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吕布投靠了谁?看两本史书的不同记载
吕布杀死董卓后,对凉州人又是恐惧又是仇恨,而凉州人更是对他恨之入骨。于是李催等人便联合在一起,向长安城发起了进攻。吕布无法抵抗,于是李催带着一群人杀向长安。董卓战败,吕布战败。他率领数百铁骑,离开了吴国,准备去见袁术。
《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吕布认为自己杀死董卓,替袁术出了一口恶气,希望袁术能够好好地向自己道谢。袁术很讨厌吕布的反复无常,所以拒绝了他。吕布向北方逃去,向袁绍求援,而袁绍与吕布则向常山进攻张燕。张燕麾下有上万名的精锐士兵,数千名骑士。吕布顺利击溃张燕的部队。后来吕布又提出了扩张军队的请求,袁绍对他产生了猜忌。吕布看出了袁绍的想法,向袁绍告辞。袁绍生怕吕布卷土重来,下令让手下去追杀吕布,但没能得手。最后吕布与张杨合兵,共谋徐州。
《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关于吕布的记载有着很大的出入。《后汉书》提到,吕布离开袁术后,直接到张杨那里去了。没过多久,他又去投奔袁绍。
在《三国志》中,吕布从袁术处离开后就直接投奔袁绍那里。他和袁绍联手击溃了张燕,仗着自己的功劳,就开始大肆敛财,这让袁绍很是恼火。吕布不得不放弃袁绍,去找张杨了。
袁术对待吕布的看法,在这两本典籍中也有不同的说法。《后汉书》中说,袁术待吕布“甚厚”。但吕布的所作所为,让袁术震怒。《三国志》中称,袁术认为吕布反复无常,直接将其拒之门外。所以吕布不得不北上投奔袁绍。
至于哪个更具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相对来说,《后汉书》的记载更为连贯,且袁术有一个态度转变的过程,这种可能性更高。
但总体来说,吕布自恃有功烧杀抢掠是有记录的,《后汉书》说的是在袁术手下凭借自己杀董卓的功勋恣意妄为,《三国志》说的是在袁绍手下击退张燕后的高傲。所以,吕布因为自己的性格恶劣,不论投靠谁,都不是长久之计,最终在徐州兵败后,曹操不再信任他也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