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暗森林法则社交学延伸

2020-07-01 14:01 作者:poppin_pepper  | 我要投稿

黑暗森林法则社交学延伸

该延伸是本人的处世经验在黑暗森林法则基础上的再建立

社会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基本公理:

1、发展(包括生活等等生命活动需要)是每个人的第一需要。

2、人不断发展强大,但社会中所能提供的的资源总量有限。

两大重要概念

1、猜疑链:双方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全判断对方是否足够友善。

在有限的时间内:

1、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是友善的还是极度自私的

2、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友善的还是极度自私

3、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是否会与自己存在竞争

4、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对自己是友善或竞争大于友善的

5、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友善或竞争大于友善的

6、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判断自己对它是友善或竞争大于善意的

……

2、发展的迅速:人们发展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一般来说环境或平台越好,每个人的发展加速度就越大,弱小的人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自身和环境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在发展,没有人能肯定自己一定能保持发展加速度与速度与程度。



1.人们之间存在最低程度的友善

2.交流在一定程度会泄露自己发展速度,加速度,程度等敏感信息,并会加大与别人之间的竞争程度


推导过程

一. 由资源守恒与人发展需要的资源的指数级扩张推导出人与人间的根本性矛盾。(以竞争争夺资源)

二. 具体到两个人A,B的接触。

不妨假设A先对B产生深入了解,并且获取了足够的发展关键信息。

由于公理1,两方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善意的人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

(1)若A选择将自己的发展关键信息告诉与B,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猜疑链形成,同时A暴露己方一些关键信息。若AB发展程度相当,则猜疑链后B对A有足够的竞争能力;若B落后于A,则由于发展迅速(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等各种已知或未知的原因)可能使B在短时间后对A形成足够的竞争能力。

(2)若A选择尽量隐藏自己的发展关键信息,则B发展的迅速发生后或长时间的交流后仍会对A,猜疑链发生,A的发展关键信息暴露给B,转化为了第一种情况。

由公理1和猜疑链等性质,得出结论:若A对B足够了解,A只能对B先手加大竞争烈度,力求挤掉B的发展资源。


用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人与人(限于毕业后初次接触陌生人情况下)之间相处所产生的问题以及交往策略。

由于发展竞争烈度远小于生存竞争烈度

所以该法则只能从利益最大化角度上给出大概率的利己的行为逻辑,在交流深入到极大程度后该法则就会逐渐失效

这里不对社交中出现的问题用法则做出解释,大家可以自己试着用法则解释,下面给出上面提到的该法则使用环境下的社交策略

首先尽力隐藏自己发展关键信息下加大交流并尽力了解对方的发展关键信息

(通俗点说:多说话多交流,并且需要通过合适的欺骗或隐瞒或其他交流技巧下,尽可能让别人不够了解自己并且自己了解他人,再简单点:制造信息差)

在上述达成后抢先开始竞争

(利用上述造成的信息差抢先占领发展资源)

这类做法局限性较大但使用面很广,其实有很多社交做法,该文给出的是从物质利益最大化方面的做法,也请大家不要认为该策略是唯一最好的。

黑暗森林法则社交学延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