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志英雄传】今夜摔杯为号:五十岚孝司

游戏界每个时代的游戏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时代其代表性的游戏也是不一样的,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游戏的游戏类型早已经饱和,越来越多的厂商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在游戏难度上不停的做着让步,在这种讨好之下有的游戏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在这种大环境下,游戏玩家们开始怀念以前的老游戏,近些年来这种氛围越来越浓厚,不少游戏厂商开始了炒冷饭,卖情怀,只要质量还可以,玩家们多会买账。不过有些知名的游戏IP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恐怕是很难和粉丝见面了。
比如五十岚孝司和他的《恶魔城》。

PS:虽然我们称呼五十岚孝司为恶魔城之父,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恶魔城的初代制作人为荻原彻,而五十岚孝司当时还是他的助手,后来荻原彻升迁,这个系列就转手交给了五十岚孝司,再由他发扬光大。

早年经历
和其他游戏制作人一样,五十岚孝司刚刚进入游戏业界时,面前也有很多公司在等着他,毫无经验的他最后选择的公司是KONAMI(科乐美),他第一次参与制作的游戏是《兵蜂出击》。

后来他被安排到《心跳回忆》开发组,成为负责剧本创作的一员。虽然心回系列是游戏历史上里程碑的存在,但是五十岚先生在后来采访时表示跟自己其实也没啥关系,自己没有负责主要剧情,他并不擅长男欢女爱的事情。(游戏方面)

随后他便正式加入《恶魔城》的开发小组,成为荻原彻的助手,完整的参与了《月下夜想曲》的制作。1997年,月下夜想曲正式发售。

《月下夜想曲》(下文简称为月下)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是恶魔城系列的巅峰,同时也是恶魔城系列重要的转折点;在《月下》之前,恶魔城系列的游戏类型属于当时烂大街的横版动作过关游戏,后来受到任天堂《超级银河战士》的影响,才开始在萩原彻的带领下进行转型,因此当时的恶魔城还有“银河城”的说法。
这个游戏类型被叫做“metroidvania”,其中的“vania”取自《恶魔城》全名的后半部,而前半部分便是《银河战士》。它的定义是:优秀的战斗系统、自由合理搭配的技能、开放性大地图、间隔房间式存档点。二十多年过去,这些元素依旧流行于不少最新游戏中。

除了地图,《月下》还一改往日“恶魔城”的玩法,弱化了动作难度和硬派风格,增加了大量ARPG内容和隐藏要素,使得游戏性大幅度提高,虽然有人抱怨难度太低,但该作无论是在销量和口碑上都达到了丰收。
因为《月下》的成功,荻原彻也获得升职,而这个系列也转交到了五十岚孝司手上。《月下》掀起了一阵恶魔城风潮,五十岚孝司也不敢怠慢,稳定的制作新的《恶魔城》作品。
直至五十岚先生从KONAMI离职的十数年间,他都没有脱离恶魔城的框架,只有这一款知名的系列,尽管玩家们都已经将他与恶魔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但这也限制了五十岚先生的发展,确实是有点可惜。
好吧,其实在2005年,五十岚先生曾经推出过一款名为《奈落破坏神》的游戏,这款3D风格的恶魔城式作品发布在PS2主机上。

这款游戏在业界评价极低,主要原因是游戏平衡性太差,优化不足,视角诡异,控制键不适,而且流程太短(写此文时,我用模拟器用了大概不到三个小时就破关了)。
而且由于本作由五十岚孝司亲自操刀,所以风评更差,如果让我拿其他金牌制作人的翻水作品来比较的话,应该就是板垣伴信的《恶魔三重奏》了。
这款游戏故事讲的是,在遥远的未来,突变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这种怪物既可以吞噬钢铁,也可以吸取人类鲜血来活下来并繁殖,为了保护人类不被灭亡。军方就派出了人造人jake来消灭怪兽。
剧情比较简单,然后我在正式游玩时大概明白为什么这款游戏的优化极差了。战斗画面非常血腥,打死一个怪物差不多能流一地的血,稍微杀几个屏幕就全是在这种看起来像汽油一样的血,隔壁的忍龙系列也是打起来番茄汁满天飞,可是人家离开战场这些污渍就会消失,但《奈落破坏神》这款游戏不会,因此这款游戏你杀的越多,“汽油”就会堆积的越来越多,然后卡爆你的主机。

但正如前面所说这款游戏是一款试验性的作品,它虽然本身游玩价值不高,但是却又很明显的探索意义,我们可以很容易在里面看到后来的作品中有借鉴其中的设定,比如《兽王记》中“改造人的兽化能力”

还有机械化的人造人战士《合金装备崛起 》中的主人公雷电。

总之,因为这款游戏的失败,五十岚先生似乎也放弃了制作新IP的想法,只得回去继续制作2D恶魔城,然而变故发生了。
因为玩家变了,市场也变了。
从小众走向大众
尽管我们不断说《恶魔城》系列是神作,《月下》是巅峰,然而一款游戏叫好并不一定叫座,恶魔城本身在当时属于相对小众的游戏,因为当时机能限制游戏的种类并不多,所以恶魔城以其出色的内容拥有非常棒的市场反馈。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主机升级,越来越多的游戏出现在了游戏市场上,恶魔城其独特的风格并不能被口味刁钻的大多数玩家接受,想要持续下去需要做出改变。
然而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制作人需要在向大众玩家妥协的同时顾及到核心玩家的感受。《月下》发售的五年后,《白夜协奏曲》(以下简称白夜)诞生了。

这款游戏有复刻《月下》成功的痕迹,虽然是全新的内容,但是我们能找到很多与《月下》相似的内容,月夜塔楼过场、立绘人设、跑动时残影等等。
《白夜》的销量以20万左右收场,算是偏低的销量,虽然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恶魔城”作品,但显然完全无法达到《月下》曾经的高度。五十岚孝司大概也意识到了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只有创新和与时俱进才是游戏常青的原因,接下来的几部续作都有不错的发挥:《恶魔城:晓月圆舞曲》的魂系统、《恶魔城:废墟的肖像》的双主角与“城中城”、《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的刻印系统和大地图,这些都是非常棒的创新。

然而《刻印》确是五十岚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那时,3D的动作游戏更受玩家们青睐,尤其是《战神》《鬼泣》《忍龙》这样史诗级别的ACT游戏的涌现,更是夺走了大量《恶魔城》的玩家。
对此五十岚也做出了相应的决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作改动,比如增加了多人合作模式的《恶魔城:绝望的和声》,以格斗为主的《恶魔城:审判》。
但无奈的是,这样的小改动并不能吸引新玩家,反而让人觉得五十岚在吃老本,至少K社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一方面五十岚的成绩并不理想。另一方面,3D的动作游戏大放异彩想分一杯羹。
K社是有名的商业公司,一切以利益为主,在金钱的驱动下,他们将制作新作的权力交给了来自MercurySteam - Climax Studios。
随后2010年。新作《恶魔城:暗影之王》发售了。

游戏以美丽的中世纪南欧为背景,以加布里埃尔·贝尔蒙特被黑暗之主的黑暗势力杀害的妻子和灵魂囚禁为特色。为故事以美丽的中世纪为主要舞台。
这款游戏于当年10月发售,次月K社便宣布该作的销量达到了100万,尽管无法与顶尖的动作游戏相比,但跟原系列比较,可谓是绰绰有余。有意思的是,K社一开始发售该作也担心会毁了《恶魔城》系列,因此该作在欧美的名称标题是Lords of Shadow(暗影之王),随后K社发现销量还不错,就改成了Castlevania Lords of Shadow。
而我们并不知道五十岚先生当时作何感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作销量不错,但口碑并没有达到特别好的地步,它本身并没有特别创新的地方,很多玩家也只是当它是《战神》的复制品,一开始没什么,但是当继续推出续作时,问题便显现出来了:制作组抛弃了日式动作而是选择欧美风格,然而并没有做出新意,吸血鬼来到现代是个不错的创意,然而擅自加入的潜入解密完全毁了游戏节奏,很多玩家表示这就是少量神秘海域和战神元素组成的恶魔城。

剧情上也有很大问题,制作组的本意是:evil isn't a black and white thing, evil people can do good things too and indeed(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邪恶之人也在做有益的事),但是2代有些地方过于拘泥,无法与1代的主题“复仇绝非自暴自弃”相比。
辞职:“做游戏不一定要赚多少钱,回本就够了”
2014年3月,五十岚宣布正式辞职,将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下是他的原话:
我决定打破自己的现有状态,以完全自由的状态来开发自己真正喜欢的游戏 — 同样也是喜欢我过去以往游戏的玩家们想要看到的游戏。
离开Konami公司是个重大的决定,而不是随意决定的 - 我在这里度过了我几乎整个职业生涯,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并且获得了许多好机会 - 但是我希望所有喜欢我游戏且支持我的玩家和fans们在之后能够为我制作的新游戏感到兴奋,祝我好运!

不过与其他金牌制作人相同的是,他一开始创业之路并不好走,找不到投资,人员也不够,时间拖了下来,资金也匮乏了起来,不得已,五十岚另起了一家手游公司开始做手游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由于始终找不到投资方来做自己想做的游戏,五十岚一想:既然现在众筹这么火,我为何不众筹呢?
说干就干,五十岚找到了一家愿意发行他的游戏的发行商505 Games,随后便在Kickstarter发起了众筹(对,就是我以前说的稻船敬二发行无敌九号的那个众筹网站,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众筹网站),而这部作品就是《血污:夜之仪式》。

这款游戏是一款纯正的欧美风格的日式游戏,主打哥特暗黑风,3D横版过关。虽然五十岚孝司并未表明这是恶魔城的精神续作,但玩家一眼就看出“这不是恶魔城么?”
因为没有经验,而且对市场不了解,一开始五十岚也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要是主流玩家都能接受的话,自己当初也不会辞职了,因此他的众筹目标只有五十万美金。
然而第一个月就达到了90万美元,最终金额是550万美金,这实在让五十岚想不到,玩家们的热情竟然如此高涨(说句题外话,铃木裕的莎木3仅仅在8个小时就达到了200万美金的目标则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夜之仪式》的开发并不顺利,从立项到现在已经三年了,而五十岚表示明年一定发售。独立游戏不是那么好做的,尤作人从零开始,找投资,找人,做预算等等,之前已经有无数这样惨痛的例子了。
为了不让粉丝们失去信心和期待,在今年五月,五十岚的工作室ArtPlay发布了另外一新款游戏《血污:月之诅咒》,这款小品级的游戏是当初的众筹目标中答应的目标。

它是一款完全复古的横版卷轴ACT。这是一款会让部分老玩家疯狂的作品,从载入画面到战斗手感都充斥着对经典ACT式“恶魔城”的致敬,它的难度也非常高,这让等待已久的玩家们对即将到来的夜之仪式又有了信心。

血污:夜之仪式
2019年6月18日,《血污:夜之仪式》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露面,而这款出生之前就声名远扬的游戏能否承担起它“恶魔城精神续作”的名号呢?一切都会随着游戏的发售以及未来玩家们的评价揭开面纱。

IGA担任游戏制作人,山根美智留担任作曲,唯一可惜的是本作画师及人设并非小岛文美,但作为设计原《恶魔城》系列的铁三角,小岛文美为游戏宣传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游戏在steam发售后好评如潮,广大网友称赞其为“恶魔城精神续作✖,正统续作✔”。

本作的故事背景是18世纪的英格兰,,玩家扮演从一百年沉睡中苏醒的主角米丽娅姆,随着游戏进程解开其沉睡时发生的种种谜团。
随着解开谜团进行的故事虽然还算紧凑,但总体来说缺少了情节设置上的一些张力,在细节上也没有很好的刻画出人物个性及其交互剧情。虽说剧情有些老套,但是游戏在战斗、收集等众多系统上可以说都做到了2D游戏的极致。

结语:焕发新生还是昙花一现?
有人认为五十岚是个老旧的人,有人认为“恶魔城之父”言过其实,有人认为他在吃老本吹死婊活,这都不重要,《血污:夜之仪式》是一份非常棒的答卷。
本文差不多也该结束了(我已经很努力的缩减字数了),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五十岚先生和他的作品的。
结尾惯例还是要说fuckonami,我是hentai研究者,觉得不错的,点个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