林格、兴登堡与其它德二战舰一道被解除武装引渡英国,最终在斯卡帕湾的“彩虹”下沉入冰冷的海水中。

附:德意志第二帝国其余战巡介绍链接


德二海军战巡介绍(四)德弗林格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