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招标:就是要把好钢用在刀把上-用谎言来验证谎言

1278个字符,阅读只需4分钟
其实,我5年前对采购招标招标的认识还是很客观的,但现在,真心客观不起来,可能是经历了吧,不能说是血泪史,但绝对称得上心酸.

1、招标不能解决舞弊与腐败的问题:
(1)前几年参加一个项目的评标,我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参与,当时的甲方就明确告诉我们这几个独立的社会评标人,就说在三家供应商里,有一个是他们心仪的,并且在商务标上希望我们给予照顾
(2)另一个是要求我们陪标,明确告诉你,这次你们来陪一下,让公司的流程走完,下一个项目再补偿

2、招标不能找到成本最低的供应商(价格上可以)
价格只能说明在纸面报价上低而已,不能说明其它任何问题,一旦你把订单给他,嘿嘿,独家供应,想想你就知道这个有多麻烦,质量、交期差不说,就光独家供应商的配合态度上就够甲方喝一壶的,协调成本是看不见一个大坑.企业的大多数老板只看价格,不看总成本(因为看不到)

3、长期招标的劣势
(1)甲方采购团队的管理技术含量日渐减弱,最后你只会写个标书:尤其是甲方自己没有标的的采购,无非是拿A供应商的报价跟B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对标,.结果是用谎言来验证谎言,得到的依然是谎言;甲方的采购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说实话,在当今大数据豪横的今天,无明确的数据化的标的而去做招标,明眼人打眼一看,就知道你是流程主义的深度患者.
(2)就算是某一个供应商假如以100元中标,甲方会找到这个供应商,再拦腰砍一刀,问:50元做不做.威逼利诱;这个结果说明3个问题,第一甲方的采购极度缺乏安全感,第二如果供应商答应做,甲方还是会后悔,因为他觉得50可能还是高,第三,你跟买菜的市井大妈没有区别,只是换个身份罢了.
(3)工作重心被引流
你经常做招标,意味着你经常围绕招标做工作,忽略的招标的本真,招标只是众多的采购方式中的一个,其它的采购方式根本不入你的法眼:像集采、采购外包、采购联盟等,你可能尝试的机会会很少,更别提用成本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采购了.招标要活学活用,用招标来赋能采购,而不是用招标来证明合规,况且,招标采购跟合规没有半毛钱关系.

4、恶劣现象依然存在
4年前我曾经吃过亏;围标1次(办公用品)、串标2次(物流)、陪标2次(精密机加工件和锻造各一次),最后跟领导商量放弃招标采购,领导同意.没想到今天还有公司中招,前天参加客户年度座谈还听到类似现象.

5、反思
招标也有好处,比如很快确定一个供应商、拿到所谓的最低价格等等,真的需要改善的是采购方式多元化。

6、建议:
(1)好好阅读招标法
(2)得有自己的标的,否则就是谎言彼此验证谎言
(3)诉求量化
(4)诉求设置权重
(5)专业智能部门打分,记住,术业专攻
(6)植入电子化手段
(7)提升供应商的测评能力,并将测评结果应用于合同
(8)甲方要有契约精神,别总是只能甲方的防火,不能乙方点灯
(9)采购方式多元化

7、长期招标的公司大概的业务形态如下:
1、 国有企业,为了合规
2、 没有太多的采购方式
3、 公司自上而下在采购业务上得过且过,不愿意创新(但利润稳定)
4、 公司团队某些领导怕担责任,宁可错过三千,绝不更换一个
5、 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手段差

真心希望某些公司能看看Mckinsey CO.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报告》,希望您真的要有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