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叛逆少年的毁灭与重生
当一个人有了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时,也就有了恐惧。
之前从未想过,竟能在一位十岁少年的身上,读到如此沉重、动人的话语。
我无法走上楼去。我的生命毁了。我想要离开家,永远不再回来,或是干脆跳到河里淹死。但这些只不过是我的想象罢了。黑暗中,我缩成一团坐在楼梯的最低阶,陷入自己的不幸当中。我一身罪愆,卷入陌生的潮水之中,深陷邪恶的深渊,正饱受敌人威胁,面临危险、恐惧和耻辱。
能让一个正在读小学、家庭生活幸福、每一天都沐浴在“光明世界”里的十岁少年,感到人生无望的恐惧和绝望,是多么天大的事情呢?
一切的源头是从他逞强说谎开始的。为了融入那群伙伴儿、赢得大家的“尊重”,他编造了自己的英雄事迹:如何突破重重困难,从某个庄园主那里偷了一袋苹果。
可谁曾想,这件事儿竟成了坏孩子威胁他的理由。因为农场主曾悬赏谁抓住偷苹果的人,就奖励多少钱。坏孩子跟着他走回家里,勒令他几天后交出一笔钱,否则就告发他。
我知道现在的我有秘密,我的罪过必须独自承担。也许我走到一条分岔的路口,也许此刻起,我将永远属于败类,必须跟恶徒分享秘密,依赖他们,服从他们,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我自以为成熟,假扮英雄,现在不得不承担后果。
少年顾不得想自己并没有真的去偷过苹果这件事,而是怕坏小孩的告发,怕自己被抓起来,怕……
少年想把自己的手表抵给坏小孩,想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都送给对方,却于事无补,坏小孩只要“钱”。存零花钱的存钱罐在母亲那里,每次花钱还需要请示,自己哪里弄这么大一笔钱呢?
少年想跟父母坦白,又不敢,那就“凑钱”。他想方设法把母亲那里的存钱罐拿了出来,取出了里面全部的钱“交”给了坏小孩。怕被发现,他在存钱罐里塞了同样重量的东西进去,又放回原位。钱不够,他就偷偷拿家里散放在各处的零钱,花了很长时间才把钱凑齐。
我们不需要对人畏惧。假如你惧怕某人,那代表你赋予了他这个权利,例如你做坏事被另外一个人发现,他就有权控制你。
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坏小孩知道他偷家里的钱时,又有了新的威胁他做事的理由。少年整日生活在恐慌中,惶惶不可终日。
家人都以为他病了,比平常更加温柔的待他,可这些并没有给他带来温暖,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分享平静和喜悦。他多么希望父母能发现他的异样,问他怎么啦,这样他就可以把压抑在心底的秘密和盘托出。
可是,没有。他该怎样从这种“黑暗世界”里挣脱出来,重返平和美好的生活?后来,他为何再一次“毁”了自己,用酗酒、逃学的方式对抗世界,重新踏进了黑暗?成长路上遇到的引路人,能指引他找回自己吗?
每个人都有一项职责,但是他却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规范、管理这项职责。追求新的神是错误的,想要给世界添加什么根本就大错特错!一个成熟的人没有任何职责,除了这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
小图今天想带给大家的书,就是这本《德米安:彷徨少年时》,首版于1919年,赫尔曼·黑塞以埃米尔·辛克莱为署名发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唯《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与之媲美。
书中有大量日记式的独白,不小心走过的弯路,成长路上的悸动、迷茫、挣扎……都被细腻动人地描述了出来。仿佛有个人钻到了你的心里,看得见你成长路上的心路历程,懂你、理解你,你并不孤独。那些语言和文字,让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100多年前出版的作品。
德国文学大家托马斯·曼评论道:“这是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深信,一位代言人起自他们生命深处,他们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