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元认知——我的“园林”生涯前半程

2021-10-15 13:56 作者:杉明_城市印象  | 我要投稿

夜近了,赋闲在家的我,在毛不易的 《无问》与《盛夏》的伴奏下,思绪回到遥远的从前,借机回顾自己的四十载前半生——“园林”生涯前半程~


1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Jiangnan University)          1999 09 - 2003 07

那真是无知又懵懂,毫无方向感的匆匆四年,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大二选择专业方向时,一名代姓的同乡学长,劝慰我攻读环艺专业~而那时,我其实对于专业的认知完全一片空白,只记得初中时的港剧《火玫瑰》中的温兆伦是一名风度翩翩的室内设计师,而我那个死掉的大舅百分之百地确信这种职业就是我们当地的“装潢门市部”(在我的幼年时代直至成年,我的姨夫和大舅就像两只自以为很美,实则丑陋无比的蟾蜍,肆无忌惮地、不遗余力地将自己体内,在自己成长的那个专治和愚昧的年代所吸收和分泌的毒液喷涂到我的身上,我的母亲则往往热情洋溢地为他们加油喝彩、摇旗呐喊,她很傻很天真地、坚定不移地认为他们两个是伟大而又睿智的“教育家”,特别是由于我的姨夫培养出了清华的博士儿子,而且他们“善意地”认为那是无比珍贵的养分,可以帮我认识到自己是个天生的、继承了我父亲的劣质基因的烂货,趁早放弃无谓的幻想,不要做徒劳的努力~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几乎天天哭诉着自己的两大不幸——嫁错了,也生错了~而我如何努力从这愚昧、肮脏、恶毒的原生家庭的土壤中,开出美丽、鲜艳和坚韧的花朵是我一生注定的使命吧~向神祈祷,我死后,或有来生,再也不要见到他们!);还有就是大一晚自习结束时,在阶梯教室里一对对小情侣所看的日剧《恋爱世纪》中的木村拓哉,扮演的一名平面广告设计师,留着飘逸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背着酷酷的黑色画筒,很招女孩子喜欢,感觉很帅~天真的想象着,那或许就是自己未来在职场的样子~

    可惜环艺专业学的很杂,且杂而不专~到了大三、大四,绝大多数学生完全就是在混日子,在外面租着房,看剧、AV、打游戏,男生和女生一天到晚在床上赤裸着身躯缠裹在一起,释放着荷尔蒙,直到中午才挣扎着起床,拉拉扯扯地出来觅食~

怀着沮丧而又失落的心情,我毕业了,且开始了在杭州一家景观公司的实习~在杭州的第一天的下午,我坐在公交车上,雨后云层里透射出的、金色的阳光落在花花绿绿、色彩斑斓的绿化带上,难得的在我的心中抹上了一层暖意~再后来,听说了因“一个半”而名震江湖的王澍,我的心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种,产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八月份的杭州,简陋局促的房间里只有一台唧唧吱吱的电风扇,每逢深夜两点,我便被蒸干了,只好咬着牙起床,跑去便利店买两大桶矿泉水,补充水分~两点一瓶,四点再来一瓶~好在一位已经忘了名字的、好心的同事让我在他的房间里铺了一张凉席,免费享用空调,真心地谢谢他啊~

当我兴冲冲地抱着自己当时的、纸质的、现在看来很不堪的、不成体系的作品集,乘着摇摇晃晃的公交车翻越过钱塘江,遥望着六和塔,赶去国美老校区找王澍,却被告知他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现在,国美老校区长啥样,完全没印象了,只记得有一尊蔡元培的头部雕像~那时的中国美院,真是我心中的艺术圣地啊~

七月底和他通了一次话,他告知我美院即将移址,工作室工作暂时停滞~


2 北辰房地产(Beijing North Star Company Limited)  2003 10 - 2004 01

每天就是无所事事地上网、看电视剧、看电影,下载美女和变形金刚的图片和视频,只为了一份北京户口~

3 土人设计(TURENSCAPE)                         2004 01 - 2008 05

接触和熟悉了最低端的图纸生产流程,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我参与的设计基本就是丑陋、灾难与噩梦~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资料室翻到了一本印有梁思成绘制的、标有英文注释的太和殿的测绘图,真的很惊愕啊,大师真的是大师~相交之,自己真的是无比苍白的无知啊~

2008年五月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不再为了那几千块钱的工资,描那种低能、弱智的图;不再为了取悦领导(尤其是那个狗日的彭德胜),每次聚会时喝得东倒西歪、上吐下泻;不再因为轰工说:你没资格谈条件,就认命妥协;别人如何取舍,我不管,我的人生绝不那样度过~


4 易道(EDAW AECOM)                            2008 05 - 2008 09

在AECOM工作时,连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成了二等公民,方案讨论时,只有听的资格,发表意见那是留洋海归的专利与特权~

现AECOM中国区副总裁沈同生,在试用期结束时评论道:你不是来打工的,你是来做学问的~


5 北京清华同衡——朱育帆工作室                     2008 09 - 2011 02

在朱育帆老师的工作室工作时,清华和北林的硕士才能成为第一梯段的员工,我依旧只有被人选择的权利~

2011年,单位年底联欢会,在墨菲依据杰裴逊总统所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而设计的清华大礼堂里,这些曾经的我眼中的“天之骄子”齐声唱到:爱情在哪里,在两百平米的小房里,在四个轮子的小车里~

联欢会间歇,我漫步在清华大礼堂附近,想着何去何从~

2011年年底,朱老师和我单独谈话:你换一份工作吧~

2012年年初,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主持人孟非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不要只有杰出人物的缺陷与怪癖,而没有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在南京游览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的归途中,我的同事电话通知我:亮哥,王澍获普利兹克奖了~

2020年年底,我向朱老师坦白了我当时的顾虑:按照当时的“角色”设定,我的价值提升与实现的可能性为零~这样下去,我与第一梯段的员工之间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注定被淘汰~朱老师亦表示:有些人,就这样干死了~

朱老师声名在外,很多人慕名前来求学,然而他的团队运作方式如同王石口中的、独木成林的“胡雪岩”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6 戈建建筑工作室                                     2015 01 -2016 1

2015年年底,戈建和我单独谈话:合同到期了,我不想与你续约了~

年底最后一次工作聚餐时,我引用朱德庸的话语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感悟:这世界,走得太快,我的步伐太慢,赶不上,所以,迟到了~

之后,便开始了一边游学,一边调养身体的日子~


7 于安徽、成都、北京、广西、广东游历                       2016-2018


8 完成《城市印象 视觉手册》系列手册的编撰,包括《至圣中轴》,《皇家园林》,《帝王陵寝》与《宗教建筑》四本                             2015-2018


9 兼职之余,于承德、天津深度游历                     2019 06- 2019 12


10 录制景观周课程《明清北京城市印象》                            2020

同年,于杭州中国美院作为兼职教师代课,同时,深度游历杭州各处名胜,于各个博物馆拍摄和记录展品,一并学习王澍老师的作品~    

现在,美院附中的学生都打扮得像职场女性,而我甚为诧异:有些人总想着快快长大,而有些人却总想留住时间的脚步,守住年轻~                                        

现如今,我已经四十了,仍旧一事无成,但我仍旧对未来保有最后一份残存的想象与憧憬……

我希望未来的每一份工作都能沉淀下一些价值,别总是匆匆忙忙,否则注定被淘汰~

 

唯叹: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再回首,

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

 

可惜,可时光啊 不听话 总催着人长大

这一站到下一站旅途总是停不下

——《盛夏》

 

如同《阿甘正传》片头的那片羽毛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

却又吹的让他慌张

——无问(电影《无问西东》宣传曲)

 

 

                                                                                                             杉明

                                                                                                        2021 10 14


元认知——我的“园林”生涯前半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