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月24日【常识午餐】

2023-08-24 12:00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邓小平同志在(  )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南方谈话

D.党的十三大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B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

D项: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单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针对每一次重大事变或重要方针路线曾提出过许多动员口号,下列动员口号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才强国 ②尊重人才 ③四有新人 ④以人为本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②尊重人才是在1977年提出的;③四有新人是在1980年提出的;①人才强国是在2002年提出的;④以人为本是在2003年提出的。故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③①④。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人才强国”口号是胡锦涛同志2002年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这是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的总体谋划,也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

②“尊重人才”口号是1977年5月邓小平发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提出的,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述的代表性口号。

③“四有新人”口号是由1980年5月26日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演变而来,1983年1月党的十二大文件将“四有”的内容调整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

④“以人为本”口号是在2003年10月中共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该口号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单选)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以(  )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好地落实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思想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制度建设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

第二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思想建设是指用共产主义理论、思想、信念、道德来教育人民群众,从而树立和公有制相适应的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主人翁思想。

B项:文化建设是指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D项:制度建设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订的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4.(单选)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同时期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比较,其明显的不同是:

A.以弱胜强

B.建立抗日根据地

C.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合作共同对敌

D.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中国国民党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创举,这两个战场虽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协助”的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与同期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相比最大的特点。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抗日战争是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很多国家也存在以弱胜强的胜利,如苏德战场的莫斯科保卫战,以苏联红军以弱胜强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

B项: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根据地,如越南的抗日根据地。

C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存在很多国际政党共同敌人,如法国左派政党联盟等。

 

 

5.(单选)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以山水为题材,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体现出“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密”的特征,下列选项属于“发圣人义理之密”的是:

A.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

B.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C.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

D.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就是说通过诗句表达人生道理观点。四个选项的诗句均出自朱熹的诗作《行视武夷精舍作》。A项、项B项和C项,均是描写武夷精舍的自然环境,属于写景,不属于“发圣人义理之秘”,不符合题意。D选项“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意思是珍爱知己朋友,再来的时候一定好好陪同游览幽静的景色。体现出了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大部分诗充满哲理,还有一些题咏书院、精舍的诗,这在他之前的理学家中是少有的。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行视武夷精舍作》全文为: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解题技巧:本题可以采用异类选项的技巧秒杀。题目选项中A项、B项、C项都是写景,只有D项说到了“人”,与其它三项不同,属异类选项,秒选D项。

 

6.(单选)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A.砂锅是不良导体,导热速度较慢,锅内食物温度上升较慢

B.锅内食物吸收较多热量,温度超过100℃,降温所需时间较长

C.离开火炉的砂锅锅底温度超过100℃,食物继续吸热,会保持沸腾状态

D.砂锅热容量较大,离开火炉后,食物将从砂锅吸收热量,温度继续上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后半句锅内食物温度上升较慢不正确,因食物将从砂锅吸收热量,保持沸腾,食物温度保持不变。

B项:食物温度过高导致降温慢不正确,而是砂锅锅底温度过高,降温所需时间较长,这个过程锅内食物持续吸热,从而保持沸腾。

D项:砂锅热容量较大,离开火炉后,食物将从砂锅吸收热量,会让食物继续沸腾,食物温度不会升高,而是保持不变。

 


8月24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