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要反对原教旨主义?(文化传承篇)

2021-03-23 15:01 作者:西瓜炖豆角蘸番茄酱  | 我要投稿

最近韩国各种偷文化,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禁止鞭炮、烧纸”等事件,导致网络上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分不清精华与糟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典型的例子是下面两种论调:

1.“以后xxx就是韩国的了”

如果有人潜入你家偷东西,那么一定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即使他偷的是一袋垃圾。

但是,如果他不偷,难道这垃圾就不扔了?

汉服,乐器,辣白菜等等,都是精华,无可争议。但是有人居然说“等跪拜被韩国抢走,你们就知道它的好了”。

跪拜本身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么?偷东西的行为应该制裁,但垃圾更应该扔。(有些地区有这个习俗,我认为应该自愿而非强迫执行,并且应在心智成熟后自行选择是否执行,而非从小被灌输)

2.“以后年轻人都西化忘了祖宗了”

在“禁止鞭炮、烧纸”等事件的评论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调。

我很反对笼统的“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这个概念,因为它并没有区分精华与糟粕。不加以区分就生吞活剥,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至于“西化”,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吃西方皿 煮那一套了,尤其是2020年之后,网络舆论还不明显吗?

只要对西方文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西化,那么又有什么问题呢?

文化应该适应时代。

前一阵有人提议要删除教材中的《出师表》,说是反对愚忠思想,被广大网民批评为“数典忘祖”。

《出师表》当然是精华,可是愚忠思想确实应该反对。(而且诸葛亮也不是愚忠,只是忠君,在古代是正常价值观,但确实不再适合现代)对于含有“忠君”封建思想的古代文学作品,现代人传承时应该加以新的诠释,比如强调爱国,理想主义等等。

以及三纲五常,也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生产关系。它适用于古代,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以及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随着教育普及,现代孩子的见识比父母广是很常见的,女性在专业领域也能做得很优秀。这时候就不可能必须听谁的,而是谁更专业就听谁的。(虽然三纲也有补救措施比如改嫁之类,但在那时候舆论压力还是很大的)

至于鞭炮和烧纸,不必为了防止火灾而一刀切,只要规范化,在规定时间地点做,火灾隐患就可以有效降低。

但是有人在禁止烧纸下面提以后是不是要烧族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因为里面包含了很多重男轻女的东西,比如有些地区不把女孩写进去,但即使写进去它依然还是父系传承,与以后的道路矛盾。(参考《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现代化途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不可避免,这时候拨乱反正就尤为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为什么要反对原教旨主义?(文化传承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