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全套汇总课程(完整版,记得三连哦~)

(九年级化学,持续更新中)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融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火柴燃烧,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关系: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
实验仪器

烧杯可作反应容器,溶解容器

试管可作反应容器

锥形瓶可作反应容器

量筒:量取液体




也可用于过滤,转移液体

(更改为陶土网)
作用:防止直接受热导致受热不均

滴瓶与滴管配套使用

集气瓶,收集气体

用于夹取试管









坩埚钳

坩埚:耐高温

细口瓶用于装液体药品,广口瓶用于装固体药品

用于夹取固体块状药品
实验基本操作
❶化学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倒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读出液体的体积。
俯大仰小。俯视读数大于实际读数,仰视读数小于实际读数
量筒选择:一次量够,选量小的

滴加少量液体,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实际或腐蚀橡胶胶帽,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注:滴加时要竖直悬空
❷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⒈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⅔
⒉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灯帽盖上,提一下,再重新盖好(为什么?平衡气压,方便下次打开)

外焰温度最高

注意事项:⒈试管夹夹在离开口⅓处(从下面往上套)
⒉用外焰加热
⒊不超过试管的⅓

加热烧杯




检验装置气密性: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原理:热胀冷缩)
❹洗涤玻璃仪器

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