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为啥受追捧?

2022-06-14 21:53 作者:E商新商业  | 我要投稿


策划 | 张远方老师

整理 | E商高研院(实效EMBA组

导读:

对低价、折扣、实惠的喜爱,已不再是只有那些会生活的老人们的“标签”。

最近,在临期食品超市和网上购买临期食品已经成为25-35岁年龄段人群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年轻人买临期食物的原因各不相同。“性价比高”、“理智消费”、“更加环保”等等,都是当今社会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观念的体现。


临期食品,通常是指快到保质期但仍然处于有效期的食物。按照有关部门发布的“食品保质期临界”标准,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了一年以上的食品,其关键期是在过期之前45天;如牛奶、生菌乳饮料、主食等标示保质期小于15天的,在过期前1-4天为临界期。


超市里,许多冷冻柜上都有“买一送一”的牌子。很多大型超市都开设了临时商品专柜。货架上的商品也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零食,比如洗发水、护肤品之类的。一般都是3-7折的价格,比正常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临期食品在很多网上商城也很受欢迎。在“临期食品”的购物应用程序中,你可以找到巧克力、膨化食品、方便面、饮料等食品的大部分种类。一款原价8.8元的进口曲奇饼干,以4.3元的价格卖出,每月销量已突破9000个。


在线上平台,专营临期食品的商家呈增长趋势,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淘宝在四月份与科普中国合作,推出了一份《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据统计,临期食品的购买量为210万。在这些商品中,剩下20%-50%的保质期内,由于打折较少、口味不受影响,通常会出现一波新的销售高潮。

而在线下,临期食品也成为蓄势待发的商机。


许多人说:“买临期食物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能保护环境。”而且一般都是三四个月后才到期,临期并不是到期,而是在保质期之前食用”。

那么临期食品安全吗?不少人心里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


在此之前,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食品保质期的法规。2011年5月13号,有关部门将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界定为:在标签所规定的储存状态下,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在这段时间里,该产品可以充分地被出售,并且保留了商标上所没有的特殊的质量。2012年一月二十七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公告,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对过期食品应当给予特别的警示,即到了保质期的食物必须通知消费者并分别销售。


在购买预包装食物的时候,消费者之前认为是安全的,而现在则是对营养的重视。那么,在快到保质期的时候,食物的营养会不会“打折扣”?中国社科院食品与药物工业发展与管制研究所所长张永建表示,许多人都在担忧食物的成分及营养成分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根据有关法规,在保质期内禁止食用食品,是对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些临期食品对保质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果没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物变质。这些特殊的储存条件,在一般消费中也应该注意。

临期食品虽非过期食品,但在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其质量和安全的严格管制。采购时仍然要按照需要采购,不可大量储存,以防过期、变质,导致食品浪费;临期食物购买后,在有效期内食用是最好的。如食物已过期,有膨胀,有异味,霉变等,应扔掉。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评论,将抽出优秀评论者给予奖励;



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为啥受追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