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掌握这些中国近代史疑难点,和错题说再见!

2020-05-14 13:31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这次解决的是你头疼的“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拿好小本本,一起来康康吧~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1.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①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②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在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3)影响①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3)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4)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释疑重难]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点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产生

①条件

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b.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

②产生

a.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③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2)初步发展

①背景

a.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表现a.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

b.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c.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③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①新建厂矿、资本增加,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②实业家:张謇(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较快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基本统一。

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表现:很多工业部门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3)影响: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4.日益萎缩(1937~1945年)

(1)原因:日军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

①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

②国统区: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5.陷入绝境(1946~1949年)

(1)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释疑重难]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

(1)特点

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多重压迫。

③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④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⑥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地位和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③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考点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原因

(1)“欧风美雨”的影响。

(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2.表现

(1)物质生活: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新中国成立初期服饰受政治的影响较大。

(2)社会习俗:婚俗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丧俗从土葬到火葬;民国时期开展剪辫、放足运动。

(3)交通工具:19世纪60年代轮船出现;19世纪末铁路运输发展;20世纪20年代民航事业起步。

(4)通信工具:1877年,有线电报传入中国;1882年,电话出现;1906年,无线电报出现;21世纪手机用户激增。

(5)大众传媒:1873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报刊;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

3.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释疑重难]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戳下方小卡片入手提分神器,也期待你早日提分~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掌握这些中国近代史疑难点,和错题说再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