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里装得下尸体,却装不下穷苦人的祈求《大佛普拉斯》

一、前期立项
2014年台湾导演黄信尧筹备短片《大佛》,故事主要发生在铜像厂,而取景的工厂里没有一件东西是铜的,所以拍出来肯定会穿帮。加上预算有限,就决定拍成黑白的。短片收获成功后,有人提议黄导把短片改成长片,这是黄导拍了十几年纪录片之后,首次挑战剧情长片。

二、影片细节
1.车灯和佛头后面的点光源相对,配合中心构图以及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带有畸变的气质,房间被拉长的纵深让画面十分诡异。

2.肚财和菜埔看着屏幕、脑补画面,这和他们从杂志上看美女,想象富人的生活相类似。富人的世界就像守卫森严的城堡,穷人只能闻着窗户里飘出的香味,想象那桌饭菜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想象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

3.打破第四堵墙

4.送葬队伍前出现一段积水路,这汪水其实代指佛教中的三途川,更常见的说法是忘川,它是生界和死界的分界线。死去的人渡过这条河,便摆脱业障踏入轮回。这使肚财的死多了一层解脱的意味。

5.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是彩色的,用这种最直观的视觉效果来体现阶级壁垒:富人的生活是彩色的,而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

6.用距离来表现阶级壁垒
(1)启文试探菜埔的时候,两人紧贴画面边缘,中间是隐形的沟壑。启文威胁时,他和菜埔之间的差距从隐形的沟壑上升到实体的壁垒,更直观地表现阶级差距的牢不可破。

(2)导演把正义警察和启文安排在画面边缘,在他们之间设置隐形的阶级壁垒。之后正义警察完全被挤画面的角落里,余下三人同阵营,并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形成一种压迫。潜台词是,两个阶级的差距本来就是巨大的,如果你敢不听话,很容易就可以挤死你。

7.导演不仅用旁白给观众制造间离感,还设置一个全程旁观的角色——释迦。释迦既是佛头果的别名,也有释迦摩尼的意思。释迦全程旁观,就像佛祖没有悲喜地看世间众生一样。

8.彩蛋:工厂倒塌,当地应该发生了灾害,这可以用来解释法会的敲击声。因为佛是中空的,有可能因为台风或地震形成共振而发出声响,也许凶杀案并没有暴露;也许佛像会在灾害中受损,尸体得以重见天日。

9.电影的最后有将近20秒的黑屏。谁的眼前一片漆黑?是电影角色,还是我们?

三、字字泣血
1.人生就是这样,落土八分命。
2.人家有钱人出来社会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后壁。你呢什么都没有,你有背景吗?你后面有什么?我后面有凤梨、香蕉、芭乐……
3.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彩色的。
4.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四、总体评价
1.《大佛普拉斯》气质独特,它包含了凶杀、色情、偷窥等吸人眼球的元素,可它们不是噱头,而是表现社会的着眼点。但影片讲述的口吻不批判也不愤怒,只是冷静中带着诙谐。

2.在展现冰冷的社会现实之后,本片在肚财、菜埔、土豆、释迦等人的友情之上留有些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