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记: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2022-08-26 11:27 作者:Galapagos_  | 我要投稿


1.基本矛盾所在:中央统辖权与地方治理权——两者之间的紧张和不兼容体现在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内外矛盾。


2.维系一统体制的两个核心组织机制:一是官僚制度,二是观念制度。


3.政治和经济一样,有其“地方性”,所以一统体制面临的问题就是“一刀切”。


4.分权与集权的矛盾。就公共服务来说,地方更了解现实情况,可是地方权力可能产生滥用或者架空上层。


5.行政发包制:逐级代理制度


6.“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基层政府的变通、灵活


7.在正式规章制度之外普遍存在着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成为软化正式规则的重要力量。


8.三种合法性基础:传统习俗、领袖魅力、法理权威


9.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与君权的冲突性,造成一种微妙复杂的关系。君权强,则官僚体制为用;君权弱,则官僚自行其是。官僚体制既可助纣为虐,亦可充当暴君的缓冲层。


10.建国初的中国以法理为表,以卡里斯玛权威为实质制度逻辑,而卡里斯玛权威即是领袖权威,领袖需不断创造奇迹来维持其权威,下半叶的各项运动对此做出了证明。


11.卡里斯玛权威有创造力和革命精神,而官僚体制因其等级结构和文牍形式,恰恰以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为特点,成为卡里斯玛权威的束缚,其行为常常与卡里斯玛权威的意图相悖。


12.经济增长作为卡里斯玛权威的新的“奇迹”。


13.合法性基础——权威类型——支配形式


14.“压力型体制”与“层层加码”是中国制度研究的常见词汇。


15.经济增长的锦标赛式激励设计


16.各层级间的“共谋现象”已成“常识”,成为“政策一统性与执行灵活性”的具体表现。由于对各项问题的遮掩,上级检查团检查出问题的次数寥寥可数。


笔记: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