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祖先是朱熹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要过饭,还当过和尚。就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草根出身的皇帝,却开创了大明盛世。
其实朱元璋原本不叫朱元璋,而叫朱重八。因为他是农历八月初八出生的,所以叫重八。是不是个特别接地气?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奔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后取的。璋,是一种很锋利的玉器。“朱元璋”实际上谐音,意思是“诛元璋”——诛灭元朝的利器。高大上又励志。

实际上,朱元璋祖上都是农民。
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朱六二(杭州人虎躯一颤有没有?),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四五,次子朱四九。朱四九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初一、初二、初五、初十。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生了两个儿子朱五一和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朱元璋觉得光自己改名还不够,就把他父亲的名字——朱五四——改成了朱世珍。
光改名还不够。
一统天下后,一些想拍马屁升官的文人又主动请缨帮朱元璋“考证”了一番家谱,最后竟得出一个结论:伟大的皇帝是南宋大儒朱熹之后!
朱元璋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做什么的吗?
从小就吃苦的他当然清楚。
可他还是勉强接受了文人们的“好意”。
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本身是个非常重视家庭和教育的人。朱家祖祖辈辈都是贫下中农没机会读书出人头地。对于文人们主动“考证”献媚的动机,朱元璋当然一清二楚。所以他没有正式宣布自己是朱熹的后人,仅仅是以此来鞭策劝诫子孙后代——有朱熹这样一个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当祖先,就是希望后代能不忘祖训,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相比朱元璋,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更加热衷于给自己找个名人祖宗。
为什么?
因为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古代都要讲血统,讲出身。
刘姓祖宗最吃香
姓氏文化与血统门阀是相伴存在的。
王莽取代西汉建立新朝打乱了这一节奏。很多人都打着汉室后裔的旗号来争夺天下。出身远支宗室的刘秀兄弟也在南阳起兵,却受到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哥哥刘縯被杀后,刘秀与更始帝决裂,带着几十个人跑到河北创业。
当时的河北也是宗室遍地、豪强林立。刘秀靠自己的宗室身份和强大的个人魅力,不仅收编了数十万起义军,还获得了耿氏等河北豪强的支持,建国称帝,延续大汉正统,再度统一天下,开创“光武中兴”盛世。
看到祖宗的旗号那么好用,后世豪杰便纷纷效仿。
譬如刘备,祖上不知道是中山靖王哪个儿子的哪个旁支,也敢在乱世中以此为资本招揽英雄豪杰逐鹿中原,最后建立蜀汉。

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崩溃。匈奴首领刘渊趁机壮大,入主中原。他深知汉地老百姓不会认同他这个外族人,就认刘邦为祖宗,尊刘禅为孝怀皇帝,自称大汉皇帝,建立汉国。摇身一变成继承了汉朝正统。
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出身平民,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找到合法依据,也认了个刘姓祖宗。不过他没好意思说自己是刘邦刘秀的后人,只说自己是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四弟)的后代。或许是因为还没能一统北方,刘裕没有用“汉”为国号,而是定国号为“宋”。
到了五代十国,沙陀人刘知远也自称是刘邦之后,建立了后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