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科-布氏杆菌病

2022-12-21 11:07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又称为波浪热,长期发热、多汗、乏力、消瘦、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为病畜,牛、羊、猪;

传播途径:

病畜或其分泌物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如屠宰),人之间不传染;

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多见于牧区;

发病机制:

    侵入人体后被PMN和巨噬细胞吞噬,未被杀灭者可在细胞内繁殖,破坏巨噬细胞后释放出来,引流到淋巴结局部繁殖,通过胸导管入血后被全身MPS的巨噬细胞吞噬,部分被杀灭部分在细胞内繁殖,导致全身MPS增生,在细胞内不易被消灭是慢性化和复发的原因;

临床表现:

急性期:

发热-热型无规律,典型的波浪热少见;高热时无明显不适,热退后自觉症状明显;可有相对缓脉;

多汗-发热或不发热都可多汗;

肌肉和腰背疼痛;

关节疼痛-多发于大关节,膝、肩、髋、腰;

肝脾淋巴结肿大-经口感染者颈部、咽部、下颌淋巴结肿大;接触感染者腋下、腹股沟淋巴肿大明显;

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痛多见,坐骨神经痛;

10%于急性期后数月内复发;

慢性期:

病程大于1年,发热、疲乏无力、多汗、固定或反复的关节肌肉酸痛;

辅助检查:

病原体检查-血或骨髓培养,肝脾淋巴结活检组织培养,需要特殊培养基,生长缓慢3-4w;

血清学检查-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特异性IgM>1:160或4倍升高有意义;2-巯基乙醇凝集试验检测IgG,≥1:160提示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活动;

皮内试验-类似PPD;

治疗:多西环素+利福平;6周

预后:有自愈倾向,1-3月内自行康复,但易复发;治疗后可缩短病程;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科-布氏杆菌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