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早就停产了,你买的南极人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南极人的“致富法则”——商标授权。
南极人是从保暖内衣起家,产销一体化,从1998年开始到21世纪初就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看见是南极人的牌子,就代表这件保暖内衣质量好,买的值,直接多买几件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全备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但2008年起的“吊牌出租”业务改变了这一切。
“品牌是谁的不重要,关键是拥有者是谁。”金融危机的压力,让南极人创始人张玉祥变更了企业发展模式。
由最初的产销一体,变更为不再生产,也不再销售的南极电商模式。
通过授权“南极人”商标给其他厂商,和为其打上了“南极人”商标的商品挂上吊牌做营销宣传,以这两种方式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不得不说,一本万利啊。
不再自行生产和销售的南极人,逐渐将品牌贴到了多个行业,鞋袜、床垫、运动套装,甚至还有电器等(想想家里就有一个南极人牌子的泡脚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靠着这种“卖商标”的品牌授权商业模式,曾最高达到过92.7%的毛利率,这么说吧,21年3月茅台的毛利率最高也就93.99%。
15年南极电商在A股成功上市,于20年7月股价成功攀升至24.24元,市值一度高达583.88亿。
股市攀升之际,新的问题却又接踵而来。
南极人在品尝新模式带来的红利的时候,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品控。
截止20年末,南极电商授权店铺超8000家,对比19年增加了4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顶着上市后股民期望的业绩目标,加上不满足现有发展盈利的野心,授权店铺越来越多,品控也就更加松懈,基本就是给钱就能授权。
就这样在授权,卖吊牌循环中,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差评一点一点地累加,对南极人的失望也一级一级的攀升。
21年初,一份19年某某电商疑似靠品牌授权造假盈利的PPT流传发酵,根据客户和供应商名录,确认实为南极电商自买自卖,截止目前令南极电商市值直接蒸发398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曾几何时,南极人就是保暖内衣品质的天花板。
而如今的南极人,就如同空中楼阁,你买到的南极人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从南极人决定停产改卖商标开始,南极人就不存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卖商标”的品牌授权模式红极一时,受无数资本吹捧,这个模式也确实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救了南极人一命,但是用的南极人品牌救了南极人企业,企业活了,品牌“没了”。
顾客以买保暖内衣南极人的要求,去对待贴牌的南极人商品,感受到质量参差不齐的那个心理落差之后,就不会再信任“南极人”。
迟早有一天,最后那个相信的人也会失望的。
再好的商标,也要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才会愿意信任,希望我们的商标都可以用在好商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