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弹丸世界观的神秘感(一)
众所周知,弹丸世界观的神秘感是弹丸的一大重要的游戏体验,封闭系统外部神秘的世界以及封闭系统内部众人噩梦般的处境加深了玩家体验游戏时的紧张感,并且,弹丸如此庞大的游戏文本都在有意无意的引导玩家思考这个外部系统,以此激发玩家对于这个外部系统的求知欲。尽管小高或者是spike相关项目组在弹丸所有的正统作品中对于这个外部系统的正面描述都非常的惜字如金。
从我个人的体认上来说,弹丸世界观的神秘感一是来源于封闭系统的恐怖、复杂,以及愈发紧凑的发展节奏,希冀外部系统的轻松感、日常感,舒缓感(当然,这种体验在二代中有island模式可以满足),二是来源于著名的抽象逻辑撩拨——“希望-绝望”的对立,这是一组极具韵味的对立,他既清晰地将主要人物二分,又暗示了这种二分并不简单,否则这种二分毫无必要,具体一点来说,如果将希望峰学院的所作所为比之江之岛盾子,那大概就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这点在二代第六章揭示神座出流的存在的那一部分尤其突出。这样就使得该对立可以衍生出非常多样的理解,而多样的理解,则直接指向了对弹丸直接的不同理解与好奇。三是从一种审美上的角度上,是弹丸世界观呈现出一种破碎又稳固的、完整的、连续的朦胧美感,这种美感在相当多的恐怖片当中都有呈现,比方说僵尸七日重生中对僵尸的描绘会引起我对传统妖怪体系的朦胧思考。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对于“绝望-希望”理解如下:绝望整个体系的标志是进攻方,暴力、混沌以及反抗,而希望体系则是秩序、茫然、以及强大,防守方,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绝望还是希望,都是两个极其抽象的名词,很难有实际的物理指向,所以我认为对于“进攻”和“防守”的理解,便是对于两个体系之间不同理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介点。而我的理解是politics或者是sociology上的:绝望体系反抗的是特权体系,而之所以反抗则是因为绝望体系隐喻着权力冲突的一面,也即上对下的权力压迫,而在社会学上象征着冲突理论,而整个社会学冲突理论最出名的人物我想大概没有人能出卡尔马克思其右,而希望体系则是在维护正常的权力秩序,而他们也隐喻着权力的合作的一面,也即只要文明要存续整个社会避免不了的任务体系的分化,而不同的任务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化,也就是社会学上著名的结构功能主义,我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在结构功能主义被称为“共识”的概念在冲突理论被称为“意识形态”,两者一下子就能将结构功能主义柔和的一面与冲突理论辛辣的或者说极具攻击性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两者之间的暴力活动是对权力的不同理解的隐喻,而两者的形象的描绘也表述出了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简单事实,当然,更多关于现实的内容后面的不在多谈。这组对立由一代所建立完全,而在二代,二代5人自身本是绝望残党的情况下,在面临自己与世界,或者是希望与绝望的两个体系当中做选择的时候几乎陷入死路,最后在七海的指引,以及几乎等于无敌的日向的情况下创立了未来体系,这和二代众人的身份十分贴切,他们本是绝望残党,但又受了未来机关的援助,他们的真身极端暴力厌世,但新世界程式中的他们并不那么厌世,甚至对世界有着那么几分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