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活着》更悲惨——《大地之上》安利

现在是我看完《大地之上》的24小时,我的心情还是无法平静。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迪娜在她令人讨厌的哥哥家无声地做着用人的活,伊什瓦和小翁伯侄俩向路人伸出手乞讨,马内克那在火车站台失魂落魄的身影。
命运是如此的奇妙,命运是如此的不公。他们本来也许止步于雇主,裁缝雇员,租客的关系,却因为一系列的事情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当一切有了盼头,一切朝美好的方向前进时,命运这把镰刀总能精确地落下,斩断所有的希望。
虽然我可以发布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政府发布的那些政策都是狗屎这样的暴言,但我也明白不论什么样的政策,只要政府依旧保证上层人的利益,不论政策好坏,最终吃亏的都是底层民众。甚至于说好政策他们捞不到一丝好处,坏政策却要连上等人的那份也受着,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当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几个角色各有各的苦,我甚至说不清楚谁更苦。也是,痛苦没有比较的等级,也不需要和别人比较。迪娜的悲剧命运开始于她12岁时父亲的离世,从此,她的母亲逐渐变得精神恍惚,她的哥哥包揽了照顾她的责任。说是照顾她,实际上也切断了迪娜的一切自由,她不能去上学,不能外出闲逛,不能交友。好在迪娜有股子反抗精神,她为自己寻得了一个如意郎君,可刚尝了三年甜头,丈夫就意外离世。她不得不独自撑起生活的重任,你问她为什么不改嫁?因为她还是放不下尊重她的丈夫。就这样,迪娜靠着做针线活,帮孩子剪头发勉强度日。已经四十多岁的她已经熬坏了眼睛,无法承担繁重的缝纫工作,所以她决定去找个裁缝来帮她完成公司的订单。
伊什瓦和小翁伯侄的故事要长一些,他们的故事要从小翁的爷爷,也就是伊什瓦的父亲杜奇说起。作为低种姓,杜奇只能和皮革打交道。也许是受不了高种姓的欺压,也许是内心反抗的风吹了起来,他送两个儿子去镇上学裁缝的手艺。学成之后,哥哥伊什瓦留在了镇子上,而弟弟回到村里。他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样貌,低种姓的人也能穿得上他制成的衣服,种姓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弟弟也让自己的儿子小翁学这门手艺,而就在小翁被送到大伯那里的那晚,杜奇一家都遭到了屠杀。起因只是一件小事
,一个合理的要求,却激发了这些年对弟弟一家,或者说胆敢凌驾于高种姓的愤怒。从此,小翁性情大变,变得流里流气。小镇里开了新的成衣店,大家更愿意买工厂制成的更低价的衣服。慢慢没客人上门的伯侄两人不得不到大城市里寻求生计。
马内克的故事更短一些,听上去也更像是不懂得父亲良苦用心的倔强孩子。他不愿听父亲的安排去城里念书,想待在小店里和父亲一起照顾生意。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拗过父亲的意愿,带着行李走向远方。可总理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蔓延到了学校,他实在无法再在宿舍住下去,这样一个退学的好借口却被母亲找到新的借宿地打断了。马内克只得搬去迪娜家。
就这样,三组来自不同背景拥有迥异经历的人遇到了一起,像是几块不同材质被迫黏在一起的板子。迪娜觉得自己该拿出老板的气势,她害怕管不住这两个裁缝,于是她经常阴阳怪气;小翁觉得迪娜当中间商抽成对他们太不公平,一心想要知道迪娜合作的公司叫什么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紧急状态的影响越来越大,伯侄俩的贫民棚户区被推倒,前一天刚收了房租的负责人站在地上指挥先推哪些屋子,反正他不亏,还能两头收钱。好不容易在一个药店找到暂时落脚的地方,却被抓了壮丁,如果不是靠一个乞丐的关系,他们俩可能到死都在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只要裁缝们不能按时上工,迪娜就有赶不上交期的可能,她只能一遍遍去找老板,求她再宽限几天。马内克就像粘合剂,他愿意为裁缝说好话,平息迪娜的愤怒。他把平时裁缝们告诉他的有关他们的身世、经历告诉她之后,迪娜流露出愧疚的神情。于是,在裁缝们回来的时候,迪娜愿意冒着风险留他们住下来,房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迪娜还帮助小翁治好了他体内的蛔虫,为他即将迎来的婚礼做打算。但,事情没有顺利发展下去,回到村子的伯侄两人又被抓了起来,成为计划生育的光荣支持者。伊什瓦因未消毒的手术下半身感染,被迫截去双腿。小翁则直接失去了睾丸,他再也不用结婚了。马内克为期一年的学习结束了,他回到父亲那里,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远去迪拜工作。迪娜的房子再度回归寂静,她期待裁缝和马内克归来的希望逐渐落空,而她也被房东赶了出来,被迫回到哥哥家,她一开始就想逃离的哥哥家。
书中的人物有过各种各样的抗争,迪娜寡居的坚持、伊什瓦想为侄子娶个媳妇的心愿、马内克想要修复的父子关系,最终都没有实现。在命运的洪流下,他们像是毫不起眼的水滴,在各种机缘下颠沛流离。我不清楚那些政策最初发布时是否有着美好的初衷,但确实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层层曲解和利用了。紧急状态成了警察上街随意抓流浪汉的最好理由,计划生育更是成为有些人的生财之道。
最后的最后,一切重归虚无。我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也许幸福有上限,苦难没有下限,这些苦难也不是他们愿意承受的。那是他们一出生就已经写好的命运,不论如何挣扎,最终还是回到起点,甚至更糟。
如果大家觉得余华老师的《活着》不够过瘾,可以来看看这本印度版《活着》,书中还有很多伏笔,保证每个角色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