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03-04 15:33 作者:马尾神经损伤1  | 我要投稿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指肌电图报告上所写的诊断名词,有肌肉的无力或者肌肉萎缩的情况去做肌电图,普通的肌电图做完了之后可以发现肌肉无力是神经源性的,还是肌源性的,换句话说,肌肉无力是肌肉本身情况出现的,比如肌炎疾病导致的,还是肌肉之外出现的原因导致的,就是一个神经性。因为神经支配肌肉,肌肉自己本身有毛病的时候出现肌肉的萎缩或者无力,叫肌源性肌肉萎缩。如果要是肌肉本身没有毛病,而是支配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肌肉出现萎缩,叫神经性肌肉萎缩。

那么造成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哪些呢?

1、神经病变:主要指神经源性肌萎缩,肌纤维使用减少或无法使用,导致肌肉萎缩,如精髓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脊髓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脑梗等,神经病变引起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局部肌纤维废用,运动能力减弱引起肌肉萎缩;

2、营养不良:神经源性肌萎缩是肌萎缩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原因是营养不良、血液供应不足和中毒。

3、周围神经病变:如果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将受阻,一些肌纤维失去其主要作用,从而导致肌肉萎缩。

4、运动神经元损伤:如果人类运动神经元受损,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会减少,导致交感神经营养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神经肌肉萎缩。

5、瘫痪:如果上运动神经元麻痹或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神经源性肌肉萎缩也容易发生。

6、外伤:发生骨折时,患处长时间制动,导致活动减少,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骨折还有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脊髓受压,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失去功能性,也会出现肌肉萎缩;

如果出现神经性肌肉萎缩,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目前神经性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中药、针灸、推拿、中频电刺激等方式,通过治疗,一般大部分可以恢复。其它类型的肌肉萎缩也会有所缓解,不过想要彻底恢复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神经性肌肉萎缩的病因主要有营养方面的障碍、缺血、中毒以及周边神经病变等,还有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或者是交感神经的某些部分受到损伤,如果营养减少,很容易造成肌肉的萎缩。在发现神经性肌肉萎缩后要积极进行治疗。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