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介绍一种背书的方法

2023-11-13 15:19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最近很多同学在后台反映,说自己背书总是背完就忘,打开书什么都记得,但一合上书就大脑一片空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种高效的考前背书方法——回忆法。 这个方法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过,往届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是用这个方法在冲刺阶段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今天就再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什么是回忆法

所谓回忆法,就是背书的时候不翻书,通过回忆的方式去记忆。

举个例子,大家现在可以合上手头的资料,也可以闭上眼睛,去回忆你要背的内容。

首先,我们从知识框架入手,回忆这部分内容的宏观架构;然后填充框架,进入到具体内容,回忆这部分内容由哪些维度词构成,如内容、方法、评价等;接着,回忆维度词之后的核心概念、关键词句,试着还原我们记忆中的知识点具体是什么;最后,回忆老师在课上讲过的这个知识点的相关考题有哪些题型,选择题会怎么考,主观题又会怎么考……

就像这样一点一点展开,把自己当作带着自己做知识串讲和梳理的老师,对知识点展开全面复述。

背书到一两轮之后,使用回忆法是非常有效果的,既能检测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又能在回忆的过程中有效加深印象。

尤其是到了冲刺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在跟完冲刺带背后,使用回忆法来完成课后作业。

回忆法好在哪里

使用回忆法来背书,大家可以清晰地明确自己哪里是真的不会、哪里能加强巩固,也能弥补记忆的不足,因为回忆的过程会引起大家的思考,并对知识再次加工。

01 强化框架

之前我们跟大家讲过,我们背书应该首先建立知识框架,然后在框架之内背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概念。 当我们用回忆法背书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知识框架重复建构的过程。

我们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策略一章中讲过,记忆这件事是有规律、有技巧的。复习过的知识和重新回顾的知识,它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需要我们去组织、整合,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我们只有利用好记忆本身的特点,顺应记忆的规律,才能形成知识逻辑的层次结构,在知识间“上下通达”,完成我们对知识框架的进一步理解与建构。

所以,在背书时用回忆法,就是在整合、组织知识框架,并建立新旧知之间的联系,既能巩固宏观架构,也能夯实我们对核心概念和关键词句的记忆。

02 有效背书

有不少同学说,自己背书时看着笔记资料就能背下来,但脱离笔记就大脑一片空白。

之所以我们看着笔记就能背得很顺利,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入了舒适区,看着笔记背就不会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再加工,而且这样背书,真正能记住的内容又能有多少呢?

我们背书不能因为害怕背不会就一直停留在“看着书背书”这样的舒适区,而是需要突破自我。

回忆法就是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不再反复靠书本中的提示去背书,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记忆知识内容。

在回忆时,你的大脑会想方设法去强化知识框架,夯实核心词汇和关键词句,对知识进行自主的精细加工,自然而然就背得更扎实了。

怎样运用回忆法

找准回忆的切入点

回忆的切入点有很多,大家既可以从大的知识框架入手,由框架向知识点展开回忆,也可以针对某个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回忆,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基础的回忆形式。

在完成冲刺带背的课后作业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利用回忆法进行梳理回顾。

比如在刚结束的中教史中,我们就可以做一些专题回忆,这里举一些例子,你们可以用回忆法试试看。

学制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

近现代法案与思潮专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跨章节、跨学科进行回忆,进行异同比较。

杜威与赫尔巴特

孔子与苏格拉底

中外幼儿教育发展

大家还可以把易混淆的内容放在一起回忆,比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个别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等等。

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按照自己的记忆逻辑和喜欢的方式去联想和回忆,越是这样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高,上了考场就越好提取知识,思维也更灵活。

02 回忆不起来,别急着翻书

不过,我们在回忆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不熟悉的、模糊的、忘记的或者彻底不会的内容和知识点。

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先别急着翻书。

我们可以先试着从框架中提取这些知识,如果还是想不起来,再试一试回忆老师讲课时的场景和感觉,或者你听课、做笔记的样子等等。

如果实在回忆不起来,就先把它记下来,等到复述完毕,再去查看对应内容的内容,这样比直接翻书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记忆总是伴随着遗忘的,别怕,敢于让自己回忆,并且敢于用回忆来推动你的思考和知识加工,这样背书的效果才会更好。

有同学一紧张就一个知识点都回忆不起来,即便如此也要不断去回忆,过程虽然痛苦,但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如果反复重复还是忘记,那就说明我们背书只是机械重复,没有利用好记忆的规律与技巧,也没有对知识进行任何精细加工。

我们只有在背书之前先深入理解了知识本身,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才能真正地记好它。

03 回忆与默写相结合

有不少同学习惯于背完书默写,总觉得不默写好像没背会,或者回忆的时候会走神,但是到了冲刺阶段,背一遍再默写一遍又有点耗费时间。

如果你们现在还想默写,那就在背书的时候简单罗列一下框架维度和关键词,在大脑中回忆的同时也完成默写,这样就能节约不少时间。

往届有很多高分学员分享过这样的做法,我们每天在冲刺带背打卡中也能看到很多同学在用这样的方法复习。

冲刺带背学员打卡

我们从大家的打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同学们在回忆知识点时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对知识内容有回顾与思考的过程。这样的默写要点清晰,一目了然。

我们背书时也可以像这样,将回忆法与默写高效结合,一边回忆知识框架,一边勾画、默写知识内容,不断地加工、复盘我们学过的知识,深化记忆。

能上考场的回忆度

我们根据大家的记忆程度,结合往年的考试情况,大致划分出两个衡量标准,大家可以对比参考自己的学习程度。

01 约90%的回忆度——拿高分

复习到最后,如果你合上书或者闭上眼,能够回忆起大概90%左右的知识,每一学科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眼前闪过,关键词句都比较清晰,冲刺带背讲过的内容几乎能在大脑中复现,那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拿高分的条件。

02 约60%-80%的回忆度——能上岸

其实考试并不要求大家每个知识点的每句话都得背会,通过真题课和模拟卷,相信你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考试基本不会直接考查背书的内容,都是需要靠理解来做题的。

所以,如果能回忆起60%-80%的核心知识要点,剩下的论述能够根据理解和积累展开,那上岸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回忆法是很多往届已上岸考生经验积累总结的精华之一,它帮助很多同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背书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运用回忆法推动自己的记忆,在复习中多思考、积累、自主加工,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介绍一种背书的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