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人之下番外《锈铁》第2话?

写在开头
昨日南京玄奘寺的事情让笔者一夜难眠,今晨起来看到唐门英烈的牺牲,虽然早有预感,但依旧心绪难平。我们实在没有资格替那些无辜死难的先辈们原谅日本鬼子!
如果大老爷、李鼎、白蜘蛛他们在天有灵,看到后世子孙如此认贼作父,丧心病狂,会不会后悔当年的牺牲?
如果王离没有牺牲,也许他会抱着他的大胖丫头大讲当年的英勇事迹;如果唐明夷没有牺牲,也许肖哥还能和这位前辈分享些病友经验。
如果杜佛嵩、唐同壁贤伉俪当年没有牺牲,也许如今他们的孩子会在唐门武术学校里任教,培养新一代的毛头小子们,吃饭的时候顺手敲一敲马龙的狗头,逛街的时候拉上陶桃、婷婷一起买包。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国难当头,日寇狰狞,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而那些为法西斯军国主义恶魔招魂的败类,都是要下地狱的!

南斜街之战背后的隐线
安徽会馆
1940年6月27日,赵老板和唐门老门长恰谈合作的地点,其原型是北京的安徽会馆。

安徽会馆的前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私家宅邸孙公园,原为著名史学家孙承泽的故居。最初仅为李鸿章为首的淮系仕宦“联洽乡谊”之用,晚清以来这里一度成为维新志士的活动中心,见证了近代中国政治风云复杂跌宕的变迁历程。
赵老板原型
赵老板的原型人物是民国时期的暗杀大王王亚樵,而王亚樵正是安徽合肥人,米二特意把这次会面的地点,安排在安徽会馆也是出于这层原因。
关于王亚樵的生平,笔者在上一期《锈铁》首话的分析中已有详述,此处不做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过去看,这位牛人的过往丝毫不亚于漫画中的赵老板。

当然,历史上的暗杀大王王亚樵早在1936年就死于戴笠的暗杀,和漫画中的1940年仍旧在采用暗杀手段打击日寇的赵老板还是有所不同。

南斜街【前方极度高能】
时隔三月,赵老板如今藏身的地方已经成了天津的南斜街。


如今的很多人去到天津,已经再也找不到南斜街了,甚至很多当地的40岁以下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条街道。那是因为这条街道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损毁的极为严重,政府不得不对大量旧建筑实施拆除重建。[1]

如今这条街道早已不复存在,旧址所在已经是天津极为繁华的仁恒海河广场。


南斜街缉古
南斜街在1976年之前,位于水阁大街(旧名磨盘街)的南侧,与东马路及河边的张自忠路(旧名河沿路)平行。这是一条在老天津卫历史上颇为有名的街道。
有清一代,南斜街设有各种官办公署。雍正九年,盐道彭家屏在南斜街设义学;同治七年,设全节堂,有房二十余间,收养节妇贞女;同治十二年,建长芦育婴堂分堂;光绪四年,在南斜街设广仁堂,“收养天津、河间两府属遗弃子女、贫苦节妇”。此外,南斜街上还设有公馆,首次奉命考察西洋各国的斌椿(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一行出京后,拜访了三口通商大臣,即“至东门外南斜街公馆,住”。而据张德彝著《航海述奇》,同样出使西洋时路过天津,“天津县东关外南斜街恩裕店内宿”。想来这两位“使者”入住的是同一家叫做恩裕店的公馆。
1905年后的北洋政府时期,是南斜街最繁华鼎盛的岁月,此时又陆续兴建了不少新式机构。
袁世凯在南斜街东北角开设官银号
晋商泰豫恒银号在南斜街开设总号
原浙江会馆原址创建北洋军医学堂
南斜街设北洋巡警学堂
长芦盐纲公所内建天津中等商业学堂
建北洋防疫医院

几乎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特别是府院之争[2]时期,这些个北洋军阀们失败下野之后,纷纷都跑到了天津当起了寓公,据笔者所知,当年就有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甚至连溥仪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寓居天津。因为当时除了上海之外,天津甚至可以算得上民国第二大城市,仅北洋时期,天津的人口就已经破百万了,是同时期政治中心北京的数倍,富足的生活可以满足这些达官贵人即便不可号令天下,也可安做富家翁。

更为尴尬且可笑的是,自1860年之后,英、法、美、俄、日等9个国家,先后在天津设立了租界。尽管列强设立行政自治的租界地,是为了欺辱中国,但这却意外地使得军阀有了一个特别的保护伞。只要一躲进外国列强的租界中,任谁也没有办法把他们抓出来。毕竟当时的北洋政府内部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谁也不愿意去得罪外国人。而列强之间勾心斗角利益矛盾复杂,哪怕是在抗战时期,日军对闯入租界抓人依旧心存忌讳。

这也就是漫画中赵老板为何明知被日本忍者追杀,也敢呆在天津闹市区南斜街的原因。因为这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过河就是德国的势力范围奥租界和意大利租界。而且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反而更安全。

南斜街的四家
熟悉天津卫历史的读者大大们,应该都听说过天津著名的八大家。这八个豪门巨富随着年代的推移,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但这八大家的形成,始终是与天津的海运、粮业、盐务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而八大家之中的南斜街高家,恰恰是其中执掌盐帮漕运的大家族。
韩、高、石、刘、穆,长源、振德、益照临。——咸丰年间天津民谣:第一代八大家
南斜街高家,也称“益德裕高家”,益德裕”是其行盐引号。高家旧宅原在南斜街北口,因先辈有戴深度近视眼镜者,得“高眼镜子”绰号,其家族也被称为“高眼镜子家”。高家的显赫、财富、豪华、地位全都来自于盐务,盐商以重金领到盐引,可以垄断一地区盐的销售,许多盐商因此而暴富。但因后辈子弟奢华悠纵,到光绪年间即已败落。

相信很多读者和笔者一样,当初在看到《锈铁》的宣传海报时感到奇怪,明明是关于唐门抗日篇的外传,为什么会有四家中最神秘的高家出现在漫画中?
结合“高眼镜子”高家的绰号,笔者有理由相信,南斜街高家就是漫画中四家之一的高家。
无独有偶,八大家之中,还有一个王家——益德号王家。
王家原籍山西,创业人王益斋精于生意,代为盐商益德裕高家收购苇席、麻袋,从中获利,还被人称做“麻袋王”。后来,在城西永丰屯一带放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并开设了益德号钱铺。他善于经营,逐渐跻身“八大家”之列。
这个王家不仅在商界,在其他各界也结交广泛,而且深受二代族长王奎章的影响,王家对于书、画、教育行业非常重视。王奎章当年还曾帮助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游说盐商富户捐地捐物捐款,还一次捐出白银十万两,为的就是筹办如今的南开大学。
如果这位王家便是漫画中四家之一的王家,那么身为南开学子的碧莲再次见到王蔼老爷子时,真不知该作何感想了。

还记得笔者前文提到过的地震么?
是的,南斜街还有一条默默无名的“陆家胡同”。

这也许就是赵老板敢如此放心大胆的待在南斜街的另一重原因了吧!
区区一条南斜街,说是藏龙卧虎怕是太过谦虚了吧?!
天津古文化街
漫画中唐门白蜘蛛断后,绿蜘蛛背负着赵老板,他们并没有选择从牌楼所在方向逃跑,而是往里一路狂奔。虽然现在的南斜街已不复存在,但是天津当地的古街都有其统一的规范,即在面临宽大马路的一边会设置牌楼,这也是街巷的门面。比较有名的就有天津文庙的牌楼。


笔者之所以判断唐门一行是往北狂奔,而非其他方向,则是依据南斜街当时所在的地理位置,南边是日租界,东面是海河,西面是东马路,他们只有一路向北,闯入南斜街深处,寻找四家(高、王、陆三家)的帮助,才有一线生机。

依据@公寓丸大佬之前放出的情报信息可知,日本忍者这次做的准备是非常充实的,除了漫画中出场的西洋剑客和符咒浪人之外,还有之前在绵山之战中幸存的龙造。

龙造虽然在绵山之战中表现不多,但是一手宣花斧使得还是威力十足。
那么当后续的大战之中,唐门一行人面对压力倍增的追杀,即使是四家出手,也很难做到完全拦截。那么,继续向北,会进入哪里呢?
天津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

古文化街民国时期一直都是鱼龙混杂卧虎藏龙之地,漫画中“小桃园”便是混迹于此。

古文化街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天后宫,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说。在天后宫内供奉的是“天后娘娘”妈祖林默。
古文化街还有“泥人张”的彩塑艺人。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已出现,这是一门堪比巫优文化的古老手艺。

你们觉得全性掌门无根生为什么会得到泥人张的泥塑?
你们觉得绵山之战后无根生会放任日本人报复赵老板么?
各位亲爱的读者大大,笔者这个脑洞也许开的略大,但是全性大战日本忍众的戏码你们不期待吗?
不搞事,还是他无根生么?


考证不易,跪求点赞!!!关注!!!评论!!!谢谢!!!
参考
^1976年唐山地震天津受灾旧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BCUSKD0541A6IY.html
^府院之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C%E9%99%A2%E4%B9%8B%E4%BA%89/17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