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闭的乙游杂谈4】乙游女主是否为玩家?——关于乙游主人公的“独立人格”(下)

2022-09-21 20:55 作者:ZBbj8277  | 我要投稿

【本期为“下篇”,为单独第4节国乙相关,逻辑接续上中篇。

上篇为1、2节铺垫内容,中篇为第3节日乙内容,

上中下三篇合起来为一整篇文章,建议结合上中两篇食用

•往期传送门:

【上篇】

【中篇】

•放一个大纲目录:

一.独立角色?非独立角色?

二.日本乙女游戏与galgame(传统文字恋爱视觉小说)

三.日乙买断制中的主人公定位,独立/非独立?

四.国乙手游中的主人公定位与玩家群体分化。


给可能点进来的少部分人的观前提醒:

(先给自己叠个厚甲,接受不了请尽快离开)


1.杂谈为纯个人向主观思考,主要用作自己记录,不存在严谨的参考性


2.每个人心中的想法不同很正常,如果你不认可我的观点,请就当我在胡说八道,没必要来和我理论,左上角退出+拉黑都可以。


3.我个人有严重的姓名洁癖,很雷用官名/特殊代称(职业代称不算)来称呼代入向乙游的主控。

在我心里——女主即我(玩家),任何玩家都不是一个纸片壳子可以凌驾于上的。


4.我本人反对且极其厌恶:在可代入向乙游中,针对主控塑造和玩家间的——割裂/凝视/自卑言行。

如果你喜欢这么做,请提前左上角退出,这样对你我都好。


四.国乙手游中的主人公定位与玩家群体分化。

       早期国内的“类乙游”的女性向游戏可以追溯到橙光,不过那个时候那些游戏都统称为“文游”而不是“乙游”,游玩模式也更加偏向于纯粹的第三视角视觉小说,制作者们大多像是在写分支小说一样地做游戏,玩家大多默认是故事的观赏者,而文游也一直算是一个不大的小众圈。


       虽然日乙出现的较早,但由于有语言文化隔阂+日乙的主市场还是樱花妹,所以几乎没有官方汉化与引进。


       早期国内的日乙玩家据说是以论坛起家,而论坛本身的群聚性和排他性就很强,尤其某些论坛还有“邀请制”的设置,再加上本身国内的买断制单机游戏市场也不大,日乙又以单机为主,受众进一步缩圈,多方面因素下,“乙游”的概念只局限在小圈子内。

老牌乙游论坛:心游之域,有大量的日乙汉化资源


        直到2017年,女性向游戏公司叠纸发行了国内第一款女性恋爱手游《恋与制作人》,“乙游”一词才开始进入国内大众女性玩家的视野里,但在恋与开服时,官方也是没说“女主是玩家”/“女主不是玩家”的。


       因为绝大部分的玩家都默认了“女主就是自己(玩家)”,这是一种潜在的共识。


       事实上,这种“默认”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即使不说,玩家也能从恋与官方的种种游玩模式设置与文案塑造中感知到官方对于主控立场的倾向。


比如——


•主控无官名,姓名由玩家决定,直接连日乙丢不掉的官名环节都摒弃了,男主叫的都是玩家的名字,官方也称玩家们为“制作人”。


•主控形象不突出,极为常见的棕发棕眼,发型也是简简单单的披发毫无特征,放在二次元世界里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目的就是方便玩家代入。

我•风过青春


•主控塑造大众化、群像化,比如开服时期很多人曾诟病的太白花。

【虽然对于我来说,只是普普通通的温柔善良罢了,只要智商逻辑没大问题,就很好代】

但结合市场证明,正常的“小白花”至少是大众女性代入接受度最高的,不然恋与也不会有百万日活跃用户的历史。


事实上,这样的主控塑造可以说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因为考虑到节约成本、制作周期、以及剧情叙述模式,乙游制作方很难给予主控多个“完全不同的性格设定文案”供玩家选择,一旦这样就意味着文本量会以几何倍数地增长。


所以,“弱化玩家角色个性化特质,进而突出男主们的个性鲜明”,就是最方便的解决方式,毕竟你作为一个以文字剧情为主的女性沉浸恋爱手游,重点本就应该是男主们,但你又不能让玩家变成哑巴,不然互动性会很难做。


所以代入向乙游的主控一般不会往主观能动性很强的方向塑造,事实上一些日乙也并不会把“输出私人价值观点、履行私人价值观”的职责放在主控身上,而是由男主们来说来做,仅仅让玩家去“了解”,然后辅助就足够了。

取自日乙《Collar×Malice》本篇剧情,男主峰雄告诉我:“无需共情犯人”,“我”则表示理解;同样的,整个男主线的破案也是以峰雄为主导,“我”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假使你说要让主控塑造鲜明个性化,整一个像日乙VB(《不可思议的少女心》)那样子的贵族大小姐式毒舌傲气女主。


那么我宁可要普通小白花,好歹我承认我对别人肯定会温柔坚强善良勇敢正义,但和傲气大小姐绝对一点都不沾边。

【顺带一提,VB也是偏独立主人公的乙游,女主在游戏内是有cv配音的】


•手机系统、朋友圈系统,在丰富男主塑造的同时,很多选项细节都能由玩家把自己填充进主控壳子里,这些都能大幅增强沉浸代入感。

图源wb@Souvenir言分摄入站


逢现实节日/游戏周年还会有男主们的线下电话,直接打到玩家真实的手机上。

后期恋与又出了陪伴系统、触摸、男主换装等等功能,都是在强调女性玩家的第一地位性。

和洛洛一起背单词!恋与的陪伴系统真的让我太喜欢了。


        以上这些,是不是就和我上篇和中篇说的很像?你的主控到底是不是玩家象征,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不是为玩家提供二次元媒介,根本就不需要官方去说,玩家自己就能感觉出来并且达成共识。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造成了如今,我在上篇开头提到的:玩家们会敏感地问官方——“女主是不是玩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呢?至少这个过程在我看来,真的很心塞。


1.一切的前提:国乙手游中的主人公定位

       在讲述那段历史前,我觉得我有必要对国乙内的主控进行定位。


       众所周知,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国乙手游宣发时基本都会强调自己是“沉浸/代入式”恋爱。


       同时绝大多数国乙手游也都说:“女主即玩家”。


       这句话即我在第1节里所解释的:

       意味着你的乙游玩家角色是非独立角色,不具备独立人格,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玩家壳子。

       

       而在非独立主人公的前提下,乙游内存在:“玩家”和“玩家象征角色”两个主体。


       所以我们最后再分析“女主即玩家”这句话,意思就很明显了:


       屏幕前的现实玩家才是主角,而游戏内的“玩家象征形象”不能单独构成女主,它本质上是真•女主的“衣服”。


       毕竟乙女游戏内的女主只能有一个主体,但事实却存在两个主体:一个是现实中的女孩子,一个是游戏内的二次元主控形象。


       而当官方明确“女主即玩家”or整体态度为“主控非独立”时,那么即意味着单独的主控形象只是女主的一部分和表皮,其背后的玩家才拥有作为女主的独立人格,是“真•女主”。


       这个形象只是一个壳,和vtb的皮套是一个性质的东西,没有玩家撑着,一件衣服又怎么能谈得上是“女主”呢?vtb之所以能成为vtb前提也是要有个中之人啊🙃


       这就能引申到很有趣的一个心理现象:不同的乙游玩家群体对“女主”这一称呼从根本上的潜意识认知就是不同的。


        在谈论涉及“女主”时——


       代入玩家与梦女潜意识想到的都是自己本身,游戏内的主控形象/自设形象是自己的oc与媒介,她们口中的“女主”即套着主控二次元外表的自己(请直接幻视vtb的皮套,就是一个感觉)


       而非代入玩家潜意识想到的则是游戏中的玩家角色形象,但在这群人眼里的这个形象是独立的,即使意识到:“啊,这好像是那些代入党的玩家角色”,她们的前提也是玩家依附主控,而不是主控服务玩家。


      这群人口中的“女主”基本都是单独游戏内的主控形象,不包含玩家,事实上他们的潜在前提即:在一开始就把玩家割裂出去,且把玩家形象当做一个高地位的独立人。


       所以两个群体的交流可以说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毕竟要是按着代入/梦女群体的逻辑走,玩家衣服和现实玩家怎么能按他们的臆想雌竞得起来呢?这样那群“女主粉”就不能给对方扣“厌女“的帽子了🙃


      所以某些人的“指责”与“批判“在我看来真的到处都是前后逻辑矛盾。

玩家不就是女主吗?玩家和玩家形象抢男人?你都说了是二次元形象了,一个衣服哪来的男人?虚空雌竞前后逻辑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顺带还想说的就是,“皮套”从来都不是什么不尊重的词汇,这就是事实。vtb圈子里那么多主播都会说:自己的皮套如何如何,那么他们也是“厌女/厌男”?

你怎么不去说这些UP啊,他们竟然说自己的二次元形象是皮套!太可恶了!😡


       这些人代入得甚至要比乙游玩家还要深得多,毕竟他们的二次元形象还都是自己定制的,因为他们很清楚皮套是服务自己的,更没有独立人格,本质是自己进入二次元的媒介,这跟乙游玩家角色是一样的道理。


       而“主控”一词早在橙光时期就被玩家们大量使用,本意是:玩家操控的主要角色,体现的就是“玩家本位思想”,一切即玩家至上。


      在我看来,只有那些割裂玩家、搞乙游女主独立的群体,才会因为部分玩家产出细节上没做到100%按官设来【如发型变化、衣服没按官设搞、发色略浅/略深】、嫌弃文案对主控形象的塑造、还有主控称呼这点东西破防。


      毕竟是会崇拜玩家皮套、且臆想雌竞的群体,我只能说:啊对对对,你们开心就好,但你们发言的逻辑矛盾真的看得我好难受哦…


2.最初的时期

        现在我们回到恋与的开服时期,那时候是没有“代入”与“非代入”这两个概念的。


        因为大家都默认游戏内的女主就是自己,男人们爱的也都是玩家本身,圈子里也基本都是把关注点放在男主们身上,总的来说比较和谐,太太们都是带着对男主们的爱意去交流与产粮的。


        也没有人关心不同人的玩法如何,你代入和不代入都无所谓,这些都是自由的,因为大家的重心全在男人们身上。

这样的玩家氛围,你会发现和我上篇提到的galgame的玩家生态又是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以女性受众为主的乙女游戏里专注于消费男纸片人,对应的就是gal等男性向游戏专注于消费女纸片人,这些都是健康的游戏生态


3.玩家的分化

       直到在某一次恋与官方新发布的测试内容展示片段里,主控在回复男主时,姓名填了当时程序员随手起的yr两字,而这个名字后又被taptap上的某工作人员谣传为所谓“女主官名”,于是逐渐被大范围传播了开来。

【事后该人员被证明不是恋与官方制作组内部成员】

        

       事实上,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所谓“官名”,绝大多数的恋与玩家选择的是相当包容的态度,18~19年期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标了该“谣传主控官名”的产出,但玩家们也普遍默认这个名字代指玩家,因为至少恋与游戏本身整体的代入感还是相当可以的。

        

       但是,国乙手游并不是日乙买断制,二者的玩家生态圈层完全不一样,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日乙买断制生态

       日乙是买断制,你玩到的游戏都是已经做完了的,而不会再更新,玩家再怎么讨论也仅限于剧情repo、角色分析、周边买谷啥的,不具备长时效性。


       而游玩过程又是纯粹的单机分线,不会受到别的玩家的影响,外加写repo这件事本身也是费时费力,很多日乙玩家打完就打完了,根本不会想着和别人讨论。


       同时日乙因为买断制的缘故,有着对平台的强制需求(比如NS,想玩上面的某些日乙你还得提前买个几千块的机子),受众也不大,国内玩家普遍还是更喜欢手游的模式。


       所以各方面因素结合起来——纯单机体验+发言欲望小+平台要求高+买断制受众不行…导致了日乙本身就是一个小糊圈,平时讨论量就不太行,某些离谱的人不算少但也绝不算多,而他们的一些发言也跳不到纯单机玩家的脸上,因此内部的架想吵也吵不起来。


        因为糊,外加国内并不算日乙厂商的主市场,玩家们想玩汉化都得指着官方,所以包容度也普遍很高,某些国乙玩家觉得不能接受的事在日乙这边可以算是非常稀松平常。


        比如男主人设之类的,日乙那边道德观念不行的男主一抓一大把,从犯罪到骨科到黑化病娇,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他们不敢写的,当然正常男主还是占大多数,只不过前者要换到国乙肯定要挨喷…

【我玩日乙一般都不带任何三观,反正男主在游戏里再怎么比我强势,到了游戏外头他也是我的后宫之一😎,我花了💰他们就是我的男人】


       当然还包括主控官名和女主谷之类的东西,说实话我的态度是无所谓,只要游戏内官名能改+剧本文案、游玩机制代入感合格就行;谷子方面,反正你尽管出,我只会买男主谷🙃。


•国乙手游生态

        换到国乙这边,手游的模式本身就算一种平台下沉,玩家基数要比日乙买断制大得多,自然而然,乱七八糟的人就也多,内部出现矛盾就更容易扩大。


       外加国乙手游采用抽卡更新制,主线剧情和男主剧情可以说是永不完结(除非停服),会一直有话题可以讨论:新卡、玩法、活动、男主…


       一些玩家在游戏长草期间自然会依赖对应的圈子交流来支撑自己对游戏的热情,很多玩家在游戏之余,就会习惯性地关注相关圈子言论,和同好交流,以及看太太们产粮。


       可以说,玩家的社群氛围本身就是构成手游运营的重要部分之一,这就是更新制手游本身自带的社交属性,玩家们既在玩游戏,同时也在玩社交。


       同时手游模式依赖于固定的玩家付费群体,保持用户粘性则是保持手游稳定收入的重要因素,所以手游的卖点对比买断制,会更加强调男主对玩家的恋爱感与陪伴感。


       如果说日乙买断制是在卖一个有着完整时间线的故事;那么国乙手游卖的就是男主本身,类似于“你的陪伴男友”,约会剧情与主线剧情的时间线并不是连贯接上的。


       所以国乙手游的各方面的局限性也会更大,但在我看来这是正常的,你的基本盘大赚得多,自然就要承受更多的束缚。



       在手游局限性与玩家的庞大社群的影响下,一个谣传“官名”的负面效应,就这样慢慢发酵了起来。 


        我之前也写过关于“名字”这一点的杂谈,有兴趣的可以移步我的乙游杂谈第一期。


       这里继续引用当时写那篇杂谈所用过的一张玩家发言图,个人觉得分析得很好。


所以我玩任何乙游都会改我的自设名,不能改的我根本就不会玩


       “姓名”本身就与自我认知意识高度挂钩。而每一个玩家所认可的、属于自己的“姓名”本就应该是多样的,是不同的。


        因为每一个女孩子都各自有各自的特征,“姓名”的不同,本质其实就是玩家人格多样性的展现。


       事实上,之所以去做“代入感”,就是对不同玩家人格的尊重,在我看来,这是游戏官方认可“有独立人格的现实女性玩家地位>无主观能动性的玩家壳子地位”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来类比,这就跟“现实人的地位>衣服的地位”一样,做衣服从来都是给人穿的,只有人能氪金,而衣服不行。


       而一旦玩家角色的姓名被固定化,变成一个共同且广泛应用的特殊代称,

【最为典型就是现在某游女主的特殊代号,不过至少从各方面来说(标准详见大纲1、2节内容),我承认该游女主是独立角色,所以我绝对不会代入自然也不会氪金更不会玩。

(请勿随意对号入座🙃)】


那么造成的结果就包括——


①现实玩家的存在感会被不断弱化。

       这里我想浅谈一个的话题,什么样的玩家,游戏内的个人存在感算高?


       而我给出的排名是——

       梦女>代入>非代入(女主党)


       事实上你往往能在梦女稿中看到最多的玩家本身的自设细节,包括五花八门自设名、对于发色、瞳色的修改…她们致力于尽可能地给主控填充入自己的细节,or完全抛弃官设沿用自设,而由于这些细节极具玩家的私人化性质,所以并不容易被大众接受。


       而换到普通的代入,她们在公屏往往会抹掉自己的自设名,用大众代称称呼其她玩家,以此包容其她玩家也能够代入,但不会对官设其它方面进行私人化修改。


       非代入群体,则会对固定官设、固定特殊称呼有着很强的执着感,且不允许别人对其有任何边缘化、模糊化行为,简而言之,他们实际上是在拒绝玩家私人化特征的参与


       所以对比下来,你会很容易发现,玩家角色的设定自由度越高、越具有多样性,那么玩家存在感也就越强。


       而大部分乙游,可以说设定自由度都是奇低,可能游戏内部还好,你能通过一些游玩板块填充入自己的特质。


       但在以文字为主的交流社群中,唯一能彰显玩家角色设定自由的,就是主控的自设姓名。


       一旦这唯一的“设定自由”都被一个“固化特殊称呼”剥夺,那么玩家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弱直至被忽略,最后甚至连自己的二次元形象也要被夺舍,变成某些人的“老婆女儿”🙃


②虚拟主控的地位凌驾于现实玩家地位之上。

       而由于玩家存在感被弱化,自然而然,非代入群体数量就会开始大幅增长,并且还会觉得自己可以公屏ky了,典型的就是那些“女主粉”和“CP粉”。


       从心理上来讲,一旦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粉丝”,本身就意味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把自己摆在低于自己偶像的心理地位之上,例如“崇拜”“羡慕”“向往”“想要变成/学习xx那样”“我不如xx”这类情感,都是如此。


       而这种“自下而上”的情感又不同于男主推,因为这群“女主粉”“CP粉”本身也是玩家,而“仰视”的前提是:这个对象绝对不会是自己,不然就不能构成心理上的潜在地位差。


       所以还是要先把“玩家”(包括他们自己)踢出去,并放到低层地位中。


       一套流程下来就是——


第一步:先通过明里暗里地降低玩家人格地位。

(这个玩家可以是她们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贬低自己😅啊对对对,你不配我配,传播个什么焦虑啊?
抬玩家壳子+贬低其她玩家😅


第二步:然后抬高主控形象。

典型表现就是过度夸赞与凝视行为。

真搞笑,我玩个乙游还得优秀了?是不是只有谷爱凌和王冰冰这种女孩子才能玩乙游啊?


按理说,一个人除非有重度自恋癖,不然一般人都不会天天在那里盯着自己说:我好美、身材好辣、穿搭好棒,还有什么“我馋我自己”“我好想摸自己xx”的那种下流话。

这是某乙游wb下的评论,想摸主控哪里大家都清楚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么请想象在三次元,你会天天盯着自己的照片不能自拔,到处转发你的自拍然后还在下面疯狂刷评说“我真美真可爱”、“我熊好大辟谷好翘”、“我的衣品好好”吗?别人看了只会觉得你哪里不正常。


过度夸赞的本质其实就是客体凝视罢了,这种凝视可能还是不自知的。


“满意自己的人设”和“客体凝视”从来就是两种东西,“我很好很漂亮”是一种自我认同的主观潜意识,不需要时刻强调,而只有“别人很好很漂亮”作为一种客观评价,才需要反复强调。


这里再拿v圈举例,最常夸赞vtb皮套的,永远是vtb的粉丝,而不是其中之人本身。


所以大可不必披着什么“我爱我自己”的这层皮,当你开始反复且经常有这些言行时,就算你不承认,本质也都是在进行客体凝视。


而如果这个对象为玩家壳子,那么就是在割裂,只是部分人是故意浑水摸鱼想搞割裂,部分人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割裂,凝视而不自知罢了。



第三步:最后达到割裂主控、让主控独立,满足自己仰视虚拟主控形象的低地位心理。

【我这里暂且只是浅谈一下某类群体的局部心理,之后如果有时间会专门写分析】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都能发现,这部分群体看似“理中客”的发言,都是以“虚拟玩家壳子地位>现实玩家地位”为潜在前提的。


        举个例子来讲,她们会“理中客”一般地说——

  “是你代入乙游女主,而不是乙游女主代入你,女主人设不能动。”

  “乙游女主不是你吗?你代不进去就是你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排斥女主啊。”

  “女主那么优秀,我们都应该去学习她”


        表面这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请各位仔细思考其内部的逻辑:


        事实上,这些话一开始就把“玩家角色”作为所谓“女主”割裂出来,并放在了与现实玩家对等、甚至还要更高的地位之上。


        其潜在意思就是:“玩家想谈恋爱就必须依附于主控,履行文案里主控的言行举止,哪怕是扭曲自己的独立人格。”


       但明明而玩家才是最为独立的人,而代入向乙游主控只是衣服,为什么我们还要仰视一个玩家皮套呢?


        二次元世界的设定随便写几下画几下就能有,而现实中的人则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与成本。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对世界与他人怀有善意,把爱自己、爱现实女性放在第一位的女孩子,都要比乙游里的那个玩家壳子要美好千倍百倍,人格更丰富千倍百倍。


        况且乙游主控的各种设定真的至高无上、还得让所有现实女性以这种设定为榜样吗?

玩个乙游还得教我怎么做“好女孩”了🙃,建议去开个班


        放眼整个二次元世界,家世优秀、容貌绝美、天赋异禀、勤奋努力的女角色一抓一大把,光是各种番剧、游戏里的女主角都比乙游主控塑造要好得多,我喜欢《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里的御坂美琴、喜欢《名侦探柯南》里的小兰、喜欢《会长是女仆大人》里的美咲…

我真的超喜欢美咲!!家里贫穷但是全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考试稳居年级第一,最后还做了外交官,一路事业全靠自己,不靠男主;对于她来说,自己为自己奋斗>恋爱,她和碓冰的CP我磕死

 

       而就算这些优秀且绝对独立的女主角的粉丝们,也不会说教一般地告诉你:“你作为女性就应该以她们为榜样,她们才是好女孩的代表,你要学习她们不然你就没人爱。”


       更别提代入向乙游的主控文案是基于玩家群体而塑造,大部分还都被大众化了,本质就是壳子,连具体的独立角色都算不上,从不应该是玩家依附于皮套、甚至崇拜皮套。


       玩家代入主控塑造的前提是:我觉得文案就是在写我本身,你的文案符合我自己的心理,所以我舒服了我就代入。


       这种感觉就跟一些梦女太太约稿梦女文一样,文手再怎么写,也都是在写玩家,他们替玩家发言、并且会揣测玩家在面对男主时会想说什么话。


        而如果文案不贴我,你一个为我而存在的玩家壳子又有什么资格骑我头上,还得让我委屈自己,接受一个很拉胯的人设套在自己的身上呢?我是玩家我花钱还得跪着玩游戏?


        我花钱定制了一件裙子,结果收到后发现不合身,穿着还难受,我自然有权利要求商家按照我的size重做,而不是叫我减个肥再来穿你的裙子。


        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光与夜之恋》开服初期是有改过查理苏线的主控塑造文案的。


         原因就是大量玩家抗议:查理苏线里的主控文案对查理苏态度不好,语气过于生硬刻薄,不符合大部分玩家们的心理。


         最后光头依据玩家要求更改了后续的主控塑造,这就是乙游主控依附于玩家的典型表现。


         至少在我看来,国乙玩家的个人代入能力普遍还是比较高的,她们有的人连固定姓名(如橙光文游)都能代。


        一旦某游出现了大量“难以代入”的发声,在我看来,八成都是文案问题,文案在脱离玩家而塑造你的主角,你不再是给玩家做衣服了,所以玩家会感到不舒服。


       而如果官方继续这样我行我素,那么你的主控塑造就会越来越具有独立人格,代入玩家就会因代入不适而流失,留下来的那些人也会越来越强化“虚拟玩家角色地位>现实女性玩家地位”的错误思想。


3.矛盾爆发

       回到恋与的话题,由于谣传官名所带来的“玩家存在感弱化”,虚拟主控(玩家壳子)的地位开始拔高,进而“存在感”变强。


       这就像你去超市买薯片,一般人往往第一时间注意到的,都是包装上有产品名和品牌名的薯片,而不是没有产品名、只套了一层透明包装的薯片,因为前者的存在感更强,这就是“姓名”的效力。


       加上谣传官名“被认同”,自然而然就给了一些群体公屏的底气,然后只需要一个导火索,随之便是矛盾的爆发。


       如前文所说,总结一下,某些乙游“女主粉”“CP粉”存在的前提,就是要踢开玩家群体,把女主独立出来,以供她们喜爱和仰视,她们的“爱”从不是对现实中的女性玩家,而是玩家的二次元壳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夺舍。


       这些行为无疑就是在打碎代入玩家和梦女玩家的梦,她们的感情从“双向给予”被按头变成了“单向输出”,乙游“造梦”的本质意义被打破,触犯的就是代入玩家们和梦女玩家们的底线。

       

【以下时间线图片内容全部转载自

https://m.weibo.cn/2894026990/4588875757126172】


       从19年4月,由恋与的设定集事件开始,国乙玩家社群正式陷入了第一次代入/梦女玩家与“女主粉”的大战。


       而这些行为仅仅只是那群人的九牛一毛,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原博,博主还po了更多该群体当时的离谱言行。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某些玩家会那么厌恶这些“女主粉”“CP粉”,请试着尝试共情以下场景,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在代入/梦女眼中,这些人这么离谱且过分——


你和你的男朋友本来感情很好地生活在一起。


突然来了这么一群人,非说你男朋友喜欢的不是你,而是你身上穿的衣服,你就是一个靠衣服上位的小三。


 然后她们抢走了你的衣服,把它高高供奉了起来,对它大肆地夸奖、迷恋、崇拜,你和你男朋友的官配CP被这群人拆散,硬生生变成了“衣服x男朋友”的CP,她们还给这件衣服起了一个通用的名称,把它当成了比你还要高贵的存在,随后又一脚踹开你,pua你说:


“你要记得你是借着我们的漂亮衣服才能得到男主的爱,你就应该对我们家衣服感恩戴德。”

“你为什么不夸衣服啊?你不喜欢看我们夸衣服就是不喜欢你自己,是你在厌女。”



       如之前我写过的,在代入/梦女眼中,主控形象从来只是玩家(女主)的衣服,服从于玩家意志,从来没有人格与人权。


       玩家更有权利对其进行处置——代入这个形象or修改这个形象的一些细节部分代入or抛弃这个形象去梦,都是可以的,因为玩家才是女主,玩家形象是附庸,而无论壳子变成啥样,男主爱的都是每一个女性玩家本身。


       赋予一个玩家壳子人权甚至女权,在我看来颇有一种漂亮国赋予胎儿人权生存权一样的感觉,让一个依附于现实女性的东西凌驾于女性之上、打压女性,着实可笑至极。


【另外我必须暴躁开麦补充一个事实——

B站用户在当年的该事件中,同样是扮演着为虎作伥的立场。


到处都充斥着大量排挤代入和梦女的低龄言论,简直可以说是“女主粉”“CP人”究极大本营。


下图为当年某B站乙游UP言论,而直到现在该UP坐拥近10w粉,依旧活跃,当年的发言仿佛没有过一样——

你怎么就知道玩家“不如”玩家皮套,直接贬低现实女性人格,满脑虚空雌竞,谁在厌女?😅


总的来说就是:互联网果然没有记忆。


一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现实女性玩家不吹自己的衣服就是厌女,本质就是自己臆想出一个虚空“独立女纸片人”和玩家搞雌竞,最后贬低现实女玩家。


三次元里我买衣服不满意都能直接差评嫌弃退款一条龙,换到乙游里我还得捧着自己的衣服啦?啊,毕竟连衣服也有粉丝,所以可以理解🙃


就是说,在这些人的逻辑里,二次元宅男怕不是最i女的群体了。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B站是录屏与云玩家聚集地,乙游这种东西云玩和亲自点屏幕的代入感有着极大的差距,所以那些不花钱的云玩家不磕CP谁磕啊?不护官谁护啊?白嫖多舒服啊。


嘛,虽然现在依旧是这样。】



       任何游戏内,不同玩家群体友好相处的前提就是互不破坏对方的游戏体验与底线原则。


       就像乙游中公认的规则——🈲乙女腐,本质就是乙女腐这个群体会破坏除了她们自己以外所有玩家的游戏体验。


       虽然乙女腐最惹人讨厌的举动就是重度ooc男主,强行按头男主腐,但男主都是纸片人,他们不是现实里的人,而是虚拟的,所以无法自己为自己声辩,更无法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的看法。


       所以其根本还是在于冒犯了全体BG玩家的底线——你在那里破坏男主人设,乱按头搞腐,最终伤害的是真情实感来和男主们恋爱的女性玩家,在她们的视角里就是自己被“同妻”,而这些来恋爱的BG玩家才是乙游的主要构成群体,所以乙女腐才会在公屏上人人喊打。


        但你要说完全灭绝乙女腐,让任何地方都看不见乙女腐的影子,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破坏规则时,现实里你也不能跑去抓住他们本人,然后不许他们这样那样。

凹三上乙游TAG下随随便便就能冒出来几篇乙女腐😇,西内!


       举这个栗子我想表达的就是——


①任何游戏本质服务的是受众玩家,游戏的一切内容都应该以服务大多数氪金玩家的体验感为优先。

就算是乙游男主们拥有的东西,如:性格设定、外貌设定、剧情表现、包括玩家对他们的尊重…都是因为关系到玩家需求与玩家情感体验,才会被赋予给他们。


同样的,包括玩家角色,它先得是属于我的皮套,是我的所有物,我穿着舒服,我才会爱护它尊重它,就像我喜欢我的衣服一样;


但当你都把它独立出来,告诉我这不是附庸于你的衣服,甚至还让它骑在我头上要我捧着,穿着难受也不许说,全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那么它就不再是我的衣服了,对于一个不属于我、且脱离我的客体,我自然就要以评价客体的标准来评价它。


那么多的动漫、小说里的角色,都少不了会有人不喜欢他们、在网络上发表对他们的负面评价,所以这些人也是“厌女/厌男”?不,他们只是在以一个观察客体的角度评价罢了。


所以对于乙游玩家角色,代入感差、割裂感强、其塑造脱离我而存在,那么对于我来说,你就是一个独立角色,我就有资格去表达对它不喜欢,反正我不认同它代表我。


别人对动漫、小说里的角色都有自由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现在我承认你游女主独立,而且你游玩家最常说的就是:“把女主当自己,或者独立角色都可以,二者都能自由发言,我们的社区氛围是非常包容的。”那么现在,我可以直接表达我对你游女主塑造的嫌弃与不喜欢了吧🙃


我对非独立玩家角色的尊重是基于:我作为玩家,我认可你有资格作为我的二次元象征,我尊重我自己,所以我爱屋及乌尊重皮套。


一切即“玩家本位”。


②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别人的玩法,所以像“凭什么不许我这样那样玩游戏”这种发言,与“自作自受”、“虚空索敌”基本没差。

你自己不去公屏骑脸别人,谁知道你怎么玩?

你的公屏发言没影响别人的游玩体验,谁会来喷你的玩法?


网友又没法顺着网线来盯着你,他们喷的是你的玩法放在公屏ky会影响别人体验,从不是不让你这样玩,没有人有超能力可以控制别人。


难道他们不喜欢这种玩法,你就会乖乖听话不这样玩了吗?


🈲乙女腐说到底禁的也还是公屏ky,而社区再怎么对其深恶痛绝,腐癌执意想这样乱搞,你也阻止不了。


       所以引申到某些“女主粉”“CP粉”的发言,就又是偷换概念+驴唇不对马嘴。


       他们会说——

 “凭什么管我怎么玩?”

 “怎么就不能磕CP了?我就是喜欢旁观视角从不代入,每个人的玩法不一样怎么了!”


这里送给这些人一个太太写的话,我选取了几个片段:

       我当然管不了你怎么玩,说实话你磕CP我无所谓,搞乙女腐我都没法管,你爱怎么玩怎么玩,跟我有什么关系?


       但当你开始公屏跳脸,到处发表割裂言论、pua玩家说:

       你不爱皮套就是厌女、把玩家皮套的地位摆在玩家(真•女主)之上、抢走玩家皮套说是你的“老婆女儿”、各种凝视文学自卑文学虚空雌竞文学…然后我猝不及防就被狠狠ex。


       那我就想问你:你跟那些乙女腐有什么区别?都是公屏跳脸ex人、都是踢开玩家、贬低玩家地位,甚至公屏抢走玩家oc以满足自己磕CP的需求,这还分bg和bl辣🙃


       说到底还是乙游玩家包容性太大了,这要换做——


       你去抢走一个自设太太的自设oc,然后把这层皮当成自己的女儿老婆到处公屏乱刷。

       最后甚至还对原主说:“这是我的老婆女儿跟你有什么关系,代疯魔了是吧?你凭什么不让我喜欢它!你凭什么不让我公屏磕它和另一个角色的CP?你肯定是在嫉妒美女,你在厌女!”


所有人的态度肯定都是——


        你自己私下里搞谁会关心?只要你不公屏跳脸,你自己想乙女腐想在乙游里养女儿想贬低玩家磕CP我都没法约束你,你开心就好。


       而“公屏破坏别人的游戏体验”和“你的玩法是什么,你能不能这样玩”从来都是两码事。


       不然为什么社区要有规则,防的就是不同人的言行体验起冲突,比如手游抽卡晒欧,很多社区都要单独开楼来聚集,为的就是避免非酋看了伤心,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某些人拿“尊重玩法不同”来偷换概念是从来都不成立的,我当然尊重你的玩法,但你现在能不能别公屏ky破坏我的游戏体验啊🙃,你公屏破坏很多人的体验所以都还得忍着你吗?乱晒欧的海豹在各种游戏里都是人人喊打你还在那理所应当?


        乙女腐好歹还会说:“我圈地自萌行不行?标TAG行不行?我喜欢男主人设但不吃BG怎么了?凭什么不让我这么玩?”,然后都得被追着骂,而某些群体连这种意识都没有,圈地球自萌。


        国产乙女手游,氪金大头永远是来消费男人、来进行自我沉浸式恋爱的女玩家,不是男玩家、不是来搞乙女腐的、更不是磕CP粉主控的群体。


       而一旦官方想通吃,那么社群一定就会像网络大环境里的群体压制链一样——


       BL>BG

       然后BG内部:磕CP的>自己来谈恋爱的


       最后被ex走的一定就是压制链的底端,而偏偏底端的这群人还是最能氪金的,越往上可以说是越雷声大雨点小。


       所以为什么有些乙游官方都不敢直接宣布主控独立人格,但态度又是模模糊糊,暧昧不明。任由CP党打压代入梦女玩家,搞半天才来一句“我们女主是玩家啦”,然后各种塑造方面,依旧是在写一个独立的角色,然后还尝试各种输出“怎么样做一个好女孩”“什么样的恋爱才正确”的说教式价值观。

【还嫌这个社会对女孩子的束缚和教化不够多吗?】


        本质还是想通吃,但通吃的结果就是:我只在这些乙游里看到会有大规模的代入和梦女玩家因为主控塑造代入感差被护官宝捂嘴、又被CP粉女主粉公屏骑脸贬低而伤心退游;

不希望男主对自己卑微
代入感割裂,护官宝捂嘴
我明明就是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变成文案里的样子?才配得到爱?
我不想装作听不懂你的感情
官方超话某些群体对女性玩家公然容貌羞辱,为了不让各位血压高,就不多放了,你要想要我这里多的是这种言论


       而别的竞品玩家我看到的多是因为官方排期不端水、运营对维权冷处理、美工剧情质量不好恋爱感不强、玩法单一、抽卡氪金体验糟糕…这些游戏本身的客观条件而退游。

【而前者也会有这些客观原因,叠加在一起就会更缺少玩家留存度,叠buff了属于是】


       然后反映到流水上就是emm,但你要说营销不行呢,我在B站一刷一个广告(很多还都是女主单人广告,想卖独立女主的心思很明显了)…然后B站乙女区大UP基本也都在坑,全是各种同质化夸夸。


       嗯,尊重祝福,祝蒸蒸日上,记得不要随意对号入座,我只是随便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罢了,B站的环境我很懂。



       最后,送给所有爱自己、爱现实女性、爱纸片男人们的女孩们一些我觉得写的很好的话——

       只要你懂得去爱,你就值得被爱;


       只要你心怀对他人的善意、努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值得一切的美好;


       你的独立人格永远至高无上,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没有资格去打压你、贬低你、说教你、扭曲你,更没有东西能取代你的灵魂、凌驾于你的人格;


       爱自己、做自己、认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这些对于当今女性来说并不容易做到,所以你能爱自己做自己,在我看来真的已经很棒很棒!


       而我所爱的,是我自己,是由女性创作者创造出的每一位来爱我的男主,更是每个乙游玩家角色背后、现实女性玩家金灿灿的灵魂。


       我们不需要变成任何样子,只因为我们是女性,那么我们就值得。


•尾声

我不知道这一期能不能顺利发出来,也不知道会面对怎么样的评论…毕竟B站的环境…唉。


写这期的时候我一直会处于一种负面情绪状态,所以写得很慢很慢,因为过去的那些事情我要不断地去回忆去复盘。


但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告诉每一个女孩子——


尽管你的四周会充满了恶意与教化,但是一定要爱自己做自己,而不是去扭曲自己、质疑自己,不要被pua,更不要去传播焦虑,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别的女孩。


新时代的我们本就应该去做一个破局之人,传统的旧观念束缚不了我们,身为女性,我们从来都是自我且自由的。


感谢。

【自闭的乙游杂谈4】乙游女主是否为玩家?——关于乙游主人公的“独立人格”(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