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之馆完结点评(剧透警告)

海市蜃楼之馆,又名fata馆(虽然直到通完本篇我也不知道fata是什么意思)。会对这一步作品产生兴趣是因为偶然看到有人说它是“gal界中的莎士比亚”,同时它的画风确实在众多gal中别具一格(以至于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叫它gal),花了几十个小时玩下来,虽然莎士比亚什么的称不上,不过海市蜃楼之馆确实是一部好作品,值得一试。所以还是惯例,给fata馆写一点简单的点评文字。

1、基调
虽然它的画风和叙事都很独特,但fata馆本质上依然是一部gal,而且主打言情戏,给男女角色的互动披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外衣。那么它的主题就很明确,爱情和悲剧。在这一切确立好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剧情中用各种方式增添浪漫的色彩:悲怆的bgm,唯美的艺术风格,大量长而充斥着感情纠葛的台词,以及象征意义的关键物品(蔷薇),全都在竭力烘托浪漫的气氛,直到米歇尔和吉赛尔的故事告一段落。

随后在作品的后段,在剧情的伏笔差不多揭示完全,主线从言情转为救赎莫尔加娜之后,作品的风格便由原来的浪漫转向宗教气息的烘托,让米歇尔带上一种天使的神圣性,内容也从悬疑变为煽情的坦白和别离。

这种处理不算少见,先在前面让你把角色都认识得差不多,产生感情,以剧情为主要卖点,把剧情该抖的抖抖完;然后后面专打感情牌,剧情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塑造或者升华人物形象,总体上看fata馆的基调我认为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前面的悬疑还是后面的煽情都确确实实得拿捏住了,无可挑剔。
不过从最终效果来看,还是需要看个人的主观好恶。就我个人而言,我更习惯以理性的视角看待一部作品,并不会轻易将自己代入角色中与他们共情,因为我认为自己对于作品来说只是一个旁观者,不论有意无意,把自己代入角色会让自己对作品的定位产生偏差。因此对于我来说,我更加看重剧情、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思想,对于情感的铺垫和氛围的渲染我更倾向于点到为止即可。因此fata馆的浪漫色彩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有些多余了,我其实并不想看到用冗长的台词去描写几个人的生活细节,仅仅需要简单的几句话交代事实,点到为止即可。所以比起煽情,fata馆前半段上演的几个悲剧本身以及在莫尔加娜的救赎中对各个角色形象的完善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简单对馆中的一些重要角色说两句吧。
米歇尔
本作男主(虽然直到后面才真正出场),同时也是本作最惨的人之一。
可以说米歇尔的角色形象是fata馆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先是在本家中身为女孩时的压抑与寡言,然后到身体变化为男人,被凌辱、虐待和仇视的愤恨与绝望;再到独居馆中10年的封闭与多疑,随后迎来吉赛尔这一曙光,变得软化与温柔;再到承受莫尔加娜的折磨,接受了自己的过去,变得能够感同身受,能够怜悯和同情他人,最后通过救赎莫尔加娜,与天使米迦勒的形象重合起来。不仅让米歇尔这个角色承担起了天使的职责,给予剧情以神圣性,又让米歇尔的形象能够被玩家所喜爱,带来一种安心和救赎感,我认为处理得非常好。

吉赛尔
本作女主,贯穿作品始终的女仆,本作最惨的人之一(怎么你也这么惨)
吉赛尔的形象比起米歇尔就要显得单薄很多。虽然她同样从头到尾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就是三个部分:身为人时的乐观开朗、身为人时的绝望以及身为女仆时在漫长时光中失去情感。相较于米歇尔在剧中重要的剧情推动作用,吉赛尔更像是辅助型选手,带米歇尔走出阴霾,拯救米歇尔,然后再让米歇尔去拯救他人,没什么好说的,模范夫妻()

莫尔加娜
本作真女主,同时也是本作最惨的人,没有之一(fata馆的传统就是比惨是吧)
莫尔加娜是本作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角色了,因为其悲剧性的根源来自于宗教,来自于平凡的自己与圣女的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来自于一个时代的落后和不公。所以莫尔加娜的悲剧更加深刻,也更加震撼人心。而她的形象,正如她在剧中的台词,已经回不到人世的生活了,只能从具有“神性”的米歇尔身上寻找一些认同。
幸正(东洋男人)
其他次要角色没有什么可说的,梅尔就是一个普通的胆怯懦弱大男孩,雅各布就是一个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影响的死傲娇,玛利亚则是表里如一的率性女子,非常简单明了。
这些角色中额外需要提一提的是幸正,幸正应该算fata馆中设计得最有意思的形象了,一个对自己定位无比清晰的渣滓,基本没有作为人的道德观,热爱杀戮,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依然渴望用锁链束缚住自己去成为一个“人”,徘徊在兽性与人性之中,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我很难去否定他,因为对一个没有道德观的人,用道德去批判他意义不大,更何况他对自己的本性承认的如此干脆,就像是一种纯粹的恶。
其实在推序章的时候,第一个故事那种普通的三角恋让我觉得有些无趣,只是断断续续推下去,是第二个故事让我真正对这款gal提起了兴趣,某种意义上幸正功不可没()

3、遗憾
海市蜃楼之馆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玩的作品,不过就如我在第一个部分所说的那样,我对于浪漫主义的情感宣泄很难产生共鸣,更喜欢深刻的思想和讨论。如果单从fata馆的选题上看,其实它是很有潜质的,尤其是米歇尔和莫尔加娜这两个人物,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宗教和政治的悲剧,不过也仅仅是有潜质罢了。
说到底,海市蜃楼之馆不管在氛围渲染上再怎么用心,再怎么打造它的浪漫与宗教神圣性,它终究是一款gal,核心依然是言情与救赎。所谓的浪漫主义色彩,所谓的中世纪背景与宗教氛围,都是它为了铺垫故事情节而有所必要的外设,它的核心是人物,是人物的交互,是男女的爱情,是赎罪和拯救,而不是社会。
当我看到米歇尔最初居然是女孩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当看到“为什么我不被允许持剑的原因不是因为身体不好,而是因为我是女性”这样的话时,我以为它有更大的野心,想要将人物作为引子,讨论中世纪社会的不公,结果最后并没有什么对于性别分工的思考,米歇尔成为男性后话题便戛然而止了。

在后面,当莫尔加娜向天父哭诉“试炼过于沉重”时,我又以为它能够进一步深入,在中世纪的大背景下探讨宗教的意义,但最终它只是用宗教的外衣书写了一个悲剧,对于宗教本身全然没有什么探讨。
我很喜欢fata馆中的那些悲剧,以及其中的一些台词,但也就仅此而已了,虽然也并不对它能够往更高的台阶上爬抱有什么期待,不过还是有些遗憾吧。
(说实话这里的遗憾仅仅是我自己的臆想,从一开始这部作品就不像是以深入的主题为目标的视觉小说,采用的显然是以背景突出剧情和角色的模式,所以上述的遗憾都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我也很清楚这点,不过还是写了点,就当发发牢骚吧)

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作品,值得一推,不过外传还没有尝试,以后有空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