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蒲城吹糖人技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22-04-24 09:02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渭南市蒲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地势平坦,物产丰裕。这里分布着众多的唐代帝王陵墓,每年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都会供奉精美的糖塑作品。明清时期,蒲城县各个村镇都有制糖作坊,吹糖人艺人在集市上随处可见,成为集艺术性、观赏性与食用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2022年2月15日,元宵佳节的时候,渭南市博物馆举办活动,邀请蒲城县史有粮师傅,为大家展示吹糖人技艺。在领导的安排之下,我配合史有粮师傅,顺利完成这次吹糖人技艺的展示。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史有粮师傅毫不停歇,总共吹了上百个糖人。期间,吸引大量市民围观,很受小朋友们喜爱。



2015年,吹糖人技艺成为蒲城县非遗项目,史有粮师傅成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2019年9月11日,蒲城吹糖人技艺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以后,吹糖人成为蒲城县的一张重要名片。

 

一套炉具,一块饴糖,一口大锅,就可以制作糖人了!史有粮师傅使用的糖料为纯粮制作的蒲城麦芽饴糖,色泽棕黄,天然无害。在热锅里,反复揉搓,拉出一根中空的糖管,用嘴奋力地吹一口气,糖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然后,一边吹气,一边拉扯,各种各样的形象脱颖而出。最后,掐断糖管,插上竹签,精美的糖人便制作完成了!




随着活动的展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小朋友对吹糖人很好奇。于是,史有粮师傅邀请一些小朋友,在他的指导之下,自己吹一个糖人。当糖料制作好以后,史有粮师傅拉出糖管,将管子的一头交给小朋友,让他们努力向管子里吹气。随后,小朋友看着糖膨胀起来,眼神里充满了喜悦之情,史有粮师傅拉扯几下,一个糖人又制作好了!

 

小时候,我也见过吹糖人,一直都充满好奇。为什么能把糖吹起来呢?这一次,经过仔细观察,我终于看到一个细节:史有粮师傅将糖从锅里取出来,沾了一点面粉,涂在糖的内部,然后搓成圆球,好像一个汤圆。最后,口部不封,扯出糖管,糖球内部形成空腔。




相传,饴糖起源于西周时期,已有3000多年历史。后来,在不断发展之中,出现了饴糖吹塑等多种民间技艺。在南宋《梦粱录》中,就有“吹糖麻婆子”的记载,起源于汉代,成型于唐宋,流行于明清。

 

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吹糖人者,河南省和江苏省等地也把这项技艺公布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每一个地方的吹糖人历史和形式略有不同,陕西的吹糖人比较粗狂豪迈,展示了西北人民的朴素大气。

 

史有粮师傅比较擅长吹12生肖的糖人,在不同年岁,吹不同形象。同时,他结合民间故事和习俗,吹出黄鼠狼拉鸡、细狗撵兔、老鼠偷油、长虫吸蛤蟆等特色鲜明的糖人作品。在这一次活动中,为了展示渭南市博物馆的风采,我们建议史有粮师傅吹一些这里馆藏的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蒲城吹糖人技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