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谢林:同一哲学2

2021-05-24 23:07 作者:查尔filosofia  | 我要投稿

二、同一哲学

        所以,世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由唯一的“绝对”分化而出的。但是产生出来以后,它就有主客观的差别了,它本身是无差别的同一。主客观的区别一旦产生以后,就不能够抹杀,就不能够取消了。但在“绝对”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主客观双方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是主观的方面占弱势,客观方面占优势,最开始是自然界,基本上都是客观的,主观只有一些还未成型的影子。那么到了人类社会,最后到了最高的绝对精神的时候,那当然是主观方面占绝对优势了。所以,它的趋向是以客观为主逐渐进到以主观为主。这就发展出谢林的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阶段。整个宇宙,他把它归结为这两个阶段,一个是自然哲学,一个是先验哲学。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一种下意识的精神,用谢林的话来说,它是一种“冥顽化的理智”。自然哲学已经是理智,虽然我们说自然界没有理智,但是谢林认为,它有一种潜在的理智,就是说,它的理智还没有苏醒,还在沉睡,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它已经包含在里面了。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就体现出某种理智。其中最重要的有这样一种规律,就是两极性。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对极。阴和阳,磁铁有阴极阳极,酸和碱,生和死,我们在讲辩证法的时候,就经常举这些例子,最开始就是谢林在自然界发现的,这是个很伟大的发现。就是发现自然界里面有辩证法,有对立统一。你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你没有阴极就没有阳极,肯定是这样的,有这一方就有那一方。所以这种两极性变现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同一里面发展出差别。同一本身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它可以发展出差别,分化出差别的。同一本身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它可以发展出差别,分化出差别。然后从差别当中形成了对立,这种差别可以说是本质差别,这种对立当中再发展出矛盾,矛盾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对立了。矛盾是一个事物自身与自身对立,最后又从矛盾回到统一。这就是谢林通过正反合的三段式进展,最后发展成了整个自然界的系统。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大的体系,这就已经有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影子了。但是谢林认为在自然哲学里面这样体现出的一种两面性,都只是量上面的区别,而没有质上面的区别,他称之为“因次”,它本来是数学当中幂次的意思,这主要是模仿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是几何学的方式嘛,通过点线面体这些构成关系,形成了万物。当然黑格尔对此很不满意。你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那事物之间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但是谢林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他虽然有这样的表述方法,但是在他的先验哲学里面,还是有对性质方面的考虑的。

2、先验哲学

        谢林的先验哲学主要在他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里面谈到,里面主要谈到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认识问题,第二个是实践问题,第三个是艺术的问题。也是正反合的关系,艺术是合题。

        在认识方面,我们就不用谈了,他的创建很少,基本上是延续了康德和费希特的观点,由主体去建立起客体,然后在客体上面,进行一种认识,一种在被动里面有主动的冲动的这样一种认识活动。

        他的创建主要是在实践活动方面,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他的历史哲学和法哲学。谢林认为,所谓历史就是自由意志的发展,自由意志发展到哪个阶段,社会历史就发展到哪个阶段。比如说古希腊,古希腊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就是任意性,任意被当成自由。我们知道,古希腊的英雄是为所欲为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成就一些伟大的英雄。中世纪的自由是一种强制的自由,或者说必然的自由。中世纪也是有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受制于自然规律,比如说血缘、地域、环境、种族等等。你有帝王的血统,那你就是自由的,你如果是奴隶,那你就是不自由的,当然奴隶也有一点自由但是那种自由是被决定的,是必然的自由阶段。近代是自由的必然,中世纪是必然的自由,近代是自由的必然。所谓自由的必然,就是法制社会,法制是自由建立起来的,它是必然的,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受什么外在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它是由个人的人权由个人的法权所决定的。谢林认为,法制社会比道德更高,法哲学是现实世界的自律,道德哲学是个人的自律。道德就是意志自律,这个康德已经说过了,这是在主观方面,但是在客观方面,在社会生活当中,要达到自律,那就必须要有法,所以它是一种客观的自律。费希特会认为但是客观现实的自律永远不能完成,那么就要设定一个上帝作为理想。而谢林则认为哲学家的理智直观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直观到他的理想,并且按照这个理想改造现实社会。在康德这里是不可能的,人是不可能有理智直观的,只有感性直观。费希特和谢林都认为有理智直观,但是毕竟还只是直观,就是哲学家还只是停留在哲学思辨当中,但他给世界提供了一个理想,但他本身并没有现实的去做。

        真正实现怎么做的,是艺术哲学。艺术哲学提供了一种艺术直观,比理智直观要更高。理智直观在主观中设想了主客观统一,而艺术直观在客观现实当中实现了主客观统一。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那个艺术品,我们会有一种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状态,沉迷其中了。这是艺术哲学能够达到的一个境界。它使得理智直观所提供的那个理想能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我们直接的体验到。这个理想就是绝对精神,那种绝对统一的主客不分的状态,只有在艺术作品里面才能体会到。所以,有意识和无意识,在艺术作品里面达到了统一,这就叫做美。所谓美就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同一。但是人的艺术毕竟还是有限的人创造出来的,人的艺术还只是对更高的一种艺术的模仿,比如上帝的艺术。所以我们有必要设定一种神话学,人凭借神话创造出了无数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我们是从中感悟到了上帝的艺术,所以最后是通往一种启示哲学,一种神秘主义哲学。谢林活的很长,在晚年的时候已经偏离这个逻辑进程了,已经走向神秘主义了,但是他这个神秘主义和叔本华、尼采还不一样,他们的非理性主义主要还是强调一种自由意志,而谢林主要是强调一种宗教神秘主义。但是尼采和叔本华可以说是反宗教的,他们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所以还是和谢林有不一样的地方。他晚年的非理性主义和神秘学色彩有很多不同的评价,当然一个人如果活得够长的话,很可能在早期和晚期在哲学思想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谢林:同一哲学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