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的几点重要预防建议
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发生在掌指及趾跖的一种复发性水疱性疾病,表现为掌指和趾跖侧缘出现米粒到粟粒样大小的水疱。这是怎么回事呢?
01临床表现

汗疱疹通常呈对称性的分布于手掌侧面、脚掌侧面、手指侧面或脚指头的侧面,病灶初期往往以水疱为主要表现,随着病程的进展,水疱干掉或是破裂,最后以脱皮为表现。有时候因为新旧病灶同时存在的因素,也会造成水疱和脱皮同时出现。
汗疱疹往往固定季节发病,多于春夏季复发,典型皮损为双手足掌跖、指趾屈侧、指间弥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针头至米粒大小,疱壁厚,疱液透明,瘙痒或灼痛,伴手足多汗,无明显炎症反应,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约2~3周后可吸收干涸形成脱皮,露出红色薄嫩的新鲜表皮,此时有疼痛感。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自愈,但易复发。
02发病原因

汗疱疹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疹没有明显的小汗腺受侵及汗液潴留现象。在水疱形成早期,汗腺导管并不受影响,或位于水疱的一侧,或从两个邻近水疱的表皮间隔中穿过,仅在表皮间隔发生坏死后,汗腺导管才破入水疱中。
复杂多样
1、汗疱疹病人有一些是过敏体质,其本人或其血亲中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其它过敏史,过敏检查发现有些人对有些物质过敏。
2、此外,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常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他如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亦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也可能是霉菌活动性感染的发疹性反应;接触刺激物品,细菌、食物、药物过敏,个人体质等也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3、还有许多汗疱疹的病人目前病因不明。

03治疗方法

1、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水疱多时用外擦汗泡宁。
2、手汗较多,另可口服谷维素,VitB6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瘙痒剧烈,可选用止痒剂,不要抓挠,可以外用汗泡宁, 要是痒的厉害,适当遵医嘱配合口服。
如何预防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降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4、避免过于辛辣饮食:好多辛辣食品是容易导致过敏,对于合并过敏体质的病人,饮食调理也有效的。
5、要避免一切刺激手部皮肤的因素,如用手直接剥桔子、剥芒果、拿切开的土豆、直接接触洗涤液、肥皂等。
清洗物品时手要用乳胶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洗涤液、肥皂等,洗手要选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洗手液,洗完手后使用保护性软膏,如维生素E霜、护肤霜等。
6、选择合适的手霜。除平时用外,还应在每次劳动后或洗手后再涂一次。市场上的手霜很多,有隔离霜、润肤霜、护肤霜、营养霜等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在劳动前先用隔离霜或护肤霜;手部接触碱性物质或清洁剂后造成皮肤表面油脂丧失过多可用润肤霜;平日则可使用营养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