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食散记

2022-02-22 00:28 作者:叛徒饭团  | 我要投稿

  今天去零食店买零食了。

  进入店子里,我听着店内播放的有点土嗨的音乐,走在靓丽堂皇的灯光之下,看着满柜堆满的零食,安心的进入了选择困难症的状态。感慨良多。、

  人在童年对于某种东西匮乏,可能会在自己长大之后,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钱多了起来的时候,对这方面进行报复性消费。我在互联网看到过很多网友分享过自己的这方面的经历,比如有一次性买了五份棉花糖来吃,长大之后买了很多模型,小玩具等等。

  这种源于童年的渴望报复性消费也不一定会在长大之后发作。没准小学你哪天发了一笔横财,你就不需要等到长大了。

  在我小学一直是个贫瘠的孩子,原因大约是我一日三餐都在家里解决。家人不会给我早餐钱让我解决早饭,而且我也没有其他零花钱来源,换而言之,固定收入是零。

  我记得那是小学二年级的下午,我不知道从哪儿获得了十元的巨款。于是我放学后,就很兴奋跑到学校后面的小卖部,用这十元全部兑换成了“台湾烤肠”,我不记得当时的物价是能兑换十根还是五根还是二十根烤肠。但是以我区区小学二年级的柔嫩手指,大概是无法一次性拿起十根串起烤肠的竹签的。

  我所以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店家很好心的帮我把所有购下的烤肠全部装到一个塑料袋里。大概以今天角度这样直接把烤肠装进塑料袋的行为可能不大卫生吧。

  以现在体型不知道比小学二年级壮实多少倍的我来说,一次性吃下十根烤肠大概是很困难的。更别提8岁时候到我了。

  在我提着塑料袋边吃着烤肠,边往家的方向慢悠悠走过,还没有五百米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根本吃不完。

  人生一次的报复性消费很快迎来后果。

  8岁的我很还没有想到这种局面的后果是啥,比如吃的太撑吃不下晚饭被妈妈发现之类的。很快就遇见了救星,一起和我参加学校足球队小伙伴。

  之后我把我自己吸收不了的烤肠们放心的交给他们去战斗,自己则功成身退,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

  我开始想着是不是开始想着量力而行,比如不要报复性消费,学会看天气预报增减衣物等等是不是就是长大的标志之一呢?

  所幸自己看来离长大还有点距离,从给自己现在买零食的表现看来。

  也是出于某种报复的心态,可能是报复公司的小食堂不够填饱我的肚子。所以我在零食店购买的基本都是,属于“硬菜”级别的零食,比如袋装的锅巴,永远滴神三牛葱味小饼干等各式碳水饼干。饮料基本选盒装豆奶或者偶尔选作为柠檬茶的代替品的冰红茶。

  风味方面最近迷上了素牛筋作为调味,先甜后辣且及其有嚼劲的口感令我青睐。但是经我尝试,市面上大多这种产品对我来说有点辣。

  不过这个也是碳水。

  这一套下来,加上我嘴边有零食就不得停性子。每次晚上我吃完零食之后,肚子都会被这些碳水零食填饱,弄撑。

  这种情况进行了两回,我便进行了反思。吃零食吃到饱,很显然是不符合规矩的。即使我放弃了身材管理。

  我需要作出改变,作出革新。

  作出改变的措施很简单,就是减少购置碳水零食。购买我之前最爱的,真空包装的小香干。

  曾经这些就是这些香干帮助我一步步从一个不能吃辣的湖南人变得能吃辣。

  但是遗憾的是,那家零食店暂时没有能入我眼睛的这种小香干,味道都太单一了。所以我此计划暂时搁置。

  “不对,”思维正在胡思乱想的我,忽然抬头望着天花板。我察觉了这家店有点不对劲。

  “在零食店放《燃烧我的卡路里》真的好吗?”我吐槽到,也不管这首曲子可能是在暗示什么?继续挑选我的零食。

  那就挑点童年和想尝试的吧!我这样想着,继续了征途。

  首先挑选人见人爱的童年人气零食——绿豆糕。这童年给我感觉高贵而稀有的零食,现在给我打感觉竟是如此的便宜,让我有了物是人非的感觉,不禁对她进行染指。

  然后是素牛筋,这一次我买到散装的啦。

  接着我买了,小罐的薯片两罐,烧烤味和西红柿味道。

  在我初步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袋装的薯片好像是比罐装的薯片好吃些。身边很多网友也认同。罐装的优势好像就是薯片形状规整点。而在不久前我再次尝试之后,我有了一点不同的思考。

  我觉着目前袋装和罐装薯片,口感不同得有点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两种不同东西。那没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批罐装薯片的忠实拥趸存在呢,只是我目前遇到的都是袋装派,也许以后我会认识一个喜欢罐装的朋友出现呢。

  烧烤味不咋好吃。

  不知不觉,《卡路里》已经放完切下一首了。而我也更加肆无忌惮了。

  我挑选了一个之前好像只是偶尔吃过的薯条,番茄味。包装上面写着简单片假名来提升溢价。

  回家拆开包装发现,这个周身洒满番茄味粉的薯条,竟然还配了一包番茄酱。我想我选原味或者烧烤味里面也会配番茄酱吧……

  当时我后面还是很老实的用沾满番茄味粉的薯条蘸番茄酱吃……怎么说呢,还不赖?

  最后要结账的时候,我挑了一纸盒包装的西柚味薄荷糖。值得吐槽的是,产品的后半部分名称是“西柚味薄荷味糖”摆在她旁边是“柠檬味薄荷味糖”。

  味道还不赖,但我含在她喝热水的时候,那味道想我想起我不大喜欢的西柚味饮料。我觉得还是我忠实柠檬味适合我一点。

  至于我什么在最后选了一盒糖。因为我当时想着,只要我嘴巴含着糖果,就能少吃零食了!计划通。

  以糖果来减少摄入零食频率,这个想法听起来感觉很扯。像是在逃避什么?

  有时候人就需要自欺欺人一下,让自己逃避点东西。比如这篇小散文就是我写不下同人文的产物。

零食散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