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刘备真仁义还是假仁义,一生功过留待后人评
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领袖,自称为汉室后裔,世人称刘皇叔。网友们对他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今天就来说几个比较普遍的看法。

第一种,仁义之君,但有时候太过仁义会误事。荆州刘表死时再三劝刘备接受荆州,以防他死后被曹操夺取,结果刘备以仁义之名拒绝了,导致后来荆州被夺,自己无立足之地,被迫和东吴合作。在夺取西川时,刘备以刘氏宗亲不能自相残杀为明,拒绝凤雏的次次纳谏,最终逼迫凤雏死于落凤坡才得以师出有名攻打刘璋。

第二种,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刘备的哭在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前期败曹操,哭投袁绍,中期三顾茅庐哭出卧龙、长坂坡摔阿斗哭服赵云,后期关羽战死一日三哭,到了张飞被杀,日日哭,所以说他是哭出来的江山并不为过。

第三种,假仁义,真小人。曹操赤壁战败,东吴周瑜于曹军连战数日,结果刘备这个时候也不管仁义道德了,趁机夺取荆州。抢占荆州后,东吴派鲁肃前来讨要,先以帮刘表之子刘琦夺回父业之名拒绝,约定刘琦死后归还荆州,刘琦死后,鲁肃又来刘备以无安身之所借荆州安身为由还是不归还,鲁肃无奈只能迫使刘备立下借据,立言夺取西川后归还,直到几年后西川到手,还一直没有归还的意思。
这三种是小编统计的三中普遍评价,欢迎评论区发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