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快乐如何夺走你的专注力&思考力?亲测4个方法,打造大神级深度思考力&超强专注

什么事情不需要专注就能完
1、注意力碎片化
- 虽然是在专心地刷手机,但其实注意力完全是碎片化的
-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短视频,虽然获取的信息量爆发式增长,而且不用自己动脑,随着手指频繁地上划,几秒钟一个爽点不停地刺激着大脑,注意力就在网络舒适区里被切割的细碎,另外手机不停地推送相关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抢夺注意力
2、注意力慢不下来
- 把需要长时间深度研究的内容变得立等可取,而且视频看上去做的又干又有趣,捷径走惯了,正常的路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3、思考力停留在表面
- 几分钟就能听完一本书,但是这些只能代表我们“看到”“听到”而非“学到”
- 有一篇系统性综述提到:无论是对于内容的理解还是记忆的牢固程度上,纸质阅读的效果都比电子阅读要好。当材料内容越复杂时,纸质阅读的优势越大(看纸质书获取信息的节奏慢,而且会不停地翻阅来解答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帮助自己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看文字需要在大脑里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而看视频不需要这个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困在信息茧房里出不来)
低幼信息会带来什么后果?
浪费时间,抢夺注意力
1、思考空间被挤压
《思考,快与慢》大脑的两种系统:
快思维
- 反应敏捷情绪化
- 掌管情感、经验
慢思维
- 睿智但反应慢
- 掌管理性认知
《低智商社会》:人们对手机和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年轻人只关心感兴趣的事情-->导致智商衰退和停止思考-->很容易被媒体操控,是去判断的能力,活在被设定好的框架里
2、认知资源被消耗
在刷手机的同时也在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
大脑有个部分叫做默认模式网络,在专注做事情时它休眠,在注意力分散时它反而比较活跃。它的功能是回想过去、憧憬未来(胡思乱想)
刷手机时大脑需要不停地切换任务,每次切换都需要先激活警觉网络(给新信息开门,然后启动定向网络,触达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可以理解成新信息对号入座,最后是执行网络与原有记忆和信息联系在一起)
每次切换都在消耗认知资源,长此以往就会感觉没精神,注意力涣散
3、对即时快乐成瘾
上瘾会伴随大脑的三种变化:
- 脱敏反应
- 敏化反应
- 脑前额叶功能退化
刷手机随着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已经构成了行为成瘾,伴随着大脑的以上三种变化,你就会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越来越想玩,然后会发现以前的内容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需要更多新鲜感和刺激感,快感阈值不断提高,越陷越深
4、专注力不断降低
2008年美国人平均每天闲暇时间接收的信息达到了34G,而我们的注意力每秒钟只能处理120bit(极限),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2.7亿分之一,即大脑的带宽不足,虽然每天灌输了海量信息,但是能接受并处理的少之又少,剩余的信息可以称之为噪音。
噪音越多,注意力就越分散
现代人的专注时间降低至8秒(微软)
怎样才能提高注意力?
专注力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来进行加强的
1、杜绝一切干扰
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你所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众多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的算法
关闭一切消息提醒,也可以借助工具来检测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前期不太可能一棒子打死,循序渐进,设定惩罚措施并找朋友监督
如果能够抵挡住低幼信息的诱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寻找内啡肽快乐
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有三种:
- 多巴胺快乐:立等可取的快感,容易沉溺,过后乏味
- 内啡肽快乐:需要付出的,前期可能会疲惫,但过后会感觉到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比如慢跑、爬山、冥想、学习等(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是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区域)
- 血清素快乐
3、训练超强专注力
《如何向爱因斯坦一样专注》:12中专注力训练方法,分成四组,每组三步,每组层层递进,每天坚持几次,连续十七天会有明显提升
第一组:
- 闭上眼睛,想象一条两边都种了树的路,视线由近到远,一直到路的尽头融为一个点
- 想象一个孩子正在荡秋千,越荡越慢,直到停止
- 想象一列火车离你远去,车位有一个大大的字母“I”,随着火车的远去,“I”变成一个点
第二组:
- 闭着眼,在脑海中假想分别用左手和右手各画一个“∞”的符号
- 闭着眼,在脑海中假想用双手一起画螺旋,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最后两只手方向相反对着画
- 闭着眼,在脑海中假想一朵花慢慢盛开的过程
第三组:
- 找八个物品放到桌上,从最后一个开始依次拿掉,然后在脑海中再来一遍
- 闭着眼想象写一个很长的数字,然后从最后一个数字开始依次擦掉
- 闭着眼想象写一个英文单词,然后从最后一个字母开始依次擦掉
第四组:
- 闭眼深呼吸十次,感受气流在喉咙和肺里流进流出
- 闭眼深呼吸十次,随着每次吸气呼气数数数到20
- 闭眼慢慢呼吸十次,专注呼吸什么都不想
4、培养深度思考力
要触发慢思维的前提就是保持专注
深度思考力是建立在认知水平上的,要从看到、听到转变为真正的学到,把有价值的信息同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形成知识体系
输入输出:看书学习就是输入,写下来、说出来就是输出的过程,这样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变得不同,不会被纷乱复杂的信息干扰,不会盲从媒体制造的舆论话题,更不会有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的群体特征
坚持用慢思维武装自己是一个长期受益的过程,所以会感到内啡肽快乐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娱乐至死》)
造成影响的并不是电子产品本身,而是我们的习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