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级中级社会工作者网课视频资料百度云资源
202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定于6月10日、11日举行
社工证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级别的考试科目和时长不同。


初级/助理社工证考试时长如下: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
中级社工证考试时长如下:
-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
-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
高级社工证考试时长如下:
-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
社工证考试地点和考场资源由各地统筹安排,一般设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的信息为准。
总的来说,社工证考试是一年举行一次的,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因年份和地区而异。考生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一)理论依据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环境)
2.系统理论
(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含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
3.生态系统理论
(1)核心概念
*生命周期
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人际关联
每个人都需要且拥有的与他人联系、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能力
指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握环境的能力。
*角色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
*地位与栖息地
栖息地指个人在文化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地位是指个人在其所在的环境或社区中拥有的成员地位。
*适应力
在人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和反应已达到最佳调和度时,表示人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力。
(2)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作切入点
*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生活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
*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4.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特点
(1)运用综合方法
(2)工作过程阶段化
(3)工作任务阶段化
(4)整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应考虑的因素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2)工作过程是螺旋式的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三)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
指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改变媒介促使个人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促进服务对象与资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达到计划变迁的目标。
2. 服务对象系统
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3. 目标系统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
4. 行动系统
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三)四个基本系统对实务的意义
1. 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
2. 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
3. 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4. 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5. 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 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会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
*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服务对象对自己、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以及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对比并找出双方与各自想法的差异和距离,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进行角色引导
*训练并帮助服务对象逐渐接受其角色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接案面谈时双方的良好沟通会成为激励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
*当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为改变态度和行为进行的努力出现效果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也会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励其做出不懈的努力,增强其为解决问题采取行动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